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自柱专利>正文

一种触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68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碰器,包括触碰杆和套筒,所述触碰杆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套筒内,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触碰杆相对所述套筒进行伸缩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伸缩的控制机构可有效减少触碰杆暴露在外部空间的时间从而减小了触碰器沾染病毒的可能性,使用者通过使用触碰器能够有效避免因肢体触碰到细菌病毒从而被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有较高的安全性,极大的减小了感染细菌病毒的风险,对疫情期间阻断触碰感染有着重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碰器
本技术涉及触碰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碰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细菌病毒的关注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公共卫生以及环境卫生,特别是一些公用场所的公用物品,如电梯的按钮和大型超市的导购屏幕,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触碰在上面,接触人员多且接触频繁,安全隐患大。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上述渠道的病毒传播主要采用一次性手套或使用卫生纸的方式。但此种一方面会造成纸巾和一次性手套的浪费,另一方面隔离效果差,细菌病毒附着在纸巾和一次性手套上依然存在较大的传播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触碰器,采用伸缩结构设计,有利于阻断对细菌病毒的触碰感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碰器,包括触碰杆和套筒,所述触碰杆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套筒内,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触碰杆相对所述套筒进行伸缩。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端帽和弹簧,所述第一端帽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后端,所述第一端帽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触碰杆连接,所述套筒的后端设有一圈向内突出的第一挡环,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第一挡环,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上并与所述第一挡环相互限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触碰杆的后端设有一圈向外突出的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与所述第一挡环相互限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端帽、弹簧、活动罩和弹性紧箍环,所述第一端帽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后端,所述第一端帽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触碰杆连接,所述套筒的后端设有一圈向内突出的第一挡环,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第一挡环,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上并与所述第一挡环相互限位配合,所述活动罩由多块相互分离的挡板沿周向围合而成,各所述挡板的后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套筒的前端开有多个安装孔,各所述连接件分别活动卡设在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活动罩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弹性紧箍环安装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各所述挡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凸台,所述触碰杆上设有顶块,按压所述第一端帽,所述触碰杆向前移动,所述顶块将各所述凸台向外顶开,继而各所述凸台带动各所述挡板向外张开,使得所述活动罩打开而允许所述触碰杆伸出所述活动罩,松开所述第一端帽,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端帽和所述触碰杆向后移动,在所述弹性紧箍环的弹力作用下,各所述挡板向内收缩,使得所述活动罩闭合而将所述触碰杆遮盖。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前筒体和后筒体,所述前筒体的后端固定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插接所述后筒体的前端,所述触碰杆的后端设有一圈向外凸出的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与所述连接筒相互限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拉簧和滑移键,所述套筒上开有沿着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口,所述滑移键滑动安装所述第一滑槽口内并与所述触碰杆连接,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触碰杆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套筒的后端。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旋转筒体和运动体,所述旋转筒体活动套设在所述套筒和所述触碰杆之间,所述运动体固定在所述触碰杆的后端,所述旋转筒体上开有沿着所述旋转筒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口,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有螺旋滑槽,所述运动体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口伸入到所述螺旋滑槽内并所述第二滑槽口和所述螺旋滑槽滑动配合。进一步的,还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套筒外,所述旋转筒体的后端设有伸出所述套筒的旋钮,所述端盖套设在所述旋钮外。进一步的,所述触碰杆采用绝缘材料或触控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通过伸缩结构在使用时将触碰杆从套筒中伸出,使用后触碰杆退回套筒中,极大的减小了对细菌病毒的感染风险,对疫情期间阻断触碰感染有着重大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触碰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触碰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触碰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触碰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触碰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触碰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触碰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触碰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触碰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触碰杆,11-第二挡环,12-顶块,13-运动体,14-凸柱,2-套筒,21-前筒体,211-连接筒,212-安装孔,22-后筒体,23-第一挡环,24-第一滑槽口,25-螺旋滑槽,26-凸环,3-弹簧,31-拉簧,4-第一端帽,41-顶杆,42-第二端帽,5-活动罩,51-连接件,52-弹性紧箍环,53-凹槽,54-凸台,6-滑移键,7-旋转筒体,71-旋钮,72-第二滑槽口,8-壳体,81-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一种触碰器,包括触碰杆1和套筒2,所述触碰杆1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套筒2内,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触碰杆1相对所述套筒2进行伸缩。本技术在需要伸出触碰杆时,通过控制伸缩的控制机构将触碰杆伸出套筒,使用完毕后,再通过控制机构将触碰杆完全退回套筒内,通过此种方式大大的减少了使用者感染病毒的风险且对阻断病毒触碰传播起到一定的贡献作用。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触碰杆和套筒,所述触碰杆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套筒内,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触碰杆相对所述套筒进行伸缩;/n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端帽和弹簧,所述第一端帽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后端,所述第一端帽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触碰杆连接,所述套筒的后端设有一圈向内突出的第一挡环,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第一挡环,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上并与所述第一挡环相互限位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触碰杆和套筒,所述触碰杆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套筒内,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触碰杆相对所述套筒进行伸缩;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端帽和弹簧,所述第一端帽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后端,所述第一端帽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触碰杆连接,所述套筒的后端设有一圈向内突出的第一挡环,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第一挡环,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上并与所述第一挡环相互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杆的后端设有一圈向外突出的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与所述第一挡环相互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活动罩和弹性紧箍环,所述活动罩由多块相互分离的挡板沿周向围合而成,各所述挡板的后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套筒的前端开有多个安装孔,各所述连接件分别活动卡设在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活动罩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柱
申请(专利权)人:赵自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