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DC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行业,其中部分应用平台要求相关电器设备需满足抗冲击、抗震功能,并且,符合重量较轻要求。术语解释:抗冲击:设备通过采用抗冲击防御措施,在受到外部瞬时冲击载荷作用时,保护电器设备系统避免造成的系统失灵和结构失效。抗震:设备通过采用抗震防御措施,在受到外部地震载荷作用时,保护电器设备系统避免造成的系统失灵和结构失效。抗冲击框架:抗冲击设备主要是在设备与基础(或基础框架、底座)之间安装隔振器,设备后上部安装连接装置,使其与后壁(或后部框架)连接。设备通过隔振器屏蔽或降低冲击。设备后上部连接装置保持设备的稳定。抗冲击设备主要通过隔振器使冲击加速度降低,隔振器储存冲击能量并缓慢释放给设备框架,机柜框架承受的冲击载荷较小。所以,机柜框架无需具有特别强的刚度即可满足抗冲击需求,机柜框架重量较轻。抗震框架:抗震设备一般在设备底部通过螺钉(或栓)或焊接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包括顶板框二(15)和底板框二(16),所述顶板框二(15)和所述底板框二(16)通过两个前立柱二(17)和两个后立柱二(21)固定连接,同侧的所述前立柱二(17)和后立柱二(21)之间通过侧横梁二(18)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立柱二(21)的上部之间通过后加强横梁(19)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框二(15)和所述后加强横梁(19)之间设置有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20),所述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20)与两个所述后立柱二(21)固定连接,所述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20)与后上部横置隔振器(31)连接,所述后上部横置隔振器(31)设置有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包括顶板框二(15)和底板框二(16),所述顶板框二(15)和所述底板框二(16)通过两个前立柱二(17)和两个后立柱二(21)固定连接,同侧的所述前立柱二(17)和后立柱二(21)之间通过侧横梁二(18)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立柱二(21)的上部之间通过后加强横梁(19)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框二(15)和所述后加强横梁(19)之间设置有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20),所述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20)与两个所述后立柱二(21)固定连接,所述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20)与后上部横置隔振器(31)连接,所述后上部横置隔振器(31)设置有固定件(33),所述底板框二(16)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下部纵置隔振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分为满足抗冲击、抗震箱的轻型框架结构,满足抗冲击、抗震柜的轻型框架结构,满足抗冲击、抗震台的轻型框架结构,满足抗冲击、抗震屏的轻型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框二(15)两个前角与两个所述前立柱二(17)的上端分别通过顶角加强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框二(15)的两个后角与两个所述后立柱二(21)的上端分别通过顶角加强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框二(16)的两个前角与两个所述前立柱二(17)的下端分别通过底角加强支架(26)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框二(16)的两个后角与两个所述后立柱二(21)的下端分别通过底角加强支架(2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对应的所述顶角加强支架(22)和所述底角加强支架(26)之间通过立柱加强件(24)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加强件(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英斌,刘永亮,谢逸钦,韩明强,刘兆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