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商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56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包括:旋转架、晾衣架和传感器,所述旋转架设置于一悬空的楼板下方,所述晾衣架旋转设置于所述旋转架远离所述楼板的一端,并伸出所述楼板;所述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晾衣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传感器检测天气的变化,控制旋转架旋转,将衣物收回或晾晒,在回收或放置衣物时,将晾衣架降至最低,方便衣物的回收或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面对高房价的社会现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之间矛盾逐渐扩大。这就造就再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中,人们面对的是早出晚归的快节奏生活方式、狭小的住房空间、通风采光不好等社会现实。对于晾衣架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节省住房空间,又能根据天气情况自动晾晒衣物,低成本,低功耗。目前使用的多是不能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自动收衣的传统手动晾衣架,如果住户不在家,一旦下雨,传统的晾衣架不能自动收回晾在室外的衣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所述晾衣架设置于一悬空的楼板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架、晾衣架和多个传感器;所述旋转架包括:一对固定杆,其竖直相对且相互间隔设置于楼板下方,所述一对固定杆的上部设有第一铰接轴;一对上旋转臂,其后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一对固定杆轴铰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设有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旋转臂旋转;一对下旋转臂,其后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下端,所述固定杆下端设有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旋转臂旋转;一对第二铰接轴,包括:第一铰接分轴,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上旋转臂之间;第二铰接分轴,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下旋转臂之间;一对竖直连杆,其竖向间隔分布,且一对竖直连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铰接分轴连接,一对竖直连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铰接分轴连接;所述晾衣架,其布设于一对所述竖直连杆之间,用于晾晒衣物;所述多个传感器,其包括布设于所述上旋转臂上的温湿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优选的是,所述晾衣架包括菱形伸缩架、第一挂衣杆和第二挂衣杆;所述菱形伸缩架的每个角均为铰接设置,且一对所述菱形伸缩架中,每个所述菱形伸缩架其中一个角的两相交边向外延伸形成分叉部,且所述分叉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对所述竖直连杆上,并可沿所述竖直连杆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所述第一挂衣杆两端与一对所述菱形伸缩架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挂衣杆两端与一对所述菱形伸缩架的中部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下旋转臂之间布设有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上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下端与所述下旋转臂轨道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轨道连接包括:布设于所述下旋转臂上的中空齿轮轨道;布设于所述侧支撑杆下端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电机驱动并设置于所述中空齿轮轨道上。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晾衣架在检测到下雨时,将会启动电机,将晾衣架旋转至室内,避免衣物的打湿。(2)在晾晒衣物时,伸缩架自动伸长,增大衣物之间的距离,使得衣物更加容易晾干。(3)该智能晾衣架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通过光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雨滴传感器对晾衣架的形态变换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旋转式智能晾衣架侧视图;图2为旋转式智能晾衣架主视图;附图说明标记:1、固定杆,2、第一铰接轴,3、上旋转臂,4、下旋转臂,5、第一铰接分轴,6、第二铰接分轴,7、竖直连杆,8、菱形伸缩架,9、第二挂衣杆,10、第一挂衣杆,11、侧支撑杆,12、齿轮轨道,13、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所述晾衣架设置于一悬空的楼板下方,包括:旋转架、晾衣架和多个传感器;所述旋转架包括:一对固定杆1,其竖直相对且相互间隔设置于楼板下方,所述一对固定杆1的上部设有第一铰接轴2;一对上旋转臂3,其后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2与所述一对固定杆1轴铰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2两端设有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旋转臂3旋转;一对下旋转臂4,其后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1下端,所述固定杆1下端设有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旋转臂4旋转;一对第二铰接轴,包括:第一铰接分轴5,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上旋转臂3之间;第二铰接分轴6,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下旋转臂4之间;一对竖直连杆7,其竖向间隔分布,且一对竖直连杆7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铰接分轴5连接,一对竖直连杆7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铰接分轴6连接;所述晾衣架,其布设于一对所述竖直连杆7之间,用于晾晒衣物;所述多个传感器,其包括布设于所述上旋转臂3上的温湿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温湿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监测到下雨时,制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上旋转臂3和下旋转臂4向阳台内侧回旋180度,从而带动旋转臂前端晾衣架在水平状态下绕支撑连杆从阳台外侧回旋至阳台内侧;另外,在回收或放置衣物时,旋转架向下旋转90度,将晾衣架降至最低,方便衣物的回收或放置。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晾衣架包括菱形伸缩架8、第一挂衣杆10和第二挂衣杆9;所述菱形伸缩架8的每个角均为铰接设置,且一对所述菱形伸缩架8中,每个所述菱形伸缩架8其中一个角的两相交边向外延伸形成分叉部,且所述分叉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对所述竖直连杆7上,并可沿所述竖直连杆7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所述第一挂衣杆10两端与一对所述菱形伸缩架8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挂衣杆9两端与一对所述菱形伸缩架8的中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菱形伸缩架8分叉部两端滑动靠近,缩小分叉部夹角,使得菱形伸缩架8伸长,从而增大第一挂衣杆10与第二挂衣杆9之间的间隔距离,有效提升晾晒面积,减少衣物晾干所需时间。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1与所述下旋转臂4之间布设有侧支撑杆11,所述侧支撑杆11上端与所述固定杆1铰接,下端与所述下旋转臂4轨道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杆1通过侧支撑杆11分摊下悬臂所承受的竖向载荷,避免下悬臂与固定杆1铰接处因载荷过大损坏,有效提升结构稳定性。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连接包括:布设于所述下旋转臂4上的中空齿轮轨道12;布设于所述侧支撑杆11下端的齿轮13,所述齿轮13通过电机驱动并设置于所述中空齿轮轨道12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侧支撑杆11的齿轮13通过电机在下旋转臂4上的齿轮轨道12上位移,使得侧支撑杆11与下旋转臂4的连接点可以在下旋转臂4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所述晾衣架设置于一悬空的楼板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架、晾衣架和多个传感器;/n所述旋转架包括:/n一对固定杆,其竖直相对且相互间隔设置于楼板下方,所述一对固定杆的上部设有第一铰接轴;/n一对上旋转臂,其后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一对固定杆轴铰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设有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旋转臂旋转;/n一对下旋转臂,其后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下端,所述固定杆下端设有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旋转臂旋转;/n一对第二铰接轴,包括:/n第一铰接分轴,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上旋转臂之间;/n第二铰接分轴,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下旋转臂之间;/n一对竖直连杆,其竖向间隔分布,且一对竖直连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铰接分轴连接,一对竖直连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铰接分轴连接;/n所述晾衣架,其布设于一对所述竖直连杆之间,用于晾晒衣物;/n所述多个传感器,其包括布设于所述上旋转臂上的温湿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智能晾衣架,所述晾衣架设置于一悬空的楼板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架、晾衣架和多个传感器;
所述旋转架包括:
一对固定杆,其竖直相对且相互间隔设置于楼板下方,所述一对固定杆的上部设有第一铰接轴;
一对上旋转臂,其后端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一对固定杆轴铰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设有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旋转臂旋转;
一对下旋转臂,其后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下端,所述固定杆下端设有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旋转臂旋转;
一对第二铰接轴,包括:
第一铰接分轴,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上旋转臂之间;
第二铰接分轴,其两端部分别铰接设置于一对下旋转臂之间;
一对竖直连杆,其竖向间隔分布,且一对竖直连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铰接分轴连接,一对竖直连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铰接分轴连接;
所述晾衣架,其布设于一对所述竖直连杆之间,用于晾晒衣物;
所述多个传感器,其包括布设于所述上旋转臂上的温湿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飞张晶周缘灵苏超榆杨智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