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防盗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22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集装箱锁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双向防盗手柄,包括手柄座,手柄座通过铆钉铰接有手柄本体,手柄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右端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左端连通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片,限位片右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右端贯穿安装槽并延伸至安装槽的右侧,安装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使用者上下移动手柄本体时,手握把手并进行旋转,此时安装杆带动限位片分别在安装槽和限位槽中转动,将把手旋转至与手部贴合的位置后,停止转动把手并向上抬起手柄,进而便于上下移动手柄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防盗手柄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锁杆装置
,具体涉及双向防盗手柄。
技术介绍
集装箱锁杆装置是安装在箱门端,供开门和关门操作并将箱门锁固在集装箱门框上的附属设备,目前常用的集装箱锁杆装置,其手柄与锁杆的连接,是焊接在锁杆上的手柄座采用铆钉将手柄与手柄座铰接在一起,关门时手柄放在手柄托架内,盖上手柄托。现有的双向防盗手柄(如专利CN202657524U),手柄端部受力部分呈扁平竖直的板状,使用者上下用力扳动手柄时,手部与手柄接触面积较小,不便于向上推动手柄的同时也造成使用者手部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双向防盗手柄,具有可便于使用者上下或前后移动扳手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向防盗手柄,包括手柄座,所述手柄座通过铆钉铰接有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母锁扣,所述手柄本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子锁扣,所述子锁扣的下端与母锁扣卡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左端连通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右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右端贯穿安装槽并延伸至安装槽的右侧,所述安装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呈圆柱状。为了进一步支撑把手,防止安装杆受力断裂,作为本技术双向防盗手柄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右端面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位于安装槽的外侧,所述把手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旋转槽相匹配的旋转圈。<br>为了增大把手与使用者手部的接触面积,作为本技术双向防盗手柄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为了增大把手与使用者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作为本技术双向防盗手柄优选的,多个所述凹陷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凸块。为了防止把手装置受潮腐蚀,作为本技术双向防盗手柄优选的,所述把手、安装杆、限位片和旋转圈的外壁均设置有镀锡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双向防盗手柄,使用者上下移动手柄本体时,手握把手并进行旋转,此时安装杆带动限位片分别在安装槽和限位槽中转动,将把手旋转至与手部贴合的位置后,停止转动把手并向上抬起手柄,进而便于上下移动手柄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2、该种双向防盗手柄,上下扳动把手时,安装杆与安装槽的连接处容易断裂,通过设置有旋转圈与旋转槽内壁活动连接,进而可进一步支撑安装杆。3、该种双向防盗手柄,使用者手握把手时,手部与凹陷外壁的多个防滑凸块接触,进而可增大手部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把手达到防滑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双向防盗手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柄和把手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把手和安装块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把手和安装块分体结构图。图中,1、手柄座;2、手柄本体;201、子锁扣;202、连接板;3、母锁扣;4、安装块;401、安装槽;402、限位槽;403、旋转槽;5、把手;501、安装杆;502、限位片;503、旋转圈;504、凹陷;505、防滑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双向防盗手柄,包括手柄座1,手柄座1通过铆钉铰接有手柄本体2,手柄本体2的后侧设置有母锁扣3,手柄本体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子锁扣201,子锁扣201的下端与母锁扣3卡接,手柄本体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2,连接板20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安装块4的右端面开设有安装槽401,安装槽401的左端连通有限位槽402,限位槽40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片502,限位片502右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01,安装杆501的右端贯穿安装槽401并延伸至安装槽401的右侧,安装杆5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把手5呈圆柱状。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上下移动手柄本体2时,手握把手5并进行旋转,此时安装杆501带动限位片502分别在安装槽401和限位槽402中转动,将把手5旋转至与手部贴合的位置后,停止转动把手5并向上抬起手柄,进而便于上下移动手柄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块4的右端面开设有旋转槽403,旋转槽403位于安装槽401的外侧,把手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旋转槽403相匹配的旋转圈503。本实施例中:上下扳动把手5时,安装杆501与安装槽401的连接处容易断裂,通过设置有旋转圈503与旋转槽403内壁活动连接,进而可进一步支撑安装杆50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把手5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504。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把手5外壁设置多个凹陷504,且凹陷504的面积较大,进而无论把手5下端转动至外壁一周任何位置,都可增大把手5与手部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使用者向上抬起整体手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凹陷504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凸块505。本实施例中:使用者手握把手5时,手部与凹陷504外壁的多个防滑凸块505接触,进而可增大手部与把手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把手5达到防滑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把手5、安装杆501、限位片502和旋转圈503的外壁均设置有镀锡层。本实施例中:镀锡及其合金是一种可焊性良好并具有一定耐蚀能力的涂层,因此通过在把手5外侧设置有镀锡层,进而镀锡层的致密性可防止装置在潮湿环境中被腐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上下移动手柄本体2时,手握把手5并进行旋转,此时安装杆501带动限位片502分别在安装槽401和限位槽402中转动,同时旋转圈503在旋转槽403内部旋转,将把手5旋转至与手部施力位置贴合后,停止转动把手5并向上抬起手柄,手部与多个防滑凸块505接触,可避免手部滑脱。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向防盗手柄,包括手柄座(1),所述手柄座(1)通过铆钉铰接有手柄本体(2),所述手柄本体(2)的后侧设置有母锁扣(3),所述手柄本体(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子锁扣(201),所述子锁扣(201)的下端与母锁扣(3)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右端面开设有安装槽(401),所述安装槽(401)的左端连通有限位槽(402),所述限位槽(40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片(502),所述限位片(502)右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01),所述安装杆(501)的右端贯穿安装槽(401)并延伸至安装槽(401)的右侧,所述安装杆(5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把手(5)呈圆柱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防盗手柄,包括手柄座(1),所述手柄座(1)通过铆钉铰接有手柄本体(2),所述手柄本体(2)的后侧设置有母锁扣(3),所述手柄本体(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子锁扣(201),所述子锁扣(201)的下端与母锁扣(3)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右端面开设有安装槽(401),所述安装槽(401)的左端连通有限位槽(402),所述限位槽(40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片(502),所述限位片(502)右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01),所述安装杆(501)的右端贯穿安装槽(401)并延伸至安装槽(401)的右侧,所述安装杆(5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把手(5)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允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泛达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