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42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与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通过设置进药管、进水管与混合管,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同步注入药与水源,使水源与药能在混合状态下注入箱体,从而加快药与水源的混合速度,通过设置锂电池、搅拌杆、转轴、轴承与电机,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可对注入到箱体内部的药液与水源进行搅拌,进一步的加速药液与水源的混合速度,进而避免药液呈块状流入河流,提高了本装置对药液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因此河道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现有技术的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将药物与水稀释后即投入到河道内,有些药物还呈现块状,并没有完全融化,在河道内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溶解,不能达到对水体预期处理的目的,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现有的投药装置大都带有较长的硬管道,携带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具有方便携带与混合效果好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与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分隔板的内部套接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混合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与进药管,所述进水管与进药管的一端套接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箱体下表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优选的,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与分隔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与外界供水装置相连接,所述进药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与外界供药装置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在箱体的两侧。优选的,所述锂电池通过导线与电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进药管、进水管与混合管,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同步注入药与水源,使水源与药能在混合状态下注入箱体,从而加快药与水源的混合速度,通过设置锂电池、搅拌杆、转轴、轴承与电机,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可对注入到箱体内部的药液与水源进行搅拌,进一步的加速药液与水源的混合速度,进而避免药液呈块状流入河流,提高了本装置对药液的利用率,通过设置观察窗与刻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可实时观察注入到箱体内部药液的总量,以便及时进行下步操作,通过设置出水机构,在实际的应用中,可通过出水机构与外界硬管道进行拆装,从而提高本装置的便携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出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喷头;3、观察窗;4、支撑腿;5、刻度;6、轴承;7、转轴;8、搅拌杆;9、出水机构;10、分隔板;11、锂电池;12、电机;13、固定块;14、进水管;15、进药管;16、混合管;901、出水管;902、阀门;903、连接管;904、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表面设置有观察窗3,所述观察窗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5,通过设置观察窗3与刻度5,在实际的应用中,可实时观察注入到箱体1内部药液的总量,以便及时进行下步操作,通过设置出水机构9,在实际的应用中,可通过出水机构9与外界硬管道进行拆装,从而提高本装置的便携性,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11与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表面套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通过设置锂电池11、搅拌杆8、转轴7、轴承6与电机12,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可对注入到箱体1内部的药液与水源进行搅拌,加速药液与水源的混合速度,进而避免药液呈块状流入河流,提高了本装置对药液的利用率,所述分隔板10的内部套接有混合管16,所述混合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2,所述混合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4与进药管15,通过设置进药管15、进水管14与混合管16,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同步注入药与水源,使水源与药能在混合状态下注入箱体1,从而进一步加快药与水源的混合速度,所述进水管14与进药管15的一端套接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箱体1下表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机构9,所述出水机构9包括出水管901,所述出水管9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出水管901的表面设置有阀门902,所述出水管9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03,所述连接管9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904,通过设置阀门902与滤网904,在实际的应用中,可避免块状药流出本装置,进一步的提高对药的利用率。具体的,所述轴承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6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1与分隔板10的内部。具体的,所述进水管14的一端穿过箱体1与外界供水装置相连接,所述进药管15的一端穿过箱体1与外界供药装置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在箱体1的两侧,通过设置支撑腿4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在箱体1的两侧,在实际的应用中,保障本装置的整体稳定,确保本装置的使用安全。具体的,所述锂电池11通过导线与电机12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首先把本装置移动到所需使用的地点,接着通过进水管14与外界供水装置相连接,通过进药管15与外界供药装置相连接,然后同步注入药与水源,使药与水源在混合管16的内部进行接触混合,接着经过混合的药与水源会从喷头2的内部注入箱体1的内部,接着通过观察窗3与刻度5观察注入箱体1内部药液的总量,接着开启电机12,使电机12带动转轴7在轴承6的内部进行旋转,搅拌杆8随之进行旋转对药液进行搅拌,对药液中的块状药物进行破碎,进一步的加速药与水源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表面设置有观察窗(3),所述观察窗(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5),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11)与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表面套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所述分隔板(10)的内部套接有混合管(16),所述混合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2),所述混合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4)与进药管(15),所述进水管(14)与进药管(15)的一端套接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箱体(1)下表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机构(9),所述出水机构(9)包括出水管(901),所述出水管(9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出水管(901)的表面设置有阀门(902),所述出水管(9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03),所述连接管(9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9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表面设置有观察窗(3),所述观察窗(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5),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11)与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表面套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所述分隔板(10)的内部套接有混合管(16),所述混合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2),所述混合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4)与进药管(15),所述进水管(14)与进药管(15)的一端套接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箱体(1)下表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机构(9),所述出水机构(9)包括出水管(901),所述出水管(9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姜晶曹尚坤韩延兵张存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禹冰水利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