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目前海绵城市的评价方法并不完善,很难保证海绵城市的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水环境的完整,因此,设计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PSIR框架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有水生态维度、水环境维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构建PSIR框架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有水生态维度、水环境维度、水资源维度和水安全维度;/nS2对PSIR框架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与优化,将指标内容按照类型耦合框架;/nS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nS31将每个层次个元素相对于上一对应层的重要性两两对比,做出相应的判断;/nS32构建对应目标层综合协调性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系统的准则层判断矩阵,求得该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值;/nS4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参考值,通过现状值/参考值得到评价指标标准化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PSIR框架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有水生态维度、水环境维度、水资源维度和水安全维度;
S2对PSIR框架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与优化,将指标内容按照类型耦合框架;
S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S31将每个层次个元素相对于上一对应层的重要性两两对比,做出相应的判断;
S32构建对应目标层综合协调性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系统的准则层判断矩阵,求得该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值;
S4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参考值,通过现状值/参考值得到评价指标标准化评价值;
S5将标准化评价值带入到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中,可得具体评价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水生态维度、水环境维度、水资源维度和水安全维度内容与PSIR框架进行阵列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在PSIR框架的指标体系中,将环境造成的污染作为压力,环境的现状作为状态,城市的社会状况作为影响,城市的措施作为相应,按照此矩阵耦合,指标优化。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峰,沈永明,张远,蔡宴朋,谭倩,梁赛,解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