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小跨径刚构桥钢墩底部固结构造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中小跨径刚构桥钢墩底部固结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的使用需求、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桥梁设计理念更加注重桥梁的行车或是人行舒适性、耐久性、施工便利性等。钢结构刚构桥具有梁高小、跨越能力大,结构刚度大、人行舒适性高,不需要支座、造型美观、桥面平顺性好、抗震性能高、施工便捷、对交通干扰小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桥梁结构形式。相较于梁式桥,刚构桥虽然增大了结构刚度,但也使得桥墩要承受较大的弯矩,墩底的锚固构造至关重要,钢墩与基础承台之间一般采用预应力钢束或精轧螺纹钢与PBL剪力键、墩底承压钢板组合构造进行锚固连接。对于中小跨径刚构桥,桥墩截面尺寸小、承台厚度小,采用预应力短束需要的锚固和张拉空间大、预应力损失大,采用精轧螺纹钢则施工要求高、施工质量难以检测,且两者均存在压浆质量控制难度大、耐久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常规构造采用的PBL剪力键施工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小跨径刚构桥钢墩底部固结构造,包括钢墩(11)和基础承台(20),所述钢墩(11)下端与基础承台(20)固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墩(11)底部设置有钢靴构件,所述钢靴构件与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的一端连接,所述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的另一端预埋固定在基础承台(20)内,即通过若干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将钢墩(11)底部与基础承台(20)进行固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跨径刚构桥钢墩底部固结构造,包括钢墩(11)和基础承台(20),所述钢墩(11)下端与基础承台(20)固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墩(11)底部设置有钢靴构件,所述钢靴构件与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的一端连接,所述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的另一端预埋固定在基础承台(20)内,即通过若干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将钢墩(11)底部与基础承台(20)进行固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跨径刚构桥钢墩底部固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靴构件包括设置在钢墩(11)底部的墩底承压钢板(16)和墩底钢靴(12),所述墩底钢靴(12)设置在墩底承压钢板(16)上方且与钢墩(11)外周边面固定连接,所述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的上端部依次贯穿墩底承压钢板(16)和墩底钢靴(12),并通过锚具与墩底钢靴(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小跨径刚构桥钢墩底部固结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墩底承压钢板(16)与墩底钢靴(12)之间设置有若干钢靴竖向加劲肋(22),所述若干钢靴竖向加劲肋(22)沿钢墩(11)周边布置,且每个钢靴竖向加劲肋(22)均与墩底承压钢板(16)、墩底钢靴(12)以及钢墩(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小跨径刚构桥钢墩底部固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靴竖向加劲肋(22)在每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3)两侧成对布置,相邻两个钢靴竖向加劲肋(22)的间距不大于对应端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清,吴强,王卫东,屈健,李林,胡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