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及其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65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是用于一电脑装置,并且该电脑装置具有至少二种作业系统。此方法包含提供一讯号产生模组产生一讯号并传递至一讯号接收单元,并传递讯号至一处理单元以启动一第一作业系统进入一休眠模式,且将前述作业系统休眠前状态自一主记忆体储存至一辅助记忆体,接着,由处理单元读取一载入程式是将一第二作业系统写入主记忆体,以启动第二作业系统。藉此,该方法是于休眠状态进行多重作业系统切换,不仅可以节省电脑装置的系统资源,并且使用者不需耗费较多开机与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揭露一种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电脑装置于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设备价格普及化,消费大众所拥有的桌上型电脑以及携带型电脑设备数量逐渐增加,然而,因应能源节约的环保考量,以及让携带型电脑的操作时间延长,因此,电脑设备将电源消耗与管理列为一项重要考量,例如提供待命与休眠等模式以节约电源,让使用者需要暂时离开电脑时,可选择让电脑进入待命或休眠模式来达到省电目的。当电脑进入「待命」模式时,是将显示器及硬碟处于停止运转的状态,以便电脑减少电源的耗用,当使用者重新唤醒电脑时,即快速地脱离待命状态,且显示器画面则完全还原为离开时的画面。另一方面,当电脑进入「休眠」模式时,则会将记忆体中的工作状态储存在硬碟后再关闭电脑,因此当使用者重新启动电脑时,先前储存在硬碟的资料会重新载入到记忆体,因此先前电脑关闭时所有使用中的程式及文件均重新还原于显示器画面上,亦即还原至离开时的状态。目前有关电脑电源管理,依循电源管理规范,其中的先进配置和能源介面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Interface)计有下述S0至S5几种电源状态与模式。其中,S0系全功耗状态,即系统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另,S1(Standby)即指系统处于低电源供应状态,在Windows or BIOS中可设定显示讯号输出关闭、硬碟停止运转进入待命状态、电源灯号处于闪烁状态,此时动一动滑鼠、按键盘任一键均可唤醒电脑。而,S2(Power On Suspend)状态设定与S1相似。又,S3(Suspendto RAM)为一低延迟休眠状态,此状态中的记忆体资料,通常是藉由将系统RAM安排到一个低电力自动重新整理的模式,而其他系统装置则完全关闭电源,于重新开启后,电脑即将记忆体资料完整性确认后,立即复原至进入S3前的画面。此外,S4(Suspend to Disk)为一高延迟但极度低耗电的休眠状态,此状态中的记忆体资料乃是储存在硬碟中,并在系统恢复执行时快速回复,藉由直接从储存资料的硬碟中完整的将资料读到记忆体,无需执行额外的应用程式。最后,S5(Shutdown)即为关机状态。然而,随着于单一电脑装置上配置多种作业系统的应用逐渐增加,当电脑装置处于休眠状态时,请参阅图1,其是依据习知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脑装置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在此实施例中,此方法包含的步骤流程如下,在一第一作业系统的一休眠模式下结束休眠状态,并将一休眠前资料由一硬碟读入一主记忆体S11,其后,关闭第一作业系统,将主记忆体的一相关资料写回硬碟S12,接着,开启并执行一第二作业系统及其应用,并且于应用完毕后关闭第二作业系统S13,然后,重新开启并执行第一作业系统,并自硬碟将相关资料读入主记忆体,以恢复进入休眠模式前的状态S14。由此得知,习知技艺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是藉由使用者一一操控每一步骤流程将电脑装置于休眠状态下唤醒后再进行重新开机的程序方可进行多个作业系统的切换,如此,不仅于操作程序繁复而缺乏弹性,并且需耗费较多时间及资源。有鉴于习知技艺的各项问题,为了能够兼顾解决,本专利技术人基于多年从事韧体的研究开发与诸多实务经验,乃思及改良的意念,穷其个人专业知识,并且经多方研究设计与专题探讨,遂于本专利技术系提出一种休眠状态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以作为上述期望一实现方式与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揭露一种休眠状态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是用于一电脑装置,并且该电脑装置具有至少二种作业系统。此方法包含提供一讯号产生模组产生一讯号并传递至一讯号接收单元,且,藉由讯号接收单元是传递讯号至一处理单元以启动一第一作业系统进入一休眠模式,而休眠模式即将一第一作业系统休眠前状态自一主记忆体系储存至一辅助记忆体,接着,藉由处理单元读取一载入程式将一第二作业系统写入主记忆体,以启动第二作业系统。藉此方法于休眠状态进行多重作业系统切换,不仅可以节省电脑装置的系统资源,并且使用者不需耗费较多开机与等待时间。此外,更包含提供一传输协定以传递前述的讯号、一S4模式作为前述的休眠模式、一遥控器或一按键作为前述的讯号产生模组、一中央处理器作为处理单元、一随机存取记忆体作为主记忆体以及一硬碟作为辅助记忆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揭露一种切换装置,用于一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此切换装置包含一讯号产生模组及一电脑装置,其中,讯号产生模组是用以产生及传递一讯号至电脑装置,以执行该休眠状态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又,讯号产生模组可为一遥控器,亦可为设置于电脑装置上的一按键。同时,电脑装置更包含一讯号接收单元、一处理单元、一主记忆体、一辅助记忆体以及一显示单元,且处理单元是用以处理讯号接收单元接收的讯号,并执行一休眠模式以进行休眠状态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另外,主记忆体是写入欲执行的一第一作业系统或一第二作业系统,而辅助记忆体是用以储存第一作业系统及第二作业系统。藉此装置以具体实现休眠状态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习知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脑装置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电脑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图号说明S11~S14步骤流程; S21~S23步骤流程;31电脑装置; 32讯号接收单元;33处理单元; 34主记忆体;35辅助记忆体; 41、51讯号产生模组。具体实施例方式兹为使审查委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下文谨提供较佳的实施例及相关图式以为辅佐之用,并以详细的说明文字配合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的流程图。本方法是用于一电脑装置并具有至少二种作业系统于其内,且此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是由开始展开,透过提供一讯号产生模组产生一讯号并传递至一讯号接收单元S21,接着,藉由讯号接收单元传递讯号至一处理单元以启动一第一作业系统进入一休眠模式,此休眠模式是将一第一作业系统休眠前状态自一主记忆体储存至一辅助记忆体S22,然后,再藉由处理单元读取一载入程式将一第二作业系统写入主记忆体,以启动第二作业系统S23,最终,结束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经上述方法的步骤流程,以达成休眠状态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另外,并提供一传输协定以传递讯号、提供一S4模式作为休眠模式、提供一遥控器作为讯号产生模组、提供一按键作为讯号产生模组、提供一中央处理器作为处理单元、提供一随机存取记忆体作为主记忆体、及提供一硬碟作为辅助记忆体。请参阅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电脑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电脑装置31包含有一讯号接收单元32、一处理单元33、一主记忆体34及一辅助记忆体35,而,讯号接收单元32接由一讯号产生模组发出的一讯号,并藉由处理单元33处理此讯号,继之以执行一休眠模式是进行休眠状态的多重作业系统切换。再者,于进行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时,主记忆体34是将一第一作业系统写入其内,而在第一作业系统处于休眠模式时,则将一第二作业系统写入。另外,辅助记忆体35则存储有第一作业系统及第二作业系统,以供选择性写入主记忆体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系用于一电脑装置,并且该电脑装置具有至少二种作业系统,包含:提供一讯号产生模组产生一讯号并传递至一讯号接收单元;藉由该讯号接收单元是传递该讯号至一处理单元以启动一第一作业系统进入一休眠模式 ,该休眠模式是将一第一作业系统休眠前状态自一主记忆体系储存至一辅助记忆体;藉由该处理单元读取一载入程式将一第二作业系统写入该主记忆体,以启动该第二作业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系用于一电脑装置,并且该电脑装置具有至少二种作业系统,包含提供一讯号产生模组产生一讯号并传递至一讯号接收单元;藉由该讯号接收单元是传递该讯号至一处理单元以启动一第一作业系统进入一休眠模式,该休眠模式是将一第一作业系统休眠前状态自一主记忆体系储存至一辅助记忆体;藉由该处理单元读取一载入程式将一第二作业系统写入该主记忆体,以启动该第二作业系统。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其中更包含提供一传输协定以传递该讯号。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其中更包含提供一S4模式作为该休眠模式。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其中更包含提供一遥控器作为该讯号产生模组。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其中更包含提供一按键作为该讯号产生模组。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其中更包含提供一中央处理器作为该处理单元。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其中更包含提供一随机存取记忆体作为该主记忆体。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休眠状态下多重作业系统切换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朋王佩琳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