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以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27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5
本申请涉及支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以及其施工工艺,包括黏附在硐室矿仓内壁的混凝土层,硐室矿仓支护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混凝土层内的支撑环、第一板组和第二板组,硐室矿仓一侧为开口侧,混凝土层内壁与硐室矿仓开口侧相邻的内侧壁设置为第一侧,混凝土层内壁远离硐室矿仓开口侧的内侧壁设置为第二侧,支撑环为钢材环,支撑环上开设有断口,支撑环外侧与第一侧抵接,第一板组固定连接在第一侧与支撑环外侧之间,第二板组固定连接在第二侧上,第二板组与第一板组可拆卸连接,第一板组和第二板组能够尽量阻止混凝土层的脱落,因此达到了使硐室矿仓支护结构更加稳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以及其施工工艺
本申请涉及支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以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采矿行业中,常常需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巷道,用来运矿、通风、排水和行人等,在巷道内侧壁上往往会开设多个用于存放矿石的硐室。现有的硐室矿仓在钻凿完成后,会在硐室表层进行混凝土喷射以形成混凝土层,喷射的混凝土层凝固以后,混凝土层便能对硐室矿仓内壁起到支护作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混凝土层只是黏附在硐室矿仓内,因此混凝土层与硐室内壁的连接不牢固,在硐室中反复取放矿石的过程中,混凝土层局部会从硐室矿仓内壁上脱落,此时混凝土层会渐渐开裂甚至完全损坏,因此硐室矿仓支护结构的稳固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硐室矿仓支护结构更加稳固,本申请提供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以及其施工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以及其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包括黏附在硐室矿仓内壁的混凝土层,硐室矿仓支护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混凝土层内的支撑环、第一板组和第二板组,硐室矿仓一侧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包括黏附在硐室矿仓内壁的混凝土层(3),其特征在于:硐室矿仓支护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混凝土层(3)内的支撑环(5)、第一板组(41)和第二板组(42),硐室矿仓一侧为开口侧,混凝土层(3)内壁与硐室矿仓开口侧相邻的内侧壁设置为第一侧,混凝土层(3)内壁远离硐室矿仓开口侧的内侧壁设置为第二侧,支撑环(5)为钢材环,支撑环(5)上开设有断口(51),支撑环(5)外侧与第一侧抵接,第一板组(41)固定连接在第一侧与支撑环(5)外侧之间,第二板组(42)固定连接在第二侧上,第二板组(42)与第一板组(41)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硐室矿仓支护结构,包括黏附在硐室矿仓内壁的混凝土层(3),其特征在于:硐室矿仓支护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混凝土层(3)内的支撑环(5)、第一板组(41)和第二板组(42),硐室矿仓一侧为开口侧,混凝土层(3)内壁与硐室矿仓开口侧相邻的内侧壁设置为第一侧,混凝土层(3)内壁远离硐室矿仓开口侧的内侧壁设置为第二侧,支撑环(5)为钢材环,支撑环(5)上开设有断口(51),支撑环(5)外侧与第一侧抵接,第一板组(41)固定连接在第一侧与支撑环(5)外侧之间,第二板组(42)固定连接在第二侧上,第二板组(42)与第一板组(4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硐室矿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5)的断口(51)处抵接有顶撑装置(6),顶撑装置(6)包括壳体(61)和顶柱(62),壳体(61)抵接在支撑环(5)的断口(51)处,顶柱(62)与断口(51)的长度方向垂直,顶柱(62)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由第二端向第一端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变小,顶柱(62)与壳体(61)可拆卸连接,第一端与支撑环(5)端部之间抵接有连接块(63),连接块(63)与壳体(61)沿垂直顶柱(62)的方向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硐室矿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3)滑动套接有限位筒(64),限位筒(64)与壳体(6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硐室矿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5)两端分别开设有插口(52),连接块(63)远离顶块的端部通过插口(52)抵接在支撑环(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硐室矿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组(41)包括多个第一面板(411),多个第一面板(411)沿第二侧边沿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二板组(42)包括多个第二面板(421),多个第二面板(421)沿竖直方向分布。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杰尚晓峰宋道明王帅朴魏群刘辰赵维青曲光泽江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兖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