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6566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2
一种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包括无线电头端、分布式单元与集中式单元。无线电头端适于与使用者装置及分布式单元进行信号传递,分布式单元执行基带处理操作并通过传输通道与无线电头端进行信号传递,集中式单元与分布式单元进行信号传递并另外连接至核心网络。分布式单元通过周期性地检测传输通道的状况而动态调整作为基准使用的临界时间,并在传输通道的时间延迟状况超过临界时间的时候通知集中式单元以由集中式单元判断是否转为使用另一条传输通道来连接到无线电头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第五代无线通信的
,特别涉及一种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
技术介绍
在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wirelesssystem)的架构中,每个无线电头端(RadioUnit)会与相对应的分散式单元(DistributedUnit)互相传递信号,而数个分散式单元则会由一个集中式单元(CentralUnit)来负责控制与协调。一般来说,介于分散式单元与集中式单元之间的前传网络(Fronthaul)的流量会在网络布建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完成,但是实际使用网络时所需要的流量状态却很可能与原本布建网络时的规划并不相同。因此,为了使网络能够正常进行运行,一个适当且有弹性的网络负载检测及调整的机制就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其通过周期性地检测传输通道的状况而动态地调整作为基准使用的临界时间,并在传输通道的时间延迟状况超过临界时间的时候判断是否以另一条传输通道来替换现有的传输通道。从一个角度来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此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包括一个无线电头端,一个分布式单元以及一个集中式单元。其中,无线电头端适于与使用者装置进行信号传递;分布式单元负责执行基带处理操作且适于经过一个原始传输通道与无线电头端进行信号传递;集中式单元连接至核心网络并适于与分布式单元进行信号传递。而且,分布式单元周期性地检测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对应的结果,并根据连续特定次数地检测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结果来决定原始传输通道的临界时间,以及以此临界时间及包含当次检测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结果在内的数据决定是否发出警示信号至集中式单元。同时,集中式单元根据警示信号启动判断机制以判断是否停止利用原始传输通道进行信号传递。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单元周期性地每间隔一段预设时间即检测原始传输通道一次,而集中式单元则提供设定信号至分布式单元以设定此预设时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单元在每一次检测原始传输通道中发出两个以上的检测封包、以每一个检测封包从发出至接收到回应的时间为单次延迟时间(Td)、以这些检测封包所对应的这些单次延迟时间的平均值为当次延迟平均时间(Td_avg)、以这些单次延迟时间中的最大值(Td_max)与最小值(Td_min)的差异为延迟变化时间(ΔTd),并以前述的最大值、最小值、当次延迟平均时间及延迟变化时间为此次检测原始传输通道所获得的对应的结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单元将第m次到第m+n次连续地检测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多个当次延迟平均时间分别加权后再相加而得到区段延迟平均时间(Td_wavg)、将获得的对应的多个延迟变化时间中的最大者设定为区段延迟变化时间,并且将区段延迟平均时间与区段延迟变化时间的相加结果设定为前述临界时间的最小设定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单元于临界时间的最小设定值及预设最大值之间所形成的时间范围内择一以作为前述的临界时间,并在由第m+1次到第m+n+1次检测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区段延迟平均时间大于根据第m次到第m+n次检测原始传输通道所得的结果而设定的临界时间的时候,发出警示信号至集中式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单元于上述的最小设定值及预设最大值之间所形成的时间范围内择一以作为临界时间,并在包含第m+n+1次或第m+n+1次之后检测原始传输通道所得的结果而产生的区段延迟平均时间大于根据第m次到第m+n次检测原始传输通道所得的结果而设定的临界时间的时候,发出警示信号至集中式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布式单元在区段延迟平均时间的变化幅度超过预设数值区间的时候将区段延迟平均时间传递至集中式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集中式单元在收到警示信号时就停止利用原始传输通道进行信号传递,并利用可与此集中式单元互相传递信号的一个额外分布式单元另外建立与原本的无线电头端互传信号的一个替代传输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集中式单元在收到区段延迟平均时间时会存储此区段延迟平均时间以作为是否建立替代传输通道及是否再度使用原始传输通道的考量因素之一。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会周期性地检测传输通道的延迟状况,并在延迟状况过于严重时根据所检测到的延迟状况来判断是否要更换所使用的传输通道,所以可以在传输通道出现严重问题之前就先发现这类状况并对传输通道的使用进行调整。更进一步的,判断延迟状况是否严重的基准可以是根据最近的连续几次的检测结果来进行调整,所以判断时所使用的基准可以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非常适合使用在传输状况时常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的运行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15:使用者装置20:核心网络100、102、104:无线电头端110、112:分布式单元120:集中式单元170、172、174、176:传输路径S200~S278: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施行步骤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10包括了无线电头端100、102与104、分布式单元110与112,以及集中式单元120。其中,无线电头端100与使用者装置15之间可通过无线信号而进行信号传递;分布式单元110经过传输路径170(一般称为前传网络,Fronthaul)与无线电头端进行信号传递;集中式单元120通过传输路径176而连接至核心网络20,并且在负责管理多个分布式单元的时候分别以不同的传输路径与对应的分布式单元进行信号传递,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就以传输路径172与分布式单元110进行信号传递并以传输路径174与分布式单元112进行信号传递。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单元110会周期性地检测传输通道170而获得对应的结果,并根据最近连续特定次数地检测传输通道170而获得的对应的结果来决定传输通道170的临界时间以及是否发出警示信号至集中式单元120。同时,集中式单元120会根据警示信号而启动判断机制以判断是否停止利用传输通道170进行信号传递。上述的无线电头端可利用无线信号来传递数据、具有射频处理的能力,且可以通过网络协定接口而与对应的分布式单元相连接。分布式单元110与112以及集中式单元120可以被设置在一组服务器里。分布式单元是新世代无线存取网络(NextGenerationRadioAccessNetwork,NG-RAN)中的一种逻辑单元,其可实现射频处理功能和诸如无线链接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媒体存取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及物理层(Physical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无线电头端,适于与至少一使用者装置进行信号传递;/n一分布式单元,负责执行基带处理,且该分布式单元适于经过一原始传输通道与该无线电头端进行信号传递;以及/n一集中式单元,连接至一核心网络并适于与该分布式单元进行信号传递,/n其中,该分布式单元周期性地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对应的结果、根据连续一特定次数地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结果决定该原始传输通道的一临界时间,以及以该临界时间及包含一当次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结果在内的数据决定是否发出一警示信号至该集中式单元;/n其中,该集中式单元根据该警示信号启动判断机制以判断是否停止利用该原始传输通道进行信号传递。/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2 TW 1081424331.一种第五代无线通信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无线电头端,适于与至少一使用者装置进行信号传递;
一分布式单元,负责执行基带处理,且该分布式单元适于经过一原始传输通道与该无线电头端进行信号传递;以及
一集中式单元,连接至一核心网络并适于与该分布式单元进行信号传递,
其中,该分布式单元周期性地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对应的结果、根据连续一特定次数地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结果决定该原始传输通道的一临界时间,以及以该临界时间及包含一当次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结果在内的数据决定是否发出一警示信号至该集中式单元;
其中,该集中式单元根据该警示信号启动判断机制以判断是否停止利用该原始传输通道进行信号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其中该分布式单元周期性地每间隔一预设时间即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一次,该集中式单元提供一设定信号至该分布式单元以设定该预设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其中该分布式单元在每一次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中发出两个以上的检测封包、以每一所述检测封包从发出至接收到回应的时间为一单次延迟时间Td、以所述检测封包所对应的所述单次延迟时间的平均值为一当次延迟平均时间Td_avg、以所述单次延迟时间中的一最大值Td_max与一最小值Td_min的差异为一延迟变化时间ΔTd,并以该最大值、该最小值、该当次延迟平均时间及该延迟变化时间为该当次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所获得的对应的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负载预调整系统,其中该分布式单元将第m次到第m+n次连续检测该原始传输通道而获得的对应的多个该当次延迟平均时间分别加权后再相加得到一区段延迟平均时间Td_wavg、将获得的对应的多个该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裕欣陈人豪段博文刘彦纬
申请(专利权)人: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