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及其检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44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包括弧形支撑架,弧形支撑架上部设置供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布置的通槽,弧形支撑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夹紧器支座,夹紧器支座的内侧设置压紧螺钉,压紧螺钉内侧设置第三检测块,所述的第三检测块与弧形支撑架的通槽的槽端相接;夹紧器支座的顶部设置拉紧调节夹接部,所述的拉紧调节夹接部的调节端位于夹紧器支座的内侧且与所述的弧形支撑架平行布置,拉紧调节夹接部的调节端连接有加长杆,加长杆的自由端固连于弧形支撑架的上表面;弧形支撑架上沿通槽槽长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检测槽位;任意相邻的检测槽位之间设置定位销,任意相邻的检测槽位之间设置检测销,且所述的检测销与所述的定位销不相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及其检测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部件生产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及其检测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前门后导槽是汽车前门车窗上车窗玻璃升降系统中的后部导槽结构。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是汽车前门后导槽的一个部件,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与汽车前门后导槽下段组成汽车前门后导槽,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在加工成型后需要对其检测,主要检测其曲度以及成型程度是否达标。现有的对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的检测是通过将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两端固定,中间挡壁件与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的外壁曲度、曲面相匹配,利用挡壁件贴靠向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查挡壁件与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的贴合度来判定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是否合格。这种构造存在以下弊端:一、由于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整体为曲件,这样其两端固定的检测构造就可能造成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内侧部分的偏位,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二、中间挡壁件为面检测构件,检测效率虽然较高,但是检测结果唯一,误差概率大,致使检测准备性还是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及其检测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弧形支撑架,弧形支撑架上部设置供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布置的通槽,其特征在于:弧形支撑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夹紧器支座(15),夹紧器支座(15)的内侧设置压紧螺钉(14),压紧螺钉(14)内侧设置第三检测块(13),所述的第三检测块(13)与弧形支撑架的通槽的槽端相接;夹紧器支座(15)的顶部设置拉紧调节夹接部(s3),所述的拉紧调节夹接部(s3)的调节端位于夹紧器支座(15)的内侧且与所述的弧形支撑架平行布置,拉紧调节夹接部(s3)的调节端连接有加长杆(12),加长杆(12)的自由端固连于弧形支撑架的上表面;弧形支撑架上沿通槽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弧形支撑架,弧形支撑架上部设置供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布置的通槽,其特征在于:弧形支撑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夹紧器支座(15),夹紧器支座(15)的内侧设置压紧螺钉(14),压紧螺钉(14)内侧设置第三检测块(13),所述的第三检测块(13)与弧形支撑架的通槽的槽端相接;夹紧器支座(15)的顶部设置拉紧调节夹接部(s3),所述的拉紧调节夹接部(s3)的调节端位于夹紧器支座(15)的内侧且与所述的弧形支撑架平行布置,拉紧调节夹接部(s3)的调节端连接有加长杆(12),加长杆(12)的自由端固连于弧形支撑架的上表面;弧形支撑架上沿通槽槽长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检测槽位;任意相邻的检测槽位之间设置定位销(10),任意相邻的检测槽位之间设置检测销,且所述的检测销与所述的定位销(10)不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销包括设置于最外侧的两检测槽位之间的第一检测销(3),以及位于定位销(10)邻侧的检测槽位的邻侧的第二检测销(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槽位沿弧形支撑架上通槽槽长方向依次设置有六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的四个角部中的至少三个角部设置定位基准衬套(s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门后导槽上段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长杆(12)为折杆,所述的折杆包括上平杆和与上平杆平行的下平杆,所述的上平杆与弧形支撑架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的下平杆与弧形支撑架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勤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