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10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6
钢材冷却设备具有第一及第二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具备:直线状的冷却管,钢材通过内部;冷却箱,形成于冷却管的外周的一部分;及喷射缝,使积存于冷却箱的冷却水从冷却管的内周的整体区域向钢材喷射,在冷却管形成有贯通壁厚方向的辊插入孔,在冷却管的外侧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辊的一部分通过辊插入孔而向冷却管内部突出配置,支承辊支承通过冷却管的内部的钢材的下部,第二冷却装置相对于第一冷却装置不具有支承辊及辊插入口。多台第一冷却装置和多台第二冷却装置沿着钢材的行进方向以在互相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串联配置,在相邻的第一冷却装置之间串联配置第二冷却装置,相邻的第一冷却装置的间隔被设定为冷却管直径的80倍以下的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材冷却设备
本技术涉及冷却棒钢、线材等长条的钢材的钢材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在具备制造棒钢、线材等长条的钢材的多个轧制机(粗轧机、中间轧机、精轧机)的热轧设备中,在规定的一对轧制机之间或精轧机的后段配置有冷却钢材的钢材冷却设备。钢材冷却设备通过将例如专利文献1的冷却装置沿着进行冷却的钢材的行进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串联配置多个而构成。专利文献1的冷却装置具备供钢材通过的直线状的冷却管和向冷却管的内部喷射冷却水的冷却水喷射嘴,冷却水喷射嘴具备形成于冷却管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冷却箱和使积存于冷却箱的冷却水从冷却管的内周的整体区域喷射的喷射缝。并且,当从钢材冷却设备的插入口插入后的钢材通过各冷却装置的冷却管内部时,由从各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喷射嘴喷射的冷却水连续地冷却钢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33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通过钢材冷却设备的各冷却装置的冷却管内部的钢材有时因钢材的自重而向下方挠曲,通过冷却管内部的下侧。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从冷却管的内周的整体区域经由喷射缝而喷射冷却水是为了遍及钢材的整周均匀地供给冷却水而避免产生钢材周向的冷却不均。但是,若钢材从冷却管的轴心偏离而通过下侧,则从喷射缝喷射的冷却水的冷却能力在钢材的周向上不均匀,可能会产生冷却不均。另外,若在冷却管内钢材因自重而下方向挠曲并与冷却管的下侧的内壁接触,则可能会对品质造成影响。于是,本技术着眼于上述以往例的未解决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消除冷却不均而高品质地冷却钢材的钢材冷却设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方案的钢材冷却设备冷却由热轧设备轧制后的棒钢、线材等长条的钢材,其中,具备:直线状的冷却管,钢材通过该冷却管的内部;冷却箱,形成于冷却管的外周的一部分;及喷射缝,使积存于冷却箱的冷却水从冷却管的内周的整体区域向钢材喷射,在冷却管形成有贯通壁厚方向的辊插入孔,在冷却管的外侧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辊的一部分通过辊插入孔而向冷却管的内部突出配置,支承辊支承通过冷却管的内部的钢材的下部。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钢材冷却设备,由于设置于冷却管的支承辊抑制钢材因自重而向冷却管的下侧移动,所以能够消除冷却不均而高品质地冷却钢材。附图说明图1是在本技术的热轧设备的精轧机的后段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钢材冷却设备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钢材的钢材冷却设备的图。图3是在图2所示的钢材冷却设备中使用的带辊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是在冷却管设置有支承辊的装置。图4是在图2所示的钢材冷却设备中使用的无辊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是在冷却管未设置支承辊的装置。图5是在本技术的热轧设备的粗轧机的后段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钢材冷却设备的概略结构图。图6是在本技术的热轧设备的中间轧机的后段具备第三实施方式的钢材冷却设备的概略结构图。标号说明1热轧设备2粗轧机3中间轧机4精轧机5钢材冷却设备6、6A、6B、6C带辊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7无辊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8a底板8b排水口8排水盘9第一水供给管9a、10a固定部10第二水供给管11冷却管11a进入口11b出口12冷却水喷射嘴13被悬吊部13a卡合孔14固定连结部15辊插入孔16轴承部17支承辊18旋转轴19环状箱20供给口21喷射缝D相邻的带辊冷却装置彼此的基准间隔L一对冷却装置彼此的间隙SM钢材Pd冷却管的内径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同一或类似的部分标注有同一或类似的标号。不过,应该留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厚度与平面尺寸的关系、各层的厚度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因此,具体的厚度、尺寸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另外,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另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对用于将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装置、方法进行例示,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并不将构成部件的材质、形状、构造、配置等确定为下述的内容。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能够在记载于权利要求书的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技术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如图1所示,对普通钢、合金钢、不锈钢等轧制材料RM进行热轧而制造例如截面圆形的长条的钢材SM的热轧设备1具备粗轧机2、中间轧机3及精轧机4和配置于精轧机4的后段的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钢材冷却设备5。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钢材冷却设备5中,如图2所示,沿着钢材SM的行进方向而多个冷却装置隔开规定的间隔串联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串联配置有13个冷却装置,13个冷却装置由后述的2个种类的第一冷却装置6及第二冷却装置7构成。并且,钢材冷却设备5具备以包围13台冷却装置(多个第一冷却装置6及第二冷却装置7)的下侧的方式在钢材SM的行进方向上延伸且底板8a朝向排水口8b向下倾斜而形成的檐沟形状的排水盘8和在排水盘8的内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连接于13台冷却装置的第一及第二水供给管9、10。图3具体示出沿着钢材SM的行进方向串联配置的多个冷却装置中的第一冷却装置6。第一冷却装置6由铸铁或铸钢形成,具备冷却管11和冷却水喷射嘴12。冷却管11是呈直线状延伸的圆筒构件,将设为随着朝向端部而扩径的扩径形状的一端开口部11a设为钢材SM的进入口(以下,记为进入口11a),将另一端开口部11b设为钢材SM的出口(以下,记为出口11b)。在此,通过冷却管11内部的钢材SM的直径Md被设定为冷却管11的内径Pd的30%以下。在冷却管11的上部外周向上方突出形成有形成了能够供悬吊件的挂钩卡合的卡合孔13a的被悬吊部13。在冷却管11的下部外周形成有通过螺栓结合而固定于从第一水供给管9(或第二水供给管10)的上部外周立起的固定部9a(10a)的固定连结部14。在冷却管11的下部形成有在壁厚方向上贯通的辊插入孔15,在辊插入孔15的周围的冷却管11的下部外周形成有轴承部16。并且,支承辊17的一部分从冷却管11的外部插入于辊插入孔15。支承辊17同轴固定于旋转轴18,旋转轴18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设置于轴承部16的轴承(未图示)。旋转轴18在比冷却管11的轴线P靠下方处水平配置,且在从上方观察时轴线P和旋转轴18正交。支承辊17是陶瓷制辊,与钢材SM接触的辊表面是沿着旋转轴18的轴向形成有比钢材SM的直径大的曲率半径的凹曲面的形状或是形成有以大致120°的角度沿着轴向呈V字状张开的面的形状。冷却水喷射嘴12具备包围冷却管11的出口11b侧的外周而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材冷却设备,冷却由热轧设备轧制后的长条的钢材,其特征在于,/n具有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n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具备:/n直线状的冷却管,所述钢材通过该冷却管的内部;/n冷却箱,形成于所述冷却管的外周的一部分;及/n喷射缝,使积存于所述冷却箱的冷却水从所述冷却管的内周的整体区域向所述钢材喷射,/n在所述冷却管形成有贯通壁厚方向的辊插入孔,/n在所述冷却管的外侧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辊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辊插入孔而向所述冷却管的内部突出配置,所述支承辊支承通过所述冷却管的内部的所述钢材的下部,/n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不具有所述支承辊及所述辊插入孔,/n多台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和多台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沿着所述钢材的行进方向以在互相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串联配置,/n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之间串联配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相邻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间隔被设定为所述冷却管的直径的80倍以下的值。/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PCT/JP2019/0258771.一种钢材冷却设备,冷却由热轧设备轧制后的长条的钢材,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
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具备:
直线状的冷却管,所述钢材通过该冷却管的内部;
冷却箱,形成于所述冷却管的外周的一部分;及
喷射缝,使积存于所述冷却箱的冷却水从所述冷却管的内周的整体区域向所述钢材喷射,
在所述冷却管形成有贯通壁厚方向的辊插入孔,
在所述冷却管的外侧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辊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辊插入孔而向所述冷却管的内部突出配置,所述支承辊支承通过所述冷却管的内部的所述钢材的下部,
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不具有所述支承辊及所述辊插入孔,
多台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和多台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沿着所述钢材的行进方向以在互相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串联配置,
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之间串联配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相邻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间隔被设定为所述冷却管的直径的80倍以下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中的1个以上的冷却装置具有束缚辊,该束缚辊束缚所述冷却管内的所述钢材向与行进方向正交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
所述束缚辊的一部分通过束缚辊插入孔而向所述冷却管的内部突出配置,所述束缚辊插入孔贯通壁厚方向而形成于所述冷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材的直径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启次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