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云国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1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浇注建筑固废混凝土、墙体养护和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非承重墙现浇后的墙体养护方式进行调整,将洒水时间间隔设置为每1.5~2.5小时对墙体洒水,洒水次数设置为2~6次,在较长间隔下反复多次洒水,能够预防建筑固废制配混凝土早期收缩产生的较大应力导致的模版移位,以及可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提高施工效率;模版拆除后可重复使用,且无需掺入其他纤维增强材料,节约了成本,并可满足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与浇注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墙体的现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的要求极高,而且非承重墙体通常需要设置门窗、管道等,建造时费时费力,同时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时也很难完全达到普通混凝土体系的性能,考虑到安全及其使用性能,现有建筑物极少使用完全由建筑固废混凝土进行建筑非承重墙体;同时,建筑固废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再生建筑废弃物,虽然会在其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组分,但是建筑废弃物中例如渣土、砖石以及混凝土废料,其胶凝材料含量较低,且胶凝性能也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难以达到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同硬化效果,因而需要采用其他辅助手段提高非承重墙体的性能,而且制备周期较长,生产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1008043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及施作方法”,该专利技术制备的墙体由带FRP纤维布斜撑的钢筋骨架和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组成,即通过FRP纤维布和掺入玄武岩纤维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是该工艺组装带FRP纤维布斜撑的钢筋骨架时较为复杂且掺入玄武岩纤维显著增加了制备成本;例如专利号为CN10264437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法”,该专利制备墙体时无需拆除模版,省时省力,同时使模版成为墙体的一部分,借助模板支撑力提高了墙体性能,但是,模板成本较高,无法重复利用,每次浇注时均需要重新购进材料组装模版,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并使其能够在达到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和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墙体的制作效率,节约成本,从而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得到普遍推广使用,已经成为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在达到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和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墙体的制作效率,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非承重墙体模板;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所述的模版拆除的时机为浇注完成后的7~10小时。优选的,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之前还包括依次进行的进行现场预处理和测量放线。优选的,所述现场预处理包括对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和灭菌处理。优选的,所述测量放线包括地库砌体测量放线、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和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包括:在墙体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水平拉结钢筋,所述水平拉结钢筋的设置方式为按墙体全高每隔500mm设置2Ф6水平拉结钢筋,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或7度时,水平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当墙体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时,水平拉结钢筋沿墙体全长贯通。优选的,所述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安装之前还包括设置预埋部分,所述预埋部分包括预埋管线、预埋门框和预埋窗框。优选的,所述预埋管线的两头用三股扎丝上下左右绑扎设置在墙体内部,所述预埋管线的水平及上下垂直度偏差均小于或等于5mm。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垂直度偏差小于模板高度或非承重墙体高度的千分之三。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的拆除时机为浇注完成后的7~10小时。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拆除的顺序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所述拆除的顺序为“先外墙、后内墙,先模板、后阴角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白糖;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非承重墙现浇后的墙体养护方式进行调整,将洒水时间间隔设置为每1.5~2.5小时对墙体洒水,洒水次数设置为2~6次,在较长的间隔条件下进行反复多次洒水,能够预防建筑固废制配的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产生的较大应力导致的模版移位;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养护方式下能够使建筑固废混凝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然后进行模版的拆除,可以多次使用,且无需掺入其他纤维增强材料,节约了成本,同时还能够满足较高的安全施工要求与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本专利技术预制固定构造柱。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之前优选还包括依次进行的进行现场预处理和测量放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现场预处理优选包括对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和消毒处理。本专利技术对现场进行预处理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n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n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n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n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建筑固废混凝土建筑非承重墙体的现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
S2:根据所述步骤S1得到的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安装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
S3:采用泵送方式,直接将建筑固废混凝土浇注到所述步骤S2得到的双层非承重墙体模板内部,得到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所述建筑固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建筑固废骨料70~85份、水泥8~18份、生石灰0.8~1.8份、助剂0.8~1.8份和水10~15份;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悬浮剂;
S4:对所述步骤S3得到的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进行墙体养护,得到养护墙体;所述墙体养护包括每隔1.5~2.5小时进行对模板保护非承重墙体洒水,所述洒水次数为2~6次;
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养护墙体中的模板拆除,得到非承重墙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固定构造柱钢筋笼之前还包括依次进行的现场预处理和测量放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预处理包括对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和灭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放线包括地库砌体测量放线、主体底层墙体测量放线、楼层内各墙体位置的引测、楼层内高程控制线引测和非承重墙体的测量放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国周思嘉
申请(专利权)人:周云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