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841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6
旋转电机(10)包括:转子(40),其具有永磁体即第一磁体,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外壳(30);以及定子(50),其固定于外壳(30)并且与转子(40)同轴地配置,该定子(50)包括:具有沿该定子(50)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导线的定子绕组(51);以及支承该定子绕组(51)的定子铁芯(52),构成为在周向的各导线之间设置使用了特定的磁性材料或者非磁性材料的绕组间构件,或者构成为,在周向的各导线之间不设置绕组间构件,定子绕组(51)包括从定子铁芯(5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边端部(54、55),在线圈边端部(54、55)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软磁性构件(150、1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相关申请的援引本申请以2018年10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191111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旋转电机的轻量化并改进效率,提出一种无铁芯、无极齿绕组的电动机(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无极齿绕组的电动机中构成为,在定子中采用无极齿结构,在定子绕组具有的多个导线之间没有设置极齿。以往,如上所述的无极齿绕组的电动机限于模型用途等容量比较小的带刷直流电动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757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在大型的电动机上应用如上所述的无极齿绕组。由于在大型的电动机中需要大电流、高电压,因此电刷构件的寿命、大小会成为问题,要求所谓的交流无刷电动机。众所周知,无刷电动机必须根据转子的磁极位置通入适当的电流,为此通过使用了逆变器的缜密的正弦波PWM控制一边反馈控制电流,一边进行驱动。PWM控制是利用绕组的电感分量即电流的一阶滞后特性来连续地施加脉冲状电压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10),包括:/n转子(40),该转子具有永磁体(91、92),被支承为在规定方向上旋转自如;以及/n定子(50),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同轴地配置,/n所述定子包括:具有沿所述定子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导线(82)的绕组(51);以及支承所述绕组的绕组保持部(52),/n构成为在周向的各所述导线之间设置绕组间构件(57、142),并且作为所述绕组间构件,使用当将一磁极的所述绕组间构件的周向的宽度尺寸设为Wt,将所述绕组间构件的饱和磁通密度设为Bs,将一磁极的磁体部的周向的宽度尺寸设为Wm,将所述磁体部的残留磁通密度设为Br时,满足Wt×Bs≤Wm×Br的关系的磁性材料或者非磁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9 JP 2018-1911111.一种旋转电机(10),包括:
转子(40),该转子具有永磁体(91、92),被支承为在规定方向上旋转自如;以及
定子(50),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同轴地配置,
所述定子包括:具有沿所述定子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导线(82)的绕组(51);以及支承所述绕组的绕组保持部(52),
构成为在周向的各所述导线之间设置绕组间构件(57、142),并且作为所述绕组间构件,使用当将一磁极的所述绕组间构件的周向的宽度尺寸设为Wt,将所述绕组间构件的饱和磁通密度设为Bs,将一磁极的磁体部的周向的宽度尺寸设为Wm,将所述磁体部的残留磁通密度设为Br时,满足Wt×Bs≤Wm×Br的关系的磁性材料或者非磁性材料,
或者构成为,在周向的各所述导线之间不设置绕组间构件,
所述绕组包括线圈边端部(54、55),该线圈边端部从所述绕组保持部沿轴向突出,
在所述线圈边端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软磁性构件(150、1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边端部的突出方向朝向与所述转子相反的一侧倾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内侧,所述绕组保持部呈筒状,在所述绕组保持部的径向内侧隔着散热构件(71)内置有逆变器电路(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真高桥裕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