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以及建造承重墙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的预制板以及采用该预制板建造承重墙体的方法,所述预制板包含内叶墙和外叶墙,可现场拼接施工制成建筑物墙体,具有很好的整体性、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广泛用到预制承重墙板,现有的预制承重墙板左右拼接时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式通常是灌胶处理,一方面操作繁琐,另一方面寿命短,容易开裂,一旦开裂将导致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以及建造承重墙体的方法,具有安装简单,保温性能好,防水处理效果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包括内叶墙混凝土层、保温材料层和外叶墙混凝土层,所述外叶墙混凝土层的内侧面完全被所述保温材料层覆盖,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和保温材料层之间保持间隔或者由能够取出的支撑材料层填充,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和外叶墙混凝土层内分别固结有内侧钢丝网和外侧钢丝网,内侧钢丝网与外侧钢丝网之间通过若干插丝固定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叶墙混凝土层、保温材料层和外叶墙混凝土层,所述外叶墙混凝土层的内侧面完全被所述保温材料层覆盖,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和保温材料层之间保持间隔或者由能够取出的支撑材料层填充,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和外叶墙混凝土层内分别固结有内侧钢丝网和外侧钢丝网,内侧钢丝网与外侧钢丝网之间通过若干插丝固定连接,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竖向凹槽,或者所述外叶墙混凝土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为通槽,左、右两侧面上的所述竖向凹槽的槽口在板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前后对齐或部分错开,所述保温材料层的上部设置成内低外高的两级阶梯形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叶墙混凝土层、保温材料层和外叶墙混凝土层,所述外叶墙混凝土层的内侧面完全被所述保温材料层覆盖,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和保温材料层之间保持间隔或者由能够取出的支撑材料层填充,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和外叶墙混凝土层内分别固结有内侧钢丝网和外侧钢丝网,内侧钢丝网与外侧钢丝网之间通过若干插丝固定连接,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竖向凹槽,或者所述外叶墙混凝土层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为通槽,左、右两侧面上的所述竖向凹槽的槽口在板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前后对齐或部分错开,所述保温材料层的上部设置成内低外高的两级阶梯形状,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的上部设置成内高外低的两级阶梯形状,所述保温材料层的较高一级阶梯的顶面与外叶墙混凝土层的顶面平齐,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的较低一级阶梯的顶面与所述保温材料层的较低一级阶梯的顶面平齐,且共同构成为槽口向上的水平上凹槽的槽底面,当存在所述支撑材料层时,所述支撑材料层的顶面也构成为所述水平上凹槽的槽底面的一部分,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的外侧下角处设置成横截面呈矩形且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内侧缺口结构,内侧缺口结构的侧面与保温材料层的侧面形成为槽口向下的水平下凹槽的两个侧面,当存在所述支撑材料层时,内侧缺口结构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材料层的底面平齐,且二者共同构成为水平下凹槽的槽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的较高一级阶梯的顶面低于外叶墙混凝土层的顶面,或者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的较高一级阶梯的顶面与外叶墙混凝土层的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或U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墙混凝土层和外叶墙混凝土层所采用的混凝土为细石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预制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层采用挤塑聚苯保温板、膨胀聚苯保温板或石墨聚苯保温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