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548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和负压污水储存装置;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污水汇流管线,污水汇流管线将从用户端排出的污水引至污水收集过滤装置中,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负压管线,负压管线将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吸至负压污水储存装置中;负压污水储存装置包括第一负压收集罐,第一负压收集罐的顶部与负压管线相连,第一负压收集罐的顶部还通过气体输送管线与真空泵连通,第一负压收集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污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和排污能力强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在城市及居住人口密集地区,污水的收集往往采用重力式管道收集方式,建筑物内的污水流入室外窨井,污水管道按一定的坡度敷设,污水依靠重力沿管道输送至污水提升井,然后由泵站提升到污水处理设施,为防止管道内污水堵塞,管道敷设时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坡度,因此,污水管道一般埋深相对较深,工程投资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村镇住户之间位置相对分散,特别是在农村地形变化较大、河流多的情况下,如依靠传统的重力管道收集方式,管道敷设难度较大,实施较困难,因此导致很多情况下,村庄的污水只能随意排放,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河道或水沟。根据调查显示,现有农村尤其是沿河村庄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到江河湖泊。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N、P元素,使得河流湖泊的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由此引发大范围的蓝藻水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据统计,我国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有8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我国人群患病的88%、死亡的33%均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分布广泛且分散,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收集污水信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农村的污水进行系统化管理极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该负压收集装置设计合理、成本低且采用负压收集污水,能够自动将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和负压污水储存装置;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污水汇流管线,所述污水汇流管线将从用户端排出的污水引至污水收集过滤装置中,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负压管线,所述负压管线将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吸至负压污水储存装置中;所述负压污水储存装置包括第一负压收集罐,第一负压收集罐的顶部与负压管线相连,第一负压收集罐的顶部还通过气体输送管线与真空泵连通,第一负压收集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污管线。作为优选,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桶,所述污水收集桶上设有排污口,污水收集桶内设有过滤板和过滤筒组件,所述过滤板竖向设置在进水口和过滤筒组件之间,所述污水收集桶内在过滤板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负压管线上设有吸水阀。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组件设有至少一个,且过滤筒组件包括筒体和过滤网,所述筒体的上下表面连接有封闭板,且筒体的侧壁开有若干过滤通孔,所述过滤网套设在筒体的外围。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的上下两端连接在封闭板上,且过滤网的内壁与筒体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组件并联设有2-6个,且每个过滤筒组件的顶部均通过负压子管线与负压管线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负压收集罐的第一排污管线上依次设有第一排污阀和第一排污泵。作为优选,所述负压污水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二负压收集罐,所述第一排污管线的出口与第二负压收集罐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负压收集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排污管线,所述第二排污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排污阀和第二排污泵。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负压收集罐的顶部与第二负压收集罐的顶部之间连接连通阀。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负压收集罐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真空表,所述第二负压收集罐上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和放空阀。作为优选,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设有至少一个。因此,本技术具备下述优点:(1)本技术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好,在污水处理之前通过污水收集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滤除漂浮物及大分子固体,能够减轻后续水处理工艺的负荷;(2)本技术能够自动持续的提供负压,并收集污水汇流管线源源不断输送过来的污水,当污水到一定量时,运用排污泵自动地将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系统;(3)本技术设置第一负压收集罐和第二负压收集罐代替强力排污泵,降低了水处理成本,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过滤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进水口,2-污水汇流管线,3-出水口,4-负压管线,5-第一负压收集罐,6-气体输送管线,7-真空泵,8-第一排污管线,9-污水收集桶,10-过滤板,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吸水阀,13-筒体,14-过滤网,15-封闭板,16-过滤通孔,17-负压子管线,18-第一排污阀,19-第一排污泵,20-第二负压收集罐,21-第二排污管线,22-第二排污阀,23-第二排污泵,24-连通阀,25-第二液位传感器,26-真空表,27-第三液位传感器,28-放空阀,29-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由若干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和负压污水储存装置组成。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进水口1连通有污水汇流管线2,污水汇流管线2将从用户端排出的污水通过进水口1引至污水收集过滤装置中,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出水口3连通有负压管线4,负压管线4将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吸至负压污水储存装置中。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桶9,污水收集桶上位于进水口1的一侧设有排污口29,污水收集桶内设有过滤板10和过滤筒组件,过滤板10竖向设置在进水口1和过滤筒组件之间,污水收集桶9内在过滤板10远离进水口1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负压管线4上设有吸水阀12。如图2所示,过滤筒组件设有至少一个,且过滤筒组件包括筒体13和过滤网14,筒体13的上下表面连接有封闭板15,且筒体13的侧壁开有若干过滤通孔16,过滤网14的上下两端连接在封闭板15上,且过滤网14的内壁与筒体13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过滤筒组件并联设有2-6个,且每个过滤筒组件的顶部均通过负压子管线17与负压管线4连通。所述负压污水储存装置由第一负压收集罐5和第二负压收集罐20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和负压污水储存装置;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进水口(1)连通有污水汇流管线(2),所述污水汇流管线(2)将从用户端排出的污水引至污水收集过滤装置中,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出水口(3)连通有负压管线(4),所述负压管线(4)将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吸至负压污水储存装置中;所述负压污水储存装置包括第一负压收集罐(5),第一负压收集罐(5)的顶部与负压管线(4)相连,第一负压收集罐(5)的顶部还通过气体输送管线(6)与真空泵(7)连通,第一负压收集罐(5)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污管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和负压污水储存装置;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进水口(1)连通有污水汇流管线(2),所述污水汇流管线(2)将从用户端排出的污水引至污水收集过滤装置中,污水收集过滤装置的出水口(3)连通有负压管线(4),所述负压管线(4)将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吸至负压污水储存装置中;所述负压污水储存装置包括第一负压收集罐(5),第一负压收集罐(5)的顶部与负压管线(4)相连,第一负压收集罐(5)的顶部还通过气体输送管线(6)与真空泵(7)连通,第一负压收集罐(5)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污管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桶(9),所述污水收集桶上设有排污口(29),污水收集桶内设有过滤板(10)和过滤筒组件,所述过滤板(10)竖向设置在进水口(1)和过滤筒组件之间,所述污水收集桶(9)内在过滤板(10)远离所述进水口(1)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负压管线(4)上设有吸水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组件设有至少一个,且过滤筒组件包括筒体(13)和过滤网(14),所述筒体(13)的上下表面连接有封闭板(15),且筒体(13)的侧壁开有若干过滤通孔(16),所述过滤网(14)套设在筒体(13)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欢潘民峰刘勇马鑫垚杨竹雨袁龙李一宋雨歆林蕾王磊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浙江双良商达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