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07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包括塑形镜底座和存放腔,存放腔对称安装在塑形镜底座的表面,所述存放腔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塑形镜固定盒,所述存放腔的顶端旋合连接有旋合盖,所述旋合盖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塑形镜固定盒贴合,所述塑形镜固定盒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一齿轮,在塑形镜底座的内部安装第一吃了、第二齿轮、旋钮、转动两岸、第三齿轮、固定杆和塑形镜固定盒,方便对塑形镜进行清洗,避免手洗对塑形镜造成损伤,同时本产品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并且通过塑形镜固定盒和固定杆,方便对塑形镜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
本技术属于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角膜塑形镜采用透气性硬质角膜接触镜材料,即通常所说的RGP材料制作的眼镜片,RGP是英文RigidGasPermeable的缩写,即“透气性硬质材料”。它是在不透气的硬质材料PMM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市场上经常会见到的“OK镜”实际上就是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在佩戴过程中,油脂、蛋白、角膜上皮代谢细胞等物质容易粘附在镜片反转弧内,因此在佩戴前后需要对角膜塑形镜进行清洗护理,在现有的技术中,清洗装置大多体积过大,不方便携带,外出出差或工作中大多还是需要使用者进行手工清洗,非常的麻烦,同时由于清洗设备空间较大,又不能对角膜塑形镜进行固定,从而导致角膜塑形镜在会清洗过程中不断滑动,导致降低了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具有方便携带,方便角膜塑形镜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提高清洗效率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包括塑形镜底座和存放腔,存放腔对称安装在塑形镜底座的表面,所述存放腔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塑形镜固定盒,所述存放腔的顶端旋合连接有旋合盖,所述旋合盖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塑形镜固定盒贴合,所述塑形镜固定盒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塑形镜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塑形镜底座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杆,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套接有另一个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放腔上开设有螺纹轴,所述存放腔通过螺纹轴与旋合盖旋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放腔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阻隔橡胶垫,所述阻隔橡胶垫为工字型结构,所述阻隔橡胶垫为橡胶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表面和塑形镜固定盒的内部均贴合有清洁棉,所述塑形镜固定盒与固定杆的底端均为半圆弧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齿轮为伞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放腔的内部储存有清洗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塑形镜底座的内部安装第一吃了、第二齿轮、旋钮、转动两岸、第三齿轮、固定杆和塑形镜固定盒,方便对塑形镜进行清洗,避免手洗对塑形镜造成损伤,同时本产品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并且通过塑形镜固定盒和固定杆,方便对塑形镜进行固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存放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塑形镜固定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阻隔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形镜底座;2、旋合盖;3、存放腔;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螺纹轴;7、旋钮;8、转动连杆;9、第三齿轮;10、阻隔橡胶垫;11、固定杆;12、清洁棉;13、塑形镜固定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包括塑形镜底座1和存放腔3,存放腔3对称安装在塑形镜底座1的表面,存放腔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存放腔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塑形镜固定盒13,存放腔3的顶端旋合连接有旋合盖2,旋合盖2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的底端与塑形镜固定盒13贴合,塑形镜固定盒13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一齿轮4,塑形镜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与两个第一齿轮4啮合,第二齿轮5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三齿轮9,塑形镜底座1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杆8,转动连杆8的一端套接有另一个第三齿轮9,两个第三齿轮9啮合,转动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7。具体的,存放腔3上开设有螺纹轴6,存放腔3通过螺纹轴6与旋合盖2旋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存放腔3上开设有螺纹轴6,方便存放腔3与旋合盖2的连接,同时,方便固定杆11与塑形镜固定盒13贴合,使塑形镜固定。具体的,存放腔3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阻隔橡胶垫10,阻隔橡胶垫10为工字型结构,阻隔橡胶垫10为橡胶材质。本实施例中,阻隔橡胶垫10为工字型结构,放置存放腔3内的清洗液从连接处流出。具体的,固定杆11的底端表面和塑形镜固定盒13的内部均贴合有清洁棉12,塑形镜固定盒13与固定杆11的底端均为半圆弧型结构。本实施例中,塑形镜固定盒13与固定杆11的底端均为半圆弧型结构,与塑形镜的形状相同,方便对塑形镜进行固定。具体的,第三齿轮9为伞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三齿轮9为伞状结构,方便两个第三齿轮9进行啮合传动,方便塑形镜固定盒13的转动。具体的,存放腔3的内部储存有清洗液。本实施例中,存放腔3的内部储存有清洗液,方便对塑形镜进行保护,同时方便塑形镜进行清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将清洗液倒入存放腔3的内部,将塑形镜放入塑形镜固定盒13的内部,将旋合盖2与存放腔3通过螺纹轴6旋合,使固定杆11与塑形镜固定盒13贴合,将塑形镜固定,转动旋钮7,带动转动连杆8转动,在第三齿轮9的作用下,第二齿轮5转动,使两个第一齿轮4随之转动,带动塑形镜固定盒13转动,使清洁棉12对塑形镜的表面进行清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包括塑形镜底座(1)和存放腔(3),存放腔(3)对称安装在塑形镜底座(1)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存放腔(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塑形镜固定盒(13),所述存放腔(3)的顶端旋合连接有旋合盖(2),所述旋合盖(2)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底端与塑形镜固定盒(13)贴合,所述塑形镜固定盒(13)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塑形镜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与两个第一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三齿轮(9),所述塑形镜底座(1)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杆(8),所述转动连杆(8)的一端套接有另一个第三齿轮(9),两个所述第三齿轮(9)啮合,所述转动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装置,包括塑形镜底座(1)和存放腔(3),存放腔(3)对称安装在塑形镜底座(1)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腔(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存放腔(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塑形镜固定盒(13),所述存放腔(3)的顶端旋合连接有旋合盖(2),所述旋合盖(2)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底端与塑形镜固定盒(13)贴合,所述塑形镜固定盒(13)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塑形镜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与两个第一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三齿轮(9),所述塑形镜底座(1)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杆(8),所述转动连杆(8)的一端套接有另一个第三齿轮(9),两个所述第三齿轮(9)啮合,所述转动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有旋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