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5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链贴膜,包括基布层、涂敷于基布层下表面的基质胶层、涂敷于基布层上表面的胶膜层、涂敷于胶膜层上表面的第一PA层,涂敷于第一PA层上表面的加强层,涂敷于加强层上表面的PE层,以及涂敷于PE层上表面的第二PA层,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一凸起,加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和第一凸起错位分布与加强层连接的位点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拉链贴膜的结构进行优化,有效提升了门襟拉链或需要开合组装功能拉链下止端贴膜的强度、热压后的各项物理性能,以及产品的化学抗性,其中,加强层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和结合作用,能防止长时间使用后各层的老化和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贴膜
本技术涉及拉链
,具体涉及一种拉链贴膜。
技术介绍
拉链是服装中重要的辅料部分,尤其是外套的门襟处,90%以上均使用拉链作为服装开合用的辅料部件。拉链通常包括布带、链牙、上下止、插销、插座、贴膜、拉头等组件,其中,贴膜是加强方块插销端布带、使方块插销与布带结合的关键部件。目前,用于制作水气密封拉链的橡胶布为“一布两胶”层状结构,即中间一层基布,其上下表面涂覆有橡胶层,用于阻止水或空气进入,达到水气密封的目的。但由于结构简单,其水密性能尚好,但气密性能较差,且使用时间稍久后,其橡胶层也易才老化或裂开,水或空气就会穿过橡胶布,这样就会影响或破坏拉链的水气密封性能;还有使用聚酰胺热熔胶膜和尼龙膜复合膜,可是复合后热熔粘性强度较低,拉链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粘性不够而粘的不牢,很容易出现胶带与拉链剥离开来,缩短拉链的使用寿命,进而难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要求或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贴膜,该拉链贴膜通过采用依次设置的第二PA层、PE层、加强层、第一PA层、胶膜层、基布层和基质胶层叠组合的方式,增加了贴膜的强度;中间的加强层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和结合作用,能够防止拉链拉歪,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能防止各层的老化和脱落,另外,还具有耐热、耐磨、环保、耐洗、气密性、水密性高和手感好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拉链贴膜,包括基布层、涂敷于基布层下表面的基质胶层、涂敷于基布层上表面的胶膜层、涂敷于胶膜层上表面的第一PA层,涂敷于第一PA层上表面的加强层,涂敷于加强层上表面的PE层,以及涂敷于PE层上表面的第二PA层,所述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一凸起,所述加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凸起错位分布与加强层连接的位点间隔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基布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或碳纤维网格布。进一步的,所述基质胶层为间隔分布的PU胶条层或TPU胶条层。进一步的,所述胶膜层为聚氨酯胶膜层,所述胶膜层的厚度为0.05-0.1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A层和PE层之间还设有用于粘合第二PA层和PE层的有机硅防水胶层。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为高强度尼龙布,所述加强层厚度为0.05-0.1mm。进一步的,所述基质胶层的厚度为0.3-0.5mm。进一步的,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25-0.35mm。进一步的,所述PE层厚度为0.05-0.1mm。进一步的,第一PA层和第二PA层的厚度为0.05-0.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拉链贴膜通过采用依次设置的第二PA层、PE层、加强层、第一PA层、胶膜层、基布层和基质胶层叠组合的方式,增加了贴膜的强度,中间的加强层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和结合作用,能够防止拉链拉歪,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能防止各层的老化和脱落,另外,还具有耐热、耐磨、环保、耐洗、气密性、水密性高和手感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第二PA层、2-机硅防水胶层、3-PE层、4-加强层、5-第一PA层、6-胶膜层、7-基布层和8-基质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见图1,一种拉链贴膜,包括基布层7、涂敷于基布层7下表面的基质胶层8、涂敷于基布层7上表面的胶膜层6、涂敷于胶膜层6上表面的第一PA层5,涂敷于第一PA层5上表面的加强层4,涂敷于加强层4上表面的PE层3,以及涂敷于PE层3上表面的第二PA层1,所述加强层4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一凸起,所述加强层4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凸起错位分布与加强层4连接的位点间隔分布;所述基布层7为玻璃纤维网格布或碳纤维网格布;所述基质胶层8为间隔分布的PU胶条层或TPU胶条层;所述胶膜层6为聚氨酯胶膜层6,所述胶膜层6的厚度为0.05-0.1mm;所述第二PA1层和P3E层之间还设有用于粘合第二PA层1和PE层3的有机硅防水胶层2;所述加强层4为高强度尼龙布,所述加强层4厚度为0.05-0.1mm。本实施例中的拉链贴膜通过采用依次设置的第二PA层1、PE层3、加强层4、第一PA层5、胶膜层6、基布层7和基质胶层8叠组合的方式,增加了贴膜的强度,中间的加强层4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一凸起的设置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和结合作用,能够防止拉链拉歪,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能防止各层的老化和脱落,另外,还具有耐热、耐磨、环保、耐洗、气密性、水密性高和抗老化性强,手感好的优点。而其中采用的第一PA层5和第二PA层1具有最优越的综合性能,包括机械强度、刚度、韧度、机械减震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可以显著提升拉链贴膜的综合性能;PE层3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可以协同第一PA层5和第二PA层1制得拉链贴膜克服发白、脱胶、耐水洗等性能;而基布层7采用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或碳纤维网格布提高贴膜的物理强力,使其在服装高温水洗、熨烫以及各种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贴胶膜的收缩变型、撕裂、起毛、卷曲等现象,大大提升了拉链的使用寿命;胶膜层6通过采用聚氨酯胶膜层提高了聚氨酯胶热熔胶的熔点降低产品发白的几率,同时基布层7和胶膜层6相结合后在超音波热压的作用下使其具备更好的延展性,从而增高基质胶层8与布带的接触面,进而使其拥有更好抗剥离性,通过上述一系列从产品结构和膜的内部结构的优化大大提升了拉链贴膜的物理性能和抗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基质胶层8的厚度为0.3-0.5mm,所述基布层7的厚度为0.25-0.35mm,所述PE层3厚度为0.05-0.1mm,第一PA层5和第二PA层1的厚度为0.05-0.1mm本实施例中的拉链贴膜各层的厚度设计合理,不仅保证了拉链贴膜柔韧性,而且使得拉链贴膜强度高,密封性能好。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涂敷于基布层下表面的基质胶层、涂敷于基布层上表面的胶膜层、涂敷于胶膜层上表面的第一PA层,涂敷于第一PA层上表面的加强层,涂敷于加强层上表面的PE层,以及涂敷于PE层上表面的第二PA层,所述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一凸起,所述加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凸起错位分布与加强层连接的位点间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涂敷于基布层下表面的基质胶层、涂敷于基布层上表面的胶膜层、涂敷于胶膜层上表面的第一PA层,涂敷于第一PA层上表面的加强层,涂敷于加强层上表面的PE层,以及涂敷于PE层上表面的第二PA层,所述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一凸起,所述加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凸起错位分布与加强层连接的位点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或碳纤维网格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胶层为间隔分布的PU胶条层或TPU胶条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层为聚氨酯胶膜层,所述胶膜层的厚度为0.05-0.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芊朵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