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46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线宽线距测量机包括检测装置、运输装置、校准装置、抵靠装置、采集装置、转动装置、调整装置和处理器,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参数进行检测;运输装置被构造为对待检测的电路板进行运输;校准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各个位置进行校准,并配合检测装置对电路板进行检测;抵靠装置被构造为对校准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采集装置被构造为基于检测装置与校准装置的数据进行采集;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角度进行调整;调整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感应板和路径采集器相互配合使用,使得整个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对电路板以及指示头的移动的路径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通过定期的手动校正来实现消除因光源衰减造成的测量误差。目前,所述光源通常为卤素灯,但由于其使用寿命有限,且在使用过程中照度会持续衰减,进而导致到达测试镜头的光量变弱而最终导致测试准确性变差。另一种典型的如CN203454970U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线宽测量机,由于每种型号的TFT液晶显示器均需要单独制备特殊的SEM标准片或者标准掩膜版,因此,程序繁琐且实现较困难;线宽测量机的光源使用寿命一般在2000小时左右,由于其衰减并非是等量衰减,故在2000小时内需多次校准,不但费时费力,测量结果可控性也较差;校准工作为全手动方法进行,无法避免人为的误差。同时经过本研发团队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KR101654364B1、EP2482996B1和US08721396B1,视觉测距是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而产生的一种识别方式。同一般的视觉测距不同,视觉测距的难度很高。导线有可能出现灰尘和锈蚀等现象,不同线路的导线外观并不完全一样,而且导线上不具有面积足够大的纹理,难以进行常规视觉测距,且检测的精度差,无法自动识别;存在较大的干扰性。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校准精度差、无法自动识别、存在较大的干扰、无法调整检测精度和无法对衰减的参数进行补正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电路板线路测距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所述线宽线距测量机包括检测装置、运输装置、校准装置、抵靠装置、采集装置、转动装置、调整装置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参数进行检测;所述运输装置被构造为对待检测的电路板进行运输;所述校准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各个位置进行校准,并配合所述检测装置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检测;所述抵靠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校准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采集装置被构造为基于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校准装置的数据进行采集;所述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电路板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调整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采集机构和调整构件,所述采集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机构的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检测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电路板的数据进行检测;所述调整构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机构的聚焦数据进行调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容腔、限位轨道、聚焦驱动机构和检测探头,所述限位轨道被构造为沿着所述检测容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聚焦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探头驱动连接,所述检测探头的外壁与所述限位轨道滑动卡接,并在所述聚焦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限位轨道滑动;检测探头和所述聚焦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容腔中。可选的,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带、限位机构和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运输带上;所述限位机构被构造为对运输在所述运输带上的电路板进行限位;所述感应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电路板的位置进行检测,并配合所述检测装置对所述电路板位置进行感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调整座、限位槽、限位驱动机构和识别构件,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调整座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带上,并对所述运输带上的电路板进行校准或者运输;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电路板适配;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感应件和识别件,所述感应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限位机构上,所述识别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上。可选的,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被构造对检测位置进行指示;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指示头、固定腔和缓冲构件,所述指示头被构造为嵌套在所述固定腔中,所述缓冲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指示头嵌套形成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固定腔中,并与所述固定腔同轴设置。可选的,所述抵靠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校准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座、调节杆、调节座和移动轨道,所述调节座被构造为对所述移动轨道滑动卡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座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被构造为与所述校准装置连接。可选的,所述采集装置包括路径指导机构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被构造为对所述路径指导机构的移动的路径进行存储;所述路径指导机构被构造为获取所述校准装置的移动的路径;所述路径指导机构包括感应板和路径采集器,所述路径采集器被构造为对所述感应板上的移动的路径进行识别,并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可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座、角度识别单元、承接机构和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转动座驱动连接,所述角度识别单元被构造为对所述转动座的转动的角度进行检测,并对所述转动座的角度进行反馈;所述承接机构被构造为连接电路板由所述运输装置移动到所述转动座上。可选的,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转向机构和偏移机构,所述偏移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整;所述转向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所述偏移机构包括一组支撑杆、偏移轨道、偏移驱动机构、偏移座、调整杆和若干个位置标记件,一组所述支撑杆被构造为与所述偏移轨道的两端垂直连接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被构造为设置在检测区域内的所述电路板的正上方;各个所述位置标记件被攻构造为沿着所述偏移轨道的朝向等间距的分布;所述偏移座被构造为与所述偏移轨道滑动卡接;所述调整杆的一端与所述偏移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转向机构连接。可选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拨动轮、拨动驱动机构、角度检测构件和若干个接触凸起,各个所述接触凸起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拨动轮上,且沿着所述接触轮的外周等间距的分布;所述拨动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拨动轮进行驱动;角度检测构件被构造为对所述转动轮的转动的角度进行检测。可选的,所述路径指导机构被构造为与所述校准装置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所述感应板和路径采集器相互配合使用,使得整个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对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指示头的移动的路径进行检测;可避免因线宽测量机随时间的衰减而导致测量结果准确性变差的问题,可控性高;2.通过采用所述角度识别单元对所述转动座的转动的角度进行识别,并在转动的角度与所述处理器进行传输,并基于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检测装置或者所述调整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被高效的检测出来;3.通过采用各个所述拨动凸起采用柔性材质,使得与所述电路板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对所述电路板造成损坏;4.通过采用所述调整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进行配合,使得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角度能够被调整,使得检测探头的检测角度能够被精准的校正;5.通过采用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校准装置进行配合使用,使得所述校准装置的移动的路径能够被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宽线距测量机包括检测装置、运输装置、校准装置、抵靠装置、采集装置、转动装置、调整装置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参数进行检测;所述运输装置被构造为对待检测的电路板进行运输;所述校准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各个位置进行校准,并配合所述检测装置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检测;所述抵靠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校准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采集装置被构造为基于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校准装置的数据进行采集;所述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电路板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调整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宽线距测量机包括检测装置、运输装置、校准装置、抵靠装置、采集装置、转动装置、调整装置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参数进行检测;所述运输装置被构造为对待检测的电路板进行运输;所述校准装置被构造为对电路板的各个位置进行校准,并配合所述检测装置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检测;所述抵靠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校准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采集装置被构造为基于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校准装置的数据进行采集;所述转动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电路板的角度进行调整;所述调整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采集机构和调整构件,所述采集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机构的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检测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电路板的数据进行检测;所述调整构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机构的聚焦数据进行调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容腔、限位轨道、聚焦驱动机构和检测探头,所述限位轨道被构造为沿着所述检测容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聚焦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探头驱动连接,所述检测探头的外壁与所述限位轨道滑动卡接,并在所述聚焦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限位轨道滑动;检测探头和所述聚焦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容腔中。


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带、限位机构和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运输带上;所述限位机构被构造为对运输在所述运输带上的电路板进行限位;所述感应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电路板的位置进行检测,并配合所述检测装置对所述电路板位置进行感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调整座、限位槽、限位驱动机构和识别构件,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调整座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带上,并对所述运输带上的电路板进行校准或者运输;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电路板适配;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感应件和识别件,所述感应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限位机构上,所述识别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上。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自动线宽线距测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被构造对检测位置进行指示;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指示头、固定腔和缓冲构件,所述指示头被构造为嵌套在所述固定腔中,所述缓冲构件被构造为与所述指示头嵌套形成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固定腔中,并与所述固定腔同轴设置。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华张英平曾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光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