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施工电缆放线工具
本技术属于电缆放线
,具体涉及一种机电施工电缆放线工具。
技术介绍
机电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目前,在机电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电缆,现有对电缆进行放线的方式大多使用单一的收卷辊对电缆进行缠绕,通过人工拉动的方式进行放线,多依靠人工拉动的力,费时费力,极大的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为避免电缆收回,需要将电缆一端固定在外部,且无法根据使用方向进行方位调节,使用极其不便,且不便于移动运输,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施工电缆放线工具,其解决了运输使用不便、不便调节和放线效率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施工电缆放线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施工电缆放线工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7)和驱动组件(9),所述第一轴承(7)内穿设有第一转轴(8),所述驱动组件(9)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8)表面,所述第一转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2);/n所述箱体(1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5),所述支撑块(25)和箱体(12)内壁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9),所述第三轴承(39)内穿设有第三转轴(40),所述第三转轴(40)卡接有卷筒(24),所述卷筒(24)通过螺栓(37)与第三转轴(40)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施工电缆放线工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7)和驱动组件(9),所述第一轴承(7)内穿设有第一转轴(8),所述驱动组件(9)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8)表面,所述第一转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2);
所述箱体(1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5),所述支撑块(25)和箱体(12)内壁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9),所述第三轴承(39)内穿设有第三转轴(40),所述第三转轴(40)卡接有卷筒(24),所述卷筒(24)通过螺栓(37)与第三转轴(40)固定连接,前侧所述第三转轴(40)的前端穿过第三轴承(39)并固定连接有收卷电机(38),所述收卷电机(38)固定连接在箱体(12)内壁的背面,所述卷筒(24)的表面缠绕有电缆(16),所述箱体(12)的侧面开设有通孔(17),所述电缆(16)的一端穿过通孔(17)并延伸至箱体(12)外;
所述箱体(12)的侧面开设有第三凹槽(27)和第四凹槽(31),所述第三凹槽(27)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35),所述双轴电机(35)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0)和第二丝杆(36),所述第一丝杆(30)和第二丝杆(36)的相离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9),所述第二转轴(29)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8),所述第二轴承(28)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27)内壁,所述第一丝杆(30)和第二丝杆(3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1),所述第四凹槽(31)内固定连接有滑杆(32),所述滑杆(3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套(33),两个所述螺纹套(41)和滑套(3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夹板(15),所述限位夹板(15)与电缆(16)表面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施工电缆放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2)内壁的侧面固定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