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协调AGC互补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风光新能源的发展极为迅速,并网风光电装机容量均持续快速增长,在一些区域电网中风光新能源所占比例已经较高,已经形成了类似丹麦、爱尔兰等国家的“高渗透率区域电网”。随着风光能源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更多新能源高渗透率区域电网。不同于传统电源(如火电、水电、核电),风光等新电源存在波动性、不完全可预测性、逆负荷发电等,给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方法带来了困难,主要包括:(1)风光新能源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面临的间歇性冲击大。受风资源、光照资源自然条件限制,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集中分布在三北及华东沿海地区,形成若干千万KW级基地,以大规模集中方式接入电网,对电网运行的冲击性大。(2)风光新能源远离负荷中心和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我国负荷中心分布在华东、东南地区,相距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达上千公里的距离。鉴于以上风光能源和负荷的分布特性,新能源发电资源的利用不可避免地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在选定区域的AGC控制系统建立多源能源协调互补虚拟控制区域,所述多源能源协调互补虚拟控制区域的控制边界为所有储能、抽蓄电站总交流联络线和新能源场站总送出联络线;/n在多源能源协调互补虚拟控制区域建立电化学储能控制对象、抽蓄电站控制对象以及包括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新能源场站控制对象;/n主站根据需要选择预设的协调互补控制策略协调互补控制电化学储能控制对象、抽蓄电站控制对象以及新能源场站控制对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在选定区域的AGC控制系统建立多源能源协调互补虚拟控制区域,所述多源能源协调互补虚拟控制区域的控制边界为所有储能、抽蓄电站总交流联络线和新能源场站总送出联络线;
在多源能源协调互补虚拟控制区域建立电化学储能控制对象、抽蓄电站控制对象以及包括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新能源场站控制对象;
主站根据需要选择预设的协调互补控制策略协调互补控制电化学储能控制对象、抽蓄电站控制对象以及新能源场站控制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互补控制策略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模式一:波动抑制模式,利用抽蓄和储能的快速调节能力来弥补风光新能源出力预测偏差,确保风光储抽整体出力平稳;
模式二:新能源优先消纳模式,利用抽蓄和储能的充放能力来弥补电网消纳新能源空间的不足,确保风光新能源全额消纳;
模式三:整体参与电网调频模式,将风光储抽整体参与电网频率控制,在满足电网频率调节的同时多消纳新能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一的工作流程为:将波动抑制分为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在第一时段内,根据预测的新能源功率,以及抽蓄当前出力和调节范围情况,确保在设定的长周期时段内抽蓄出力和风光出力是持续递增、递减或保持不变,形成第二时段出力计划曲线;判断风光出力的实际值和风光出力预测值之间的偏差是否超出储能调节能力,如是,则抽蓄以第二时段出力计划曲线为基准值,调节风光出力值与风光出力预测值之间偏差量;若否,则优先利用储能弥补风光预测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二的工作流程为:当电网调节备用满足要求时,风光自由发电,抽蓄和储能按照日前或日内优化得出的发电计划进行控制;当风光出力的实际值和风光出力的预测值之间的偏差导致电网调节备用不足时,优先利用储能充电配合风光,然后对抽蓄进行控制;当将抽蓄电厂投入后风光出力的实际值与风光处理的预测值的偏差没有超出储能调节能力,将储能由充电模式转放电模式;根据电网负荷变化和风光功率变化,按照重新优化的发电计划实施抽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储抽多源能源AGC协调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三的工作流程为:累加抽蓄和储能调节能力作为整体通用调频调节范围,通用调频调节范围加上新能源出力范围作为紧急调频调节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平,涂孟夫,滕贤亮,杜延菱,曹荣章,于昌海,李子衿,徐瑞,刘海涛,张小白,孙为民,刘俊伟,王冠楠,庞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