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计算机系统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716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来启动计算机系统的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包含有用来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包含有多段程序代码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多个可予以设定的硬件元件、设定数据以及操作系统。该方法包含有:自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程序代码启始点开始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初始化该多个硬件元件;准备接收设定要求;设定程序代码断点;当接收到该设定要求时,使该计算机系统进入使用者设定模式,以设定该设定数据;当结束该设定数据的设定动作后,由该程序代码断点继续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及加载该操作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尤指一种当结束该计算机系统的系统设定动作时,依据完成设定后的系统设定数据来判断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代码的执行起点,以简化该计算机系统启动程序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今日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多数人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之一,而不论是桌上型个人计算机、笔记型个人计算机或是服务器等,其操作时钟越来越高,应用层面也日益广泛。当计算机系统电源一打开时,计算机系统会依据储存在存储器内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BIOS)来进行如开机测试(Power on Self Test,POST)、即插即用测试(plug and play test)乃至于硬件设定(hardware configuration)等等的操作。完成上述的操作后,计算机系统才会加载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而之后操作系统也才能根据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完成的设定,来协调计算机系统中相关的硬件与软件,以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大多数的计算机系统允许使用者针对其个别需求来做诸如更改系统时间、设定输入输出端口IRQ值或DMA值、是否启动高速缓存(cache)、开机磁盘顺序(boot sequence)等系统方面或硬件方面的设定,而其所设定的数据会储存在存储装置之中。当个人计算机启动时,上述存储装置内的设定数据即会被读取,以使个人计算机的处理器得以依据所读取的设定数据来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程序代码,以完成计算机系统的开机操作。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使用者结束设定数据的设定操作之后,不论其系统设定值是否有所更改,计算机系统一定会被重新启动(reset),并重头开始执行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的程序代码,故在很多情况下,现有计算机系统的开机过程不太有效率,而让使用者白白地浪费掉等待计算机重新启动的时间。请参考第1图,第1图为现有计算机系统开机时的流程图。当使用者开启计算机系统的电源开关以启动计算机系统时(步骤10、12),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会开始读取并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程序代码(步骤14),以完成一些基本的硬件检测操作。当完成上述基本的硬件检测操作后,计算机系统会于预定期间(约几秒钟)内准备接收设定要求(步骤16、18),以让使用者可藉由键盘等装置来输入上述的设定要求。当计算机系统于上述预定期间内接收到设定要求时,计算机系统会进入使用者设定模式,以让使用者察看或变更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设定数据(步骤20)。反之,若计算机系统于上述预定期间内并未接收到设定要求的话,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会继续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的其它程序代码(步骤22),最后并加载操作系统(步骤24),以完成计算机系统的开机程序。然而如第1图的流程图所示,当使用者结束上述的设定数据的设定操作(步骤20)之后,计算机系统必定会重新执行步骤14,以使处理器得以依据结束系统设定后的设定数据来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的程序。虽然,这可确保计算机系统开机后的状态会完全地符合使用者的设定,但这种不论系统设定数据是否有所变动,而一律于结束步骤20之后再重新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程序代码的作法并不理想,且不太具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该计算机系统包含有用来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BIOS)、多个可予以设定的硬件元件、设定数据、参考表格,以及用来控制该计算机系统启动后的操作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包含有多段可供该处理器执行的程序代码。该多个硬件元件是可依据该设定数据来加以设定,而该参考表格记录有多批处理设定,其中每一批处理设定记录有至少一个硬件元件的状态。该方法包含有(a)自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程序代码启始点开始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初始化该多个硬件元件;(b)准备接收设定要求;(c)设定该多段程序代码的程序代码断点;(d)当接收到该设定要求时,使该计算机系统进入使用者设定模式,以设定该设定数据;(e)当结束该设定数据的设定操作后,依据完成设定后的设定数据,由该参考表格中读取对应的处理设定;(f)依据于步骤(e)中所读取的该处理设定,来决定由该程序代码断点或由该程序代码启始点来继续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及(g)加载该操作系统。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来,该计算机系统包含有处理器,用来执行程序代码;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包含有多段程序代码;多个可予以设定的硬件元件;设定数据,该多个硬件元件可依据该设定数据来加以设定;以及操作系统,用来控制该计算机系统启动后的操作;该方法包含有(a)自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程序代码启始点开始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初始化该多个硬件元件;(b)准备接收设定要求;(c)设定该多段程序代码的程序代码断点;(d)当接收到该设定要求时,使该计算机系统进入使用者设定模式,以设定该设定数据;(e)当结束该设定数据的设定动作后,由该程序代码断点继续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及(f)加载该操作系统。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当计算机系统结束该设定数据的设定操作之后,该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会依据完成设定后的设定数据,来决定后续的程序代码执行流程,故在某些情况下可让已经被执行过的程序代码不需再执行一次,进而可降低开启计算机系统时所需花费的时间。附图说明第1图为现有计算机系统开机时的流程图。第2图为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方块图。第3图为第2图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存储器地址图。第4图为第2图参考表格的数据结构图。第5图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流程图。第6图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法的流程图。30计算机系统32处理器34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36设定数据38参考表格 40操作系统42电源开关 44硬件元件50处理设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第2图,第2图为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计算机系统30的功能方块图。计算机系统30包含有用来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32、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BIOS)34、设定数据36、参考表格38、用来控制计算机系统30启动后的操作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40、电源开关42,以及多个可予以设定的硬件元件44。其中上述的多个硬件元件44包括计算机系统30中的各种硬件的缓冲器与控制电路等,且可依据当时的设定数据36来加以设定。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数据36一般是储存于计算机系统30主机板上的一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芯片内,用来纪录计算机系统30相关的系统设定数据,例如存储器的存取模式、电源管理设定、处理器操作时钟、总线操作时钟、处理器运作倍频设定、各输入输出端口的IRQ与DMA值的设定、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模式、开机磁盘顺序...等系统设定数据。请先参考第3图,第3图为第2图基本输入输出系统34的存储器地址图。基本输入输出系统34包含有多段程序代码S1、S2、S3、...、SL,每一段程序代码皆具某一特定功能,并储存于对应的存储器范围内,例如程序代码S2系储存于存储器的地址2与地址3之间。当计算机系统30的电源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启动计算机系统的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包含有:处理器,用来执行程序代码;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包含有多段程序代码;多个可予以设定的硬件元件;设定数据,该多个硬件元件可依据该设定数据来加以设定;参考表 格,其记录有多批处理设定,每一批处理设定记录有至少一个硬件元件的状态;以及操作系统,用来控制该计算机系统启动后的操作;该方法包含有:(a)自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程序代码启始点开始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初始化该多个硬件 元件;(b)准备接收设定要求;(c)设定该多段程序代码的程序代码断点;(d)当接收到该设定要求时,使该计算机系统进入使用者设定模式,以设定该设定数据;(e)当结束该设定数据的设定动作后,依据完成设定后的设定数 据,由该参考表格中读取对应的处理设定;(f)依据于步骤(e)中所读取的该处理设定,来决定由该程序代码断点或由该程序代码启始点来继续执行该多段程序代码;以及(g)加载该操作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宽瑞徐明椲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