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66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该配网电力故障研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通用信息模型分析得到电网设备拓扑模型,并获取故障点的供电变压器信息,包括变压器名称和变压器唯一编码;步骤二: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根据检测的配电网信号,研判出不同的故障点;步骤三:根据拓扑模型分析出故障,进行故障时跳闸点和故障区间的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方法正确有效,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全类型决策、全信息监测、全在线管控、全流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网故障的处理效率和管控力度,深化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用,全面提升了配电网运行及故障处置的安全、高效、规范管理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配电网故障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优化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专家系统的方法。专家系统在输电网故障诊断中的典型应用是基于产生规则的系统。虽然目前专家系统应用的较为成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缺陷:电力系统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想获得完备的知识库比较困难;在有大量故障信息的情况下,专家系统在推理时要搜索匹配知识库里一定的规则集后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在推理时速度很慢;当电力系统结构和保护配置改变时,知识库的维护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全类型决策、全信息监测、全在线管控、全流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网故障的处理效率和管控力度,深化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用,全面提升了配电网运行及故障处置的安全、高效、规范管理水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该配网电力故障研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通用信息模型分析得到电网设备拓扑模型,并获取故障点的供电变压器信息,包括变压器名称和变压器唯一编码;步骤二: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根据检测的配电网信号,研判出不同的故障点;步骤三:根据拓扑模型分析出故障,进行故障时跳闸点和故障区间的定位,获取当前停电的范围,并根据故障区间分析实时供电拓扑,包括停电设备名称、设备唯一编码等信息;步骤四:分析通用信息拓扑模型,获取报修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同组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临组用户的表计、报修用户供电变压器的表计;步骤五: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故障抢修环节进行现场工作内容的记录并可选择具体的安措信息,根据隔离及转供辅助决策方案智能生成送电指令票;步骤六:在整个故障处理结束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针对本次故障生成完整的事后分析报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设计的故障包括短路故障、失地故障、线路重过载、母线失压。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报修用户的表计带电或者报修用户的表计不带电,但与同组用户的表计带电。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报修用户和与报修用户同组用户的表计均不带电但与报修用户临组用户的表计带电。进一步的,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支撑故障处理全过程的日志记录,支持记录增删改,并与GOMS系统建立交互通道,支撑故障记录同步至GOMS系统的故障处理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所述事后分析报告包括故障简报、故障处理耗时、研判评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经历建立专家知识库;诊断快速有效;通用性强,灵活多样,当电力系统结构和保护配置改变时,能够快适应新的电网设备拓扑结构模型。另外,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所述方法正确有效,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全类型决策、全信息监测、全在线管控、全流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网故障的处理效率和管控力度,深化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用,全面提升了配电网运行及故障处置的安全、高效、规范管理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包括该配网电力故障研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通用信息模型分析得到电网设备拓扑模型,并获取故障点的供电变压器信息,包括变压器名称和变压器唯一编码;步骤二: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根据检测的配电网信号,研判出不同的故障点;步骤三:根据拓扑模型分析出故障,进行故障时跳闸点和故障区间的定位,获取当前停电的范围,并根据故障区间分析实时供电拓扑,包括停电设备名称、设备唯一编码等信息;步骤四:分析通用信息拓扑模型,获取报修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同组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临组用户的表计、报修用户供电变压器的表计;步骤五: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故障抢修环节进行现场工作内容的记录并可选择具体的安措信息,根据隔离及转供辅助决策方案智能生成送电指令票;步骤六:在整个故障处理结束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针对本次故障生成完整的事后分析报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设计的故障包括短路故障、失地故障、线路重过载、母线失压。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报修用户的表计带电或者报修用户的表计不带电,但与同组用户的表计带电。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报修用户和与报修用户同组用户的表计均不带电但与报修用户临组用户的表计带电。进一步的,所述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支撑故障处理全过程的日志记录,支持记录增删改,并与GOMS系统建立交互通道,支撑故障记录同步至GOMS系统的故障处理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所述事后分析报告包括故障简报、故障处理耗时、研判评价。具体实施时,通过调度员故障处置逻辑实现故障处置界面引导化场景设计,实现故障处置全流程,提升对故障的管控力度和水平,配电网故障全覆盖,提升对故障的感知能力。故障处置全过程图形化,实现故障信息、故障点设置、隔离转电方案、失地试拉、安措执行等操作图形化。与配网调度故障处置环节逐一对应的流程化,流程化的故障处置过程,提升故障处置效率。打通系统间壁垒,实现多元信息融合与GOMS、SG186接口实现故障信息及时发布、故障通知的功能,智能化辅助决策方案分析计算,降低调度工作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处置全研判方法,该方法在DMS系统建立一套横向覆盖配电网全部故障类型,涵盖配网常见的短路故障、断相故障、母线失压、失地故障、线路重过载等故障,贴切配网故障处理业务,纵向贯通故障感知、故障分析、隔离转电、故障抢修、送电操作、结束等过程的全研判故障处理闭环管理流程;DMS系统接收各类故障的告警信息后,有效性分析识别故障信号后进行主动的故障研判感知,综合分析出研判结果,便于指挥现场查找隔离、转供等操作。对于失地故障,可通过多种试拉方案进行失地点确定。对于断相故障,可结合线路上下游的配变三相电压量测按相别进行断相点定位。对于母线失压造成的大面积停电,系统根据系统运行方式及终端可控情况,综合考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网电力故障研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通过通用信息模型分析得到电网设备拓扑模型,并获取故障点的供电变压器信息,包括变压器名称和变压器唯一编码;/n步骤二: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根据检测的配电网信号,研判出不同的故障点;/n步骤三:根据拓扑模型分析出故障,进行故障时跳闸点和故障区间的定位,获取当前停电的范围,并根据故障区间分析实时供电拓扑,包括停电设备名称、设备唯一编码等信息;/n步骤四:分析通用信息拓扑模型,获取报修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同组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临组用户的表计、报修用户供电变压器的表计;/n步骤五: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故障抢修环节进行现场工作内容的记录并可选择具体的安措信息,根据隔离及转供辅助决策方案智能生成送电指令票;/n步骤六:在整个故障处理结束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针对本次故障生成完整的事后分析报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电力故障的研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网电力故障研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通用信息模型分析得到电网设备拓扑模型,并获取故障点的供电变压器信息,包括变压器名称和变压器唯一编码;
步骤二: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根据检测的配电网信号,研判出不同的故障点;
步骤三:根据拓扑模型分析出故障,进行故障时跳闸点和故障区间的定位,获取当前停电的范围,并根据故障区间分析实时供电拓扑,包括停电设备名称、设备唯一编码等信息;
步骤四:分析通用信息拓扑模型,获取报修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同组用户的表计、与报修用户临组用户的表计、报修用户供电变压器的表计;
步骤五: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故障抢修环节进行现场工作内容的记录并可选择具体的安措信息,根据隔离及转供辅助决策方案智能生成送电指令票;
步骤六:在整个故障处理结束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针对本次故障生成完整的事后分析报告。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雨辰陈晓红杨孝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