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72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1
一种光纤光缆,包括保护壳和多个交叉光缆,保护壳用于支撑固定多个交叉光缆,每个交叉光缆包括支撑件、多个第一光缆单元和多个第二光缆单元,支撑件分别与第一光缆单元和第二光缆单元连接,每个第一光缆单元内设多个光纤单元,每个光缆单元能够延伸至支撑件内,光纤单元且在支撑件内按序分配后伸入第二光缆单元,每个第一光缆单元和每个第二光缆单元背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接头。该光纤光缆中,通过光纤单元的两端直接连接对应的光模块,通讯连接损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光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光缆。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一般包括多个交换机,通常设置机箱、跳线和光纤单元连接线实现通讯连接;机箱内外分别设有与跳线和光纤单元连接线适配的面板,面板上分别设置多个用于输入、输出的端口;多个光纤单元连接线封装在机箱内,每个连接线包括多个接头,多个接头分别与机箱内面板上端口连接,使多个光纤单元连接线内的子连接线分配连接机箱外的面板上不同的端口,再利用跳线的两端设置接头以分别与光模块和机箱外面板上的端口连接,且通过光模块实现光电转换,实现交换机的通讯连接。两台交换机的通讯连接需要跳线、光纤单元连接线两次转接,其中需要接头数量多、且需要设置机箱、端口、面板等零件,这导致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损耗小的光纤光缆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光纤光缆,包括保护壳和多个交叉光缆,所述保护壳用于支撑固定多个所述交叉光缆,每个所述交叉光缆包括支撑件、多个第一光缆单元和多个第二光缆单元,所述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内设多个光纤单元,每个所述光缆单元能够延伸至所述支撑件内,所述光纤单元且在所述支撑件内按序分配后伸入所述第二光缆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每个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接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外壳和多个连接件,所述第一光缆单元的端部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光缆单元的端部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两个定位件,所述壳体设有空腔,两个所述定位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所述定位件的周壁开设多个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用于收容并定位一个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侧壁相向设置卡持部,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卡持部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持部卡持于所述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座体上且在内部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座体和/或所述盖体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收容所述定位件,且所述定位槽的两端抵接于所述定位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还开设连通所述容置槽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定位所述第一光缆单元或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接件和套环,所述第一光缆单元或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设于所述卡接件外,且所述套环设于所述第一光缆单元或所述第二光缆单元外,并使所述第一光缆单元或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贴合于所述卡接件。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包括支座和外罩,所述支座的周壁沿轴向开设多个贯通的定位孔,所述支撑件收容定位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外罩包覆于所述支座外,并能够压持多个所述支撑件于所述支座上。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和/或所述支撑件为软质材料制成的套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包括座体和两个保护机构,所述座体设有多个通孔,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收容定位于一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保护机构分置于所述座体的两侧,且用于提供所述交叉光缆在所述座体的两侧过渡的支撑力。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转接件、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转接件对应每个所述交叉光缆开设一个过孔,所述内护套包覆于每个所述交叉光缆的多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或多个所述第二光缆单元外,且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外护套包覆于多个所述内护套外,且与所述转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还包括机箱,所述座体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光纤光缆中,通过将所述第一光缆单元的多个所述光纤单元在所述支撑件内重新排配,并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二光缆单元内,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所述第二光缆单元分别设置接头,从而使每个所述光纤单元的两端直接连接对应的光模块,进而通过光模块实现光电转换,实现交换机之间的通讯连接,中间无需转接,通讯连接损耗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光缆在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光纤光缆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光纤光缆中交叉光缆当盖体打开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交叉光缆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光纤光缆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光纤光缆去除机箱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光纤光缆200交叉光缆100支撑件10外壳11空腔1101壳体111座体1111盖体1113定位槽1115定位件113容置槽1131卡持部1133收容槽1135连接件13卡接件131卡槽1311套环133第一光缆单元20光纤单元21第一护套23第二护套25第二光缆单元30保护壳201支座2011定位孔2013保护套203光纤光缆300保护壳301座体302通孔3021保护机构303转接件3031过孔3033内护套3035外护套3037机箱305光模块400端口4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种光纤光缆,包括保护壳和多个交叉光缆,所述保护壳用于支撑固定多个所述交叉光缆,每个所述交叉光缆包括支撑件、多个第一光缆单元和多个第二光缆单元,所述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内设多个光纤单元,每个所述光缆单元能够延伸至所述支撑件内,所述光纤单元且在所述支撑件内按序分配后伸入所述第二光缆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每个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接头。所述光纤光缆中,通过将所述第一光缆单元的多个所述光纤单元在所述支撑件内重新排配,并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二光缆单元内,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所述第二光缆单元分别设置接头,从而使每个光纤单元的两端直接连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和多个交叉光缆,所述保护壳用于支撑固定多个所述交叉光缆,每个所述交叉光缆包括支撑件、多个第一光缆单元和多个第二光缆单元,所述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内设多个光纤单元,每个所述光缆单元能够延伸至所述支撑件内,所述光纤单元且在所述支撑件内按序分配后伸入所述第二光缆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每个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和多个交叉光缆,所述保护壳用于支撑固定多个所述交叉光缆,每个所述交叉光缆包括支撑件、多个第一光缆单元和多个第二光缆单元,所述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内设多个光纤单元,每个所述光缆单元能够延伸至所述支撑件内,所述光纤单元且在所述支撑件内按序分配后伸入所述第二光缆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光缆单元和每个所述第二光缆单元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外壳和多个连接件,所述第一光缆单元的端部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光缆单元的端部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两个定位件,所述壳体设有空腔,两个所述定位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所述定位件的周壁开设多个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用于收容并定位一个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侧壁相向设置卡持部,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卡持部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持部卡持于所述卡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座体上且在内部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座体和/或所述盖体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收容所述定位件,且所述定位槽的两端抵接于所述定位件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开设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志明李冬冬李跃
申请(专利权)人: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