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0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属于橡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包括机架机构、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所述机架机构包括支座、滑板、第一液压缸、支撑杆、支撑板和第二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模具、第一把柄、第一插杆、第一凹槽、第一圆杆、第一支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柄耳和第二模具以及第二把柄、第二插杆、第二凹槽、第二圆杆、第二支板、第四弹簧和第三弹簧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加工高效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橡胶成型机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更换下模座时需要借助螺丝刀等专用工具拆除螺栓,更换完毕后还需重新拧紧螺栓以定位下模座,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橡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
技术介绍
橡胶制品一般通过成型机定型制成,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加工不同形状的橡胶制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下模座,而现有的橡胶成型机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更换下模座时需要借助螺丝刀等专用工具拆除螺栓,更换完毕后还需重新拧紧螺栓以定位下模座,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旨在改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包括机架机构、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所述机架机构包括支座、滑板、第一液压缸、支撑杆、支撑板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连接于支座一侧,所述滑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一液压缸连接于所述滑板一侧,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支座一侧,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一端,所述滑板与所述支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第三液压缸、第一卡接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第一支板、第一支柄组件和第一模具,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第一把柄、第一弹簧、第一卡环和第一插杆,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弹簧和第一圆杆,所述第一支柄组件包括第一柄耳,所述第三液压缸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一支板安装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卡环一侧和所述第一支板内壁,所述第一卡环安装于所述第一插杆周侧,所述第一插杆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板外部,所述第一把柄安装于所述第一插杆一端,所述第一支板内腔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插杆与所述第一凹槽卡接,所述第一插杆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板外部,所述第一平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圆杆一端,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平板一侧和所述第一柄耳一侧,所述第一柄耳连接于所述第一模具两侧,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第二卡接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第二支柄组件、第二支板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第二把柄、第三弹簧、第二卡环和第二插杆,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平板、第四弹簧和第二圆杆,所述第二支柄组件包括第二柄耳,第二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二插杆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板外部,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板内壁和所述第二卡环一侧,所述第二卡环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杆周侧,所述第二把柄安装于所述第二插杆一端,所述第二支板内腔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杆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所述第二插杆贯穿所述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平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杆一端,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平板一侧和所述第二柄耳一侧,所述第二柄耳连接于所述第二模具两侧。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杆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支板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插杆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插杆外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板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柄耳内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圆杆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圆杆外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板一侧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圆杆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杆滑动贯穿于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板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柄耳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圆杆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二插杆外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二圆杆外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使用时,当需要更换第一模具时,只需向外拉动第一把柄,第一把柄会带动第一插杆向外移动,第一插杆会与第一凹槽和第一插孔脱离,此时第一圆杆可从第一支板和第一定位孔中脱离,将第一模具取下,更换另外的第一模具放置在第一支板上,将第一圆杆通过第一插孔插入到第一支板内,松开第一把柄,第一弹簧的弹力会通过第一卡环带动第一插杆向右移动,第一插杆会穿过第一插孔插入第一凹槽内,第一插杆会卡住第一圆杆,第二弹簧的弹力会通过第一柄耳使第一模具固定在第一支板上,便于更换第一模具,同样的原理,当需要更换第二模具时,只需向外拉动第二把柄,第二把柄会带动第二插杆向外移动,第二插杆会与第二凹槽和第二插孔脱离,此时第二圆杆可从第二支板和第二定位孔中脱离,将第二模具取下,更换另外的第二模具放置在第二支板上,将第二圆杆通过第二插孔插入到第二支板内,松开第二把柄,第四弹簧的弹力会通过第二卡环带动第二插杆向右移动,第二插杆会穿过第二插孔插入第二凹槽内,第二插杆会卡住第二圆杆,第三弹簧的弹力会通过第二柄耳使第二模具固定在第二支板上,便于更换第二模具,更换模具效率高,从而达到了加工高效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橡胶成型机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更换下模座时需要借助螺丝刀等专用工具拆除螺栓,更换完毕后还需重新拧紧螺栓以定位下模座,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高效橡胶成型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架机构第一视角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架机构第二视角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成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卡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成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卡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架机构;110、支座;120、滑板;130、第一液压缸;140、支撑杆;150、支撑板;160、滑块;170、滑槽;180、第二液压缸;20、第一成型机构;210、第三液压缸;220、第一卡接组件;221、第一把柄;222、第一弹簧;223、第一卡环;224、第一插杆;230、第一固定组件;231、第一平板;232、第二弹簧;233、第一圆杆;234、第一插孔;240、第二通孔;250、第一通孔;260、第一凹槽;2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机构(10),所述机架机构(10)包括支座(110)、滑板(120)、第一液压缸(130)、支撑杆(140)、支撑板(150)和第二液压缸(180),所述第二液压缸(180)连接于支座(110)一侧,所述滑板(120)安装于所述第二液压缸(18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液压缸(130)连接于所述滑板(120)一侧,所述支撑杆(140)安装于所述支座(110)一侧,所述支撑杆(140)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撑板(150)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40)一端,所述滑板(120)与所述支座(110)滑动连接;/n第一成型机构(20),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0)包括第三液压缸(210)、第一卡接组件(220)、第一固定组件(230)、第一支板(270)、第一支柄组件(280)和第一模具(290),所述第一卡接组件(220)包括第一把柄(221)、第一弹簧(222)、第一卡环(223)和第一插杆(224),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30)包括第一平板(231)、第二弹簧(232)和第一圆杆(233),所述第一支柄组件(280)包括第一柄耳(281),所述第三液压缸(210)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50)一侧,所述第一支板(270)安装于所述第三液压缸(21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弹簧(2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卡环(223)一侧和所述第一支板(270)内壁,所述第一卡环(223)安装于所述第一插杆(224)周侧,所述第一插杆(224)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板(270)外部,所述第一把柄(221)安装于所述第一插杆(224)一端,所述第一支板(270)内腔开设有第一凹槽(260),所述第一插杆(224)与所述第一凹槽(260)卡接,所述第一插杆(224)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圆杆(233),所述第一圆杆(233)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板(270)外部,所述第一平板(231)连接于所述第一圆杆(233)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32)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平板(231)一侧和所述第一柄耳(281)一侧,所述第一柄耳(281)连接于所述第一模具(290)两侧;/n第二成型机构(30),所述第二成型机构(30)包括第二卡接组件(320)、第二固定组件(330)、第二支柄组件(340)、第二支板(350)和第二模具(360),所述第二卡接组件(320)包括第二把柄(321)、第三弹簧(322)、第二卡环(323)和第二插杆(324),所述第二固定组件(330)包括第二平板(331)、第四弹簧(332)和第二圆杆(333),所述第二支柄组件(340)包括第二柄耳(341),第二支板(350)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30)的输出轴,所述第二插杆(324)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板(350)外部,所述第三弹簧(322)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板(350)内壁和所述第二卡环(323)一侧,所述第二卡环(323)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杆(324)周侧,所述第二把柄(321)安装于所述第二插杆(324)一端,所述第二支板(350)内腔开设有第二凹槽(370),所述第二插杆(324)与所述第二凹槽(370)卡接,所述第二插杆(324)贯穿所述第二圆杆(333),所述第二平板(331)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杆(333)一端,所述第四弹簧(332)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平板(331)一侧和所述第二柄耳(341)一侧,所述第二柄耳(341)连接于所述第二模具(360)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橡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机构(10),所述机架机构(10)包括支座(110)、滑板(120)、第一液压缸(130)、支撑杆(140)、支撑板(150)和第二液压缸(180),所述第二液压缸(180)连接于支座(110)一侧,所述滑板(120)安装于所述第二液压缸(18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液压缸(130)连接于所述滑板(120)一侧,所述支撑杆(140)安装于所述支座(110)一侧,所述支撑杆(140)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撑板(150)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40)一端,所述滑板(120)与所述支座(110)滑动连接;
第一成型机构(20),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0)包括第三液压缸(210)、第一卡接组件(220)、第一固定组件(230)、第一支板(270)、第一支柄组件(280)和第一模具(290),所述第一卡接组件(220)包括第一把柄(221)、第一弹簧(222)、第一卡环(223)和第一插杆(224),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30)包括第一平板(231)、第二弹簧(232)和第一圆杆(233),所述第一支柄组件(280)包括第一柄耳(281),所述第三液压缸(210)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50)一侧,所述第一支板(270)安装于所述第三液压缸(21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弹簧(2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卡环(223)一侧和所述第一支板(270)内壁,所述第一卡环(223)安装于所述第一插杆(224)周侧,所述第一插杆(224)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板(270)外部,所述第一把柄(221)安装于所述第一插杆(224)一端,所述第一支板(270)内腔开设有第一凹槽(260),所述第一插杆(224)与所述第一凹槽(260)卡接,所述第一插杆(224)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圆杆(233),所述第一圆杆(233)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板(270)外部,所述第一平板(231)连接于所述第一圆杆(233)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32)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平板(231)一侧和所述第一柄耳(281)一侧,所述第一柄耳(281)连接于所述第一模具(290)两侧;
第二成型机构(30),所述第二成型机构(30)包括第二卡接组件(320)、第二固定组件(330)、第二支柄组件(340)、第二支板(350)和第二模具(360),所述第二卡接组件(320)包括第二把柄(321)、第三弹簧(322)、第二卡环(323)和第二插杆(324),所述第二固定组件(330)包括第二平板(331)、第四弹簧(332)和第二圆杆(333),所述第二支柄组件(340)包括第二柄耳(341),第二支板(350)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30)的输出轴,所述第二插杆(324)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板(350)外部,所述第三弹簧(322)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贤慧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德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