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66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用于中低压线路下游停上电检测分析;能够实现低成本且有效的非接触式停上电事件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步骤:(1)采样导线的电流I和电压V;(2)根据采样的电流I和电压V以及三个连续的时段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线停上电监测技术,具体用于精确判断中低压线路停上电事件。
技术介绍
电网运行从网架结构与电压等级上可大致分为:主网与配网,其中配网又大致分为中压配电网(10kV)与低压配电网(380V)。较主网而言,中压配电网设备量较大、设备运行环境分散、运行环境恶劣,带来配网自动化基础建设成本巨大,覆盖面不够,通信、系统运维成本难以承受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配网调度系统的建设与推广;而对于低压配电网来说,由于其结构越来越复杂、设备众多、自动化水平低等原因,更是管理的盲区,因为缺乏低压监控手段,无法及时感知低压台区停电,延长了故障恢复的时间,影响了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当前市场上并无专门针对对中压配网线路停上电检测的设备,目前最新版本的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内置电容式电压传感器,理论上可以通过检测相电场强度的数值大小判断被测导线是否带电,但相关技术标准并未对此做强行技术要求;而对低压线路(例如台区低压侧)停上电检测常见的技术手段则是在台区低压侧安装配变终端,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台区低压侧停上电信号上传至后台主站。以上方式都存在较大的缺陷,直接通过检测相电场强度的数值大小判断被测导线是否带电这种方式极易受到临近杂散电场干扰,无法设置定值,另外,电容式电压传感器对环境温湿度变化也极为敏感,单纯依靠检测相电场强度的数值大小判断被测导线是否带电这种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几乎不可行;另一方面,在台区低压侧安装配变终端等类似的检测装置属于侵入式装置,一是安装不便,需要停电安装,二是投资成本较大,难以大面积安装。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能够克服上述不足。第一,可以实现极高的停上电检查准确率,第二是可以实现较低的成本,适于大面积安装投运,第三是非接触式安装,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用于中低压线路(包括支线、台区低压侧)下游停上电检测分析;能够实现低成本且有效的非接触式停上电事件检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采样导线的电流I和电压V;(2)根据采样的电流I和电压V以及三个连续的时段T0、T1、T2,得到T0时段导线的状态S;所述状态S为有电状态或者为无电状态;(3)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根据计算得到的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判断是否同时发生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流大幅降低并且导线为有电状态的情况,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失压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无电状态,所述导线失压事件为停电事件;根据计算得到的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判断是否同时发生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流大幅升高并且导线为无电状态的情况,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恢复供电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有电状态,所述导线恢复供电事件为上电事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步骤(3)中,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根据采样的电压值V,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每周期t电压的均方根值V_rms:其中,V为电压采样值,N为每周期t采样值的数目,所述周期t为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变化所用时间;根据计算得到的每周期t电压的均方根值V_rms、,按下式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其中,M为T1或T2时段内的周期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步骤(3)中,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流I_T1、I_T2:根据采样的电流值I,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每周期t电流的均方根值I_rms:其中,I为电流采样值,N为每周期t采样值的数目,所述周期t为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变化所用时间;根据计算得到的每周期t电流的均方根值I_rms,按下式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流I_T1、I_T2:其中,M为T1或T2时段内的周期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步骤(3)为根据计算得到的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判断是否同时发生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流大幅降低并且导线为有电状态的情况,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失压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无电状态,判断是否满足:导线的状态S为有电状态,并且{(V_T1-V_T2)>0并且(V_T1-V_T2)/V_T1×100%>第一阈值}并且{(I_T1-I_T2)>0并且(I_T1-I_T2)/I_T1×100%>第二阈值}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失压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无电状态;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0%~50%;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0%~7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步骤(3)为根据计算得到的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判断是否同时发生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流大幅升高并且导线为无电状态的情况,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恢复供电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有电状态,判断是否满足:导线的状态S为无电状态,并且{(V_T1-V_T2)<0并且(V_T2-V_T1)/V_T2×100%>第一阈值}并且{(I_T1-I_T2)<0并且(I_T2-I_T1)/I_T2×100%>第二阈值}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恢复供电事件(上电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有电状态;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0%~50%;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0%~7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含用于采样导线电压和电流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安装在中低压线路上;所述监测组件内置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将导线停上电信号上传至后台主站;所述监测组件内置电容式电压传感器,实时检测线路电场强度变化情况,监测组件内置电流传感器,实时检测线路负荷电流。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1)检测准确率高:本专利技术通过同时对比电压电流的短时变化进行停上电事件判断,实践中检测准确率极高,适应面也非常广;(2)安装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可采用非接触式安装方式,可带电安装,安装方便快捷;(3)高性价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成本低、见效快,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停电事件判断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电事件判断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1)采样导线的电流I和电压V;/n(2)根据采样的电流I和电压V以及三个连续的时段T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采样导线的电流I和电压V;
(2)根据采样的电流I和电压V以及三个连续的时段T0、T1、T2,得到T0时段导线的状态S;所述状态S为有电状态或者为无电状态;
(3)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根据计算得到的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判断是否同时发生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流大幅降低并且导线为有电状态的情况,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失压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无电状态,所述导线失压事件为停电事件;
根据计算得到的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和平均电流I_T1、I_T2,判断是否同时发生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流大幅升高并且导线为无电状态的情况,如果是,则判断发生导线恢复供电事件,并置导线的状态S为有电状态,所述导线恢复供电事件为上电事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
根据采样的电压值V,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每周期t电压的均方根值V_rms:



其中,V为电压采样值,N为每周期t采样值的数目,所述周期t为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变化所用时间;
根据计算得到的每周期t电压的均方根值V_rms、,按下式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压V_T1、V_T2:






其中,M为T1或T2时段内的周期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停上电事件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流I_T1、I_T2:
根据采样的电流值I,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每周期t电流的均方根值I_rms:



其中,I为电流采样值,N为每周期t采样值的数目,所述周期t为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变化所用时间;
根据计算得到的每周期t电流的均方根值I_rms,按下式计算得到T1、T2两个连续时段对应的平均电流I_T1、I_T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园王福华胡江菅东祥伏睿齐新杰李宁陈建华侯泽东阿里亚古丽·艾尼瓦尔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吐鲁番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