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筋边模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叠合板模具,特别是一种出筋边模。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密拼叠合板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两种。在生产过程中,同一屋层的叠合板数量众多,屋面层和复式层又不能和标准层共模,导致模具数量居多,而现阶段装配式叠合板中基本使用的是传统定制钢模(出筋边模根据叠合板的出筋规律定制,不出筋边模根据叠合板的拆分结构形式定制),因而叠合板模具的通用性极低,且钢模成本高,残值低,使得模具成本居高不下。另外,钢模重,装拆模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快速换模,使得工厂生产效率低下。中国专利CN2020101358334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通用组合模具,其虽然也在台模的两短边及一长边上固定安装了通用边模,但由于台模的另一边未安装通用边模,且位于台模中部的通用边模未与位于台模边上的固定边模连接,使得叠合板成型空间的结构不太稳定,在受到外力时易发生变形。另外,该专利申请中的出筋边模的下组件为PP板材,且下组件的下表面为平面,由于台模上会有一些残留的混凝土渣之类,因而下组件不能平稳地放置于台模上,使出筋边模的安装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筋边模,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可拆卸连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的下表面粘贴第一胶条,所述下组件的上表面粘贴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与所述第二胶条相对设置,且所述下组件的下表面中部设置第五凹槽,使所述下组件的内侧和外侧形成支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筋边模,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可拆卸连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的下表面粘贴第一胶条,所述下组件的上表面粘贴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与所述第二胶条相对设置,且所述下组件的下表面中部设置第五凹槽,使所述下组件的内侧和外侧形成支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筋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成型部和连接部,所述成型部直立设置,所述连接部水平设置,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下组件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且所述下组件上设置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通过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紧固件将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筋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的下表面设置用于粘贴所述第一胶条的第一凹槽,所述下组件的上表面设置用于粘贴所述第二胶条的第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筋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的下表面设置用于定位第一螺帽的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笠,
申请(专利权)人: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