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46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其通过设置,可防止沉淀堆积,避免排水管堵塞,保障顺畅排水;包括废水箱、吸水软管、抽水管、反应器、连接管、第一控制阀、限水板、生物膜、曝气机和布气管,废水箱顶端和吸水软管底端连通,吸水软管顶端和抽水管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左端,抽水管的输出端伸入至反应器内,并和连接管连通,第一控制阀安装在连接管上,限水板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内,生物膜固定安装在限水板底端;还包括透明套筒、电机、转轴和螺旋叶片,反应器顶端设有开口,透明套筒通过开口进入反应器内,电机底端和透明套筒顶端固定连接,转轴顶端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流化床的主要原理是废水与空气同时进入反应器,在气流的作用下,与生物膜载体进行充分接触,并生成沉淀,其在环境保护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包括废水箱、吸水软管、抽水管、反应器、连接管、第一控制阀、限水板、生物膜、曝气机和布气管,废水箱顶端和吸水软管底端连通,吸水软管顶端和抽水管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左端,抽水管的输出端伸入至反应器内,并和连接管连通,第一控制阀安装在连接管上,限水板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内,生物膜固定安装在限水板底端,连接管穿过限水板和生物膜,曝气机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右端,曝气机的输出端和布气管连通,布气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内壁上,布气管的输出端设有多组排气管,反应器右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阀门;现有的微囊制粒用流化床使用时,首先废水箱内装满废水,启动抽水管,废水通过吸水软管被抽入反应器内,同时启动曝气机,外部空气被抽入布气管中,并通过排气管排出,废水、空气和生物膜在反应器内接触后,发生反应并生成沉淀,处理干净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即可;现有的微囊制粒用流化床使用中发现,沉淀物在反应器内堆积,可能导致排水管堵塞,不便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可防止沉淀堆积,避免排水管堵塞,保障顺畅排水的微囊制粒用流化床。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包括废水箱、吸水软管、抽水管、反应器、连接管、第一控制阀、限水板、生物膜、曝气机和布气管,废水箱顶端和吸水软管底端连通,吸水软管顶端和抽水管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左端,抽水管的输出端伸入至反应器内,并和连接管连通,第一控制阀安装在连接管上,限水板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内,生物膜固定安装在限水板底端,连接管穿过限水板和生物膜,曝气机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右端,曝气机的输出端和布气管连通,布气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内壁上,布气管的输出端设有多组排气管,反应器右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阀门;还包括透明套筒、电机、转轴和螺旋叶片,反应器顶端设有开口,透明套筒通过开口进入反应器内,电机底端和透明套筒顶端固定连接,转轴顶端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穿过透明套筒顶端,转轴底端可转动安装在反应器底端,螺旋叶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螺旋叶片上设有多组漏水孔,透明套筒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药剂管和分布管,药剂管左端和外界的药剂箱连通,药剂管右端穿过反应器左端,并和分布管连通,分布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内壁,分布管的输出端设有多组喷淋头。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两组收集箱、四组插块和两组抬手,收集箱位于排污管下方,插块顶端和收集箱底端固定连接,反应器顶端设有四组插槽,插块底端可插入至插槽中,抬手固定安装在收集箱上。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回流管和第二控制阀,回流管连通废水箱和反应器,第二控制阀安装在回流管上。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四组支柱、四组垫块、八组螺栓和四组橡胶垫块,支柱顶端和反应器底端固定连接,支柱底端和垫块顶端固定连接,橡胶垫块固定安装在垫块底端,垫块和地面通过螺栓螺装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观察窗,观察窗固定安装在废水箱前端。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排水管左端。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反应器的内侧壁涂有防护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为了避免反应器内的沉淀物堆积,保障排水管的顺利排水,启动电机,传动带动转轴转动,同时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可将反应器内的沉淀物往上带动,多余的水通过螺旋叶片的落水孔排出,之后沉淀物通过排污管排出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反应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废水箱;2、吸水软管;3、抽水管;4、反应器;5、连接管;6、第一控制阀;7、限水板;8、生物膜;9、曝气机;10、布气管;11、排气管;12、排水管;13、透明套筒;14、电机;15、转轴;16、螺旋叶片;17、排污管;18、药剂管;19、分布管;20、喷淋头;21、收集箱;22、插块;23、抬手;24、回流管;25、第二控制阀;26、支柱;27、垫块;28、螺栓;29、橡胶垫块;30、观察窗;31、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包括废水箱1、吸水软管2、抽水管3、反应器4、连接管5、第一控制阀6、限水板7、生物膜8、曝气机9和布气管10,废水箱1顶端和吸水软管2底端连通,吸水软管2顶端和抽水管3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3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左端,抽水管3的输出端伸入至反应器4内,并和连接管5连通,第一控制阀6安装在连接管5上,限水板7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内,生物膜8固定安装在限水板7底端,连接管5穿过限水板7和生物膜8,曝气机9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右端,曝气机9的输出端和布气管10连通,布气管10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内壁上,布气管10的输出端设有多组排气管11,反应器4右端设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上设有阀门;还包括透明套筒13、电机14、转轴15和螺旋叶片16,反应器4顶端设有开口,透明套筒13通过开口进入反应器4内,电机14底端和透明套筒13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5顶端和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转轴15穿过透明套筒13顶端,转轴15底端可转动安装在反应器4底端,螺旋叶片16固定安装在转轴15上,螺旋叶片16上设有多组漏水孔,透明套筒13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排污管17,排污管17上设有阀门;为了避免反应器4内的沉淀物堆积,保障排水管12的顺利排水,启动电机14,传动带动转轴15转动,同时带动螺旋叶片16转动,螺旋叶片16可将反应器4内的沉淀物往上带动,多余的水通过螺旋叶片16的落水孔排出,之后沉淀物通过排污管17排出即可。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药剂管18和分布管19,药剂管18左端和外界的药剂箱连通,药剂管18右端穿过反应器4左端,并和分布管19连通,分布管19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内壁,分布管19的输出端设有多组喷淋头20;通过设置,絮凝剂通过药剂管18进入分布管19中,并通过喷淋头20排到反应器4中,与废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发生反应,加速沉淀的生成,可提高废水净化的速率。本技术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还包括两组收集箱21、四组插块22和两组抬手23,收集箱21位于排污管17下方,插块22顶端和收集箱21底端固定连接,反应器4顶端设有四组插槽,插块22底端可插入至插槽中,抬手23固定安装在收集箱21上;通过设置,从排污管17排出的沉淀可落到收集箱21中,向上扳动抬手23,使插块22离开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包括废水箱(1)、吸水软管(2)、抽水管(3)、反应器(4)、连接管(5)、第一控制阀(6)、限水板(7)、生物膜(8)、曝气机(9)和布气管(10),废水箱(1)顶端和吸水软管(2)底端连通,吸水软管(2)顶端和抽水管(3)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3)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左端,抽水管(3)的输出端伸入至反应器(4)内,并和连接管(5)连通,第一控制阀(6)安装在连接管(5)上,限水板(7)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内,生物膜(8)固定安装在限水板(7)底端,连接管(5)穿过限水板(7)和生物膜(8),曝气机(9)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右端,曝气机(9)的输出端和布气管(10)连通,布气管(10)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内壁上,布气管(10)的输出端设有多组排气管(11),反应器(4)右端设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上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套筒(13)、电机(14)、转轴(15)和螺旋叶片(16),反应器(4)顶端设有开口,透明套筒(13)通过开口进入反应器(4)内,电机(14)底端和透明套筒(13)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5)顶端和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转轴(15)穿过透明套筒(13)顶端,转轴(15)底端可转动安装在反应器(4)底端,螺旋叶片(16)固定安装在转轴(15)上,螺旋叶片(16)上设有多组漏水孔,透明套筒(13)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排污管(17),排污管(17)上设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包括废水箱(1)、吸水软管(2)、抽水管(3)、反应器(4)、连接管(5)、第一控制阀(6)、限水板(7)、生物膜(8)、曝气机(9)和布气管(10),废水箱(1)顶端和吸水软管(2)底端连通,吸水软管(2)顶端和抽水管(3)的输入端连通,抽水管(3)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左端,抽水管(3)的输出端伸入至反应器(4)内,并和连接管(5)连通,第一控制阀(6)安装在连接管(5)上,限水板(7)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内,生物膜(8)固定安装在限水板(7)底端,连接管(5)穿过限水板(7)和生物膜(8),曝气机(9)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右端,曝气机(9)的输出端和布气管(10)连通,布气管(10)固定安装在反应器(4)内壁上,布气管(10)的输出端设有多组排气管(11),反应器(4)右端设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上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套筒(13)、电机(14)、转轴(15)和螺旋叶片(16),反应器(4)顶端设有开口,透明套筒(13)通过开口进入反应器(4)内,电机(14)底端和透明套筒(13)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5)顶端和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转轴(15)穿过透明套筒(13)顶端,转轴(15)底端可转动安装在反应器(4)底端,螺旋叶片(16)固定安装在转轴(15)上,螺旋叶片(16)上设有多组漏水孔,透明套筒(13)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排污管(17),排污管(17)上设有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囊制粒用流化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剂管(18)和分布管(19),药剂管(18)左端和外界的药剂箱连通,药剂管(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刘冠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蔻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