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8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包括处于一侧的第一层,处于另一侧的第二层,以及处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防寒层;所述防寒层包括多个防寒颗粒,和对防寒颗粒进行限制的限制立体网;所述限制立体网包括多个立体网格空间,所述防寒颗粒填充在各立体网格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喷射第一层作为基础层,设有一限制立体网,且限制立体网包含多个第一层立体网格空间,立体网格空间内填充防寒颗粒,相邻的防寒颗粒之间具有保暖空腔,再熔合上第二层,通过第一层和第二层将限制立体网封闭住,从而形成多个且密集的保暖空腔,实现与保温杯杯壁空腔一样的保暖效果,从而即保暖、又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防寒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物料
,具体涉及一种优质防寒面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前,棉纤维衣服是主要的品种,虽然棉纤维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穿着舒适,但品种很单一,衣服已经朝着舒适化、功能化不断迈进。然而,舒适的面料应该依靠于原料、组织、款式及加工综合因素,羽绒服也早已随处可见,传统羽绒服的防绒防水效果不好,长时间穿着,羽绒会钻出面料,水容易透过面料,直接影响到羽绒服的保暖性,且毛衣容易起球影响整体外观。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且轻薄的优质防寒面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包括处于一侧的第一层,处于另一侧的第二层,以及处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防寒层;所述防寒层包括多个防寒颗粒,和对防寒颗粒进行限制的限制立体网;所述限制立体网包括多个立体网格空间,所述防寒颗粒填充在各立体网格空间内。所述防寒颗粒为球状颗粒。所述限制立体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层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第二层连接在一起。所述限制立体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层熔合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层熔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限制立体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层熔喷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层熔喷连接在一起。所述限制立体网包括多层平行连接在一起的网布,网布形成有网孔,各网布的网孔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网孔形成所述立体网格空间。所述网布包括相交连接在一起的横线和纵线。相邻的网布熔合连接在一起。相邻的网布熔喷连接在一起。所述防寒颗粒为发泡树脂颗粒。所述防寒颗粒的球径为0.3-1mm。所述防寒颗粒直径为0.5-0.7mm。所述防寒颗粒采用未发泡的发泡树脂颗粒,先通过气体压缩喷射进立体网格空间内,在统一进行加热发泡。所述立体网格空间的宽度为4-10mm,长度为4-10mm。所述立体网格空间的宽度为6-8mm,长度为6-8mm。所述防寒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防寒层的厚度为3-4m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0.2-0.5mm。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0.3-0.5m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0.2-0.5m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0.3-0.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喷射第一层作为基础层,设有一限制立体网,且限制立体网包含多个第一层立体网格空间,立体网格空间内填充防寒颗粒,相邻的防寒颗粒之间具有保暖空腔,再熔合上第二层,通过第一层和第二层将限制立体网封闭住,从而形成多个且密集的保暖空腔,实现与保温杯杯壁空腔一样的保暖效果,从而即保暖、又轻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寒面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寒面料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寒面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层2-限制立体网21-横线22-纵线3-防寒颗粒4-保暖空腔5-立体网格空间6-第二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的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及其成型工艺,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处于一侧的第一层1,处于另一侧的第二层6,以及处于第一层1和第二层6之间的防寒层;防寒层包括多个防寒颗粒3,和对防寒颗粒3进行限制的限制立体网2;限制立体网2包括多个立体网格空间5,防寒颗粒3填充在各立体网格空间5内。喷射第一层1作为基础层,设有一限制立体网2,且限制立体网2包含多个第一层1立体网格空间5,立体网格空间5内填充防寒颗粒3,相邻的防寒颗粒3之间具有保暖空腔4,再熔合上第二层6,通过第一层1和第二层6将限制立体网2封闭住,从而形成多个且密集的保暖空腔4,实现与保温杯杯壁空腔一样的保暖效果,从而即保暖、又轻薄。优选地,防寒颗粒3为长条形并横截面为弧形的弹性颗粒。优选地,限制立体网2的一侧与第一层1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第二层6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层1与第二层6将其限制立体网2封闭住。优选地,限制立体网2的一侧与第一层1熔合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第二层6熔合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层1和第二层6与限制立体网2连接得更加牢固。优选地,限制立体网2的一侧与第一层1熔喷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第二层6熔喷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层1和第二层6与限制立体网2连接得更加牢固。优选地,限制立体网2包括多层平行连接在一起的网布,网布形成有网孔,各网布的网孔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网孔形成立体网格空间5。通过多个网孔的对应叠加设置,从而形成可限制防寒颗粒3的立体网格空间5。优选地,网布包括相交连接在一起的横线21和纵线22。通过横线21和纵线22形成网格。优选地,相邻的网布熔合连接在一起。使得相邻的网布连接是没有间隙的。优选地,相邻的网布熔喷连接在一起。使得相邻的网布连接更加牢固。优选地,防寒颗粒3为发泡树脂颗粒。优选地,防寒颗粒3的球径为0.3-1mm。优选地,防寒颗粒3的球径为0.5-0.7mm。太小了容易从第一层1或者第二层6漏出,且发泡不稳定,太的话填充不进立体网格空间5内。优选地,防寒颗粒3采用未发泡的发泡树脂颗粒,先通过气体压缩喷射进立体网格空间5内,在统一进行加热发泡。优选地,立体网格空间5的宽度为4-10mm,长度为4-10mm。优选地,所述立体网格空间5的宽度为6-8mm,长度为6-8mm。立体网格空间5太小装不进防寒颗粒3,太大保温效果就不明显。优选地,防寒层的厚度为2-5mm。优选地,防寒层的厚度为3-4mm。太薄起不到防寒效果,太厚虽然防寒效果好且不够透气穿着不舒适。优选地,第一层1的厚度为0.2-0.5mm。优选地,第一层1的厚度为0.3-0.5mm。太薄起不到保温效果,太厚又不实用。优选地,第二层6的厚度为0.2-0.5mm。优选地,第二层6的厚度为0.3-0.5mm。太薄起不到保温效果,太厚又不实用。本技术的优质防寒面料,先设有一基础层为保暖第一层1,在第一层1上设有一限制立体网2,且限制立体网2包含多个立体网格空间5,立体网格空间5内填充防寒颗粒3,相邻的防寒颗粒3之间具有保暖空腔4,然后再喷射上一层第二层6,通过第一层1和第二层6将限制立体网2封闭住,从而形成多个且密集的保暖空腔4,实现与保温杯杯壁空腔一样的保暖效果,从而即保暖、又轻薄。本技术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包括处于一侧的第一层,处于另一侧的第二层,以及处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防寒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层包括多个防寒颗粒,和对防寒颗粒进行限制的限制立体网;所述限制立体网包括多个立体网格空间,所述防寒颗粒填充在各立体网格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包括处于一侧的第一层,处于另一侧的第二层,以及处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防寒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层包括多个防寒颗粒,和对防寒颗粒进行限制的限制立体网;所述限制立体网包括多个立体网格空间,所述防寒颗粒填充在各立体网格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立体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层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第二层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立体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层熔合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层熔合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立体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层熔喷连接在一起,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层熔喷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立体网包括多层平行连接在一起的网布,网布形成有网孔,各网布的网孔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网孔形成所述立体网格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包括相交连接在一起的横线和纵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网布熔合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优质防寒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网布熔喷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双羽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