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炭余料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96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炭余料分离装置,属于焦炭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支架、防护网格、伺服电机、活动转轴和装置主体,装置支架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格,装置支架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装置支架中部表面贯穿设置有活动转轴,且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链条与活动转轴相连接,活动转轴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装置主体还包括装置凹槽、限位弹簧、分离板、装置开孔、限位凸起、橡胶波纹层、伺服电机二和旋转齿轮,装置主体顶部表面嵌套设置有装置凹槽。之间间隔有间隙的装置主体保证焦炭在落下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提高筛选的效率,以及能够震碎粘连在一起的焦炭,而防护网格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焦炭落到装置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炭余料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焦炭加工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余料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焦炭是固体燃料的一种,由煤在约1000℃的高温条件下经干馏而获得,主要成分为固定碳,其次为灰分,所含挥发分和硫分均甚少,呈银灰色,具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按用途不同,有冶金焦炭、铸造用焦和化工用焦三大类,按尺寸大小,又有块焦、碎焦和焦屑等之分,主要用于冶炼钢铁或其他金属,亦可用作制造水煤气、气化和化学工业等的原料,而焦炭在堆底部的焦炭就是焦炭余料,而焦炭余料的大小参差不齐,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需要将不同大小的焦炭分离,从而达到使用的目的,而现有的焦炭余料分离设备在处理焦炭余料时普遍存在效率低下以及存在焦炭粘连无法分离的情况,从而导致了焦炭分离后的大小存在差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焦炭余料分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焦炭余料分离装置,包括装置支架、防护网格、伺服电机、活动转轴和装置主体,所述装置支架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格,所述装置支架一侧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炭余料分离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防护网格(101)、伺服电机(102)、活动转轴(2)和装置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1)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格(101),所述装置支架(1)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2),所述装置支架(1)中部表面贯穿设置有活动转轴(2),且伺服电机(102)通过传动链条与活动转轴(2)相连接,所述活动转轴(2)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3);/n装置主体(3)还包括装置凹槽(301)、限位弹簧(302)、分离板(303)、装置开孔(3031)、限位凸起(3032)、橡胶波纹层(304)、伺服电机二(305)和旋转齿轮(3051),所述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炭余料分离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防护网格(101)、伺服电机(102)、活动转轴(2)和装置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1)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格(101),所述装置支架(1)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2),所述装置支架(1)中部表面贯穿设置有活动转轴(2),且伺服电机(102)通过传动链条与活动转轴(2)相连接,所述活动转轴(2)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3);
装置主体(3)还包括装置凹槽(301)、限位弹簧(302)、分离板(303)、装置开孔(3031)、限位凸起(3032)、橡胶波纹层(304)、伺服电机二(305)和旋转齿轮(3051),所述装置主体(3)顶部表面嵌套设置有装置凹槽(301),所述装置凹槽(301)内侧四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02),所述限位弹簧(30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离板(303),所述分离板(303)表面开孔设置有装置开孔(3031),所述分离板(303)底部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3032),所述装置凹槽(301)内侧四周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波纹层(304),且橡胶波纹层(304)一侧末端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龙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