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12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纸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托板机构,应用于纸模辅助生产,包括用于承托纸模托网的托板、用于带动托板升降的升降组件、以及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用以驱动升降组件动作的动力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自动取放机械手,所述自动取放机械手上设托板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当吸盘组件在吸取纸模时,托板机构上的动力组件驱动升降组件带动托板上升从而为托网提供承托力,有效防止托网下陷,使吸盘组件一次吸取即可将纸模从自动取放机械手中取出,无需再次调整自动取放机械手与吸盘组件的相对高度或者调整吸盘组件的吸力才能将纸模全部吸取并收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模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纸模生产也越来越自动化,目前纸模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自动取放机械手将初步成型的湿纸模从纸模成型机中取出,随后转移至烘干机中,待纸模烘干成干纸模后,自动取放机械手将干纸模从烘干机中取出并移动至吸盘组件下方,通过吸盘组件取出自动取放机械手上的干纸模并将干纸模统一收集起来,从成型到转移到烘干这一系列过程中,纸模均放置在托网上,自动取放机械手通过取放托网从而取放纸模,但是在吸盘组件吸取纸模时,由于托网承托纸模受力变形,使托网下陷,当吸盘组件在吸取纸模时部分区域尤其中部区域较难吸取到纸模,需要再次调整自动取放机械手与吸盘组件的相对高度或者调整吸盘组件的吸力才能将纸模全部吸取并收集,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耗费时间,大大降低了纸模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解决纸模生产过程中由于纸模的托网受力下陷导致吸盘组件吸取纸模困难而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托板机构,应用于纸模辅助生产,包括用于承托纸模托网的托板、用于带动托板升降的升降组件、以及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用以驱动升降组件动作的动力组件。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支架、第一转柄和第二转柄,所述第一转柄一端与托板右侧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转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转柄一端与托板右侧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转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转柄绕第一铰接点转动且第二转柄绕第二铰接点转动时,带动所述托板升降。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第一转柄包括第一转臂和与第一转臂固定连接的第一转柄摆杆,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一转柄摆杆连接处与安装支架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转柄包括第二转臂和与第二转臂固定连接的第二转柄摆杆,所述第二转臂和第二转柄摆杆连接处与安装支架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转柄摆杆与第二转柄摆杆之间设有第一转柄联动杆。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第一铰接点上设有沿铰接轴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一转臂和第一转柄摆杆之间的第一转柄隔段,所述第二铰接点上设有沿铰接轴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二转臂和第二转柄摆杆之间的第二转柄隔段。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三转柄和第四转柄,所述第三转柄一端与托板左侧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三转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铰接,所述第四转柄一端与托板左侧的后端铰接,所述第四转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铰接,所述第三转柄包括第三转臂和与第三转臂固定连接的第三转柄摆杆,所述第三转臂和第三转柄摆杆连接处与安装支架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所述第四转柄包括第四转臂和与第四转臂固定连接的第四转柄摆杆,所述第四转臂和第四转柄摆杆连接处与安装支架铰接形成第四铰接点,所述第三转柄摆杆与第四转柄摆杆之间设有第二转柄联动杆。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第二转柄与第四转柄之间设有与动力组件连接的联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联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转柄绕第一铰接点转动、第二转柄绕第二铰接点转动、第三转柄绕第三铰接点转动且第四转柄绕第四铰接点转动以共同带动所述托板升降。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第二转柄摆杆铰接的第一连杆、与第四转柄摆杆铰接的第二连杆、以及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联动转轴,所述第一连杆与联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摆杆,所述第一联动摆杆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与联动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联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摆杆,所述第二联动摆杆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与联动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驱动联动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一联动摆杆和第二联动摆杆摆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运动进而驱动升降组件带动托板升降。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动力组件驱动联动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拉伸延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方向运动时,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托板上升。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所述第一转臂与托板铰接处、第二转臂与托板铰接处、第三转臂与托板铰接处、以及第四转臂与托板铰接处均设有扭簧。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自动取放机械手,所述自动取放机械手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托板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当吸盘组件在吸取纸模时,托板机构上的动力组件驱动升降组件带动托板上升从而为托网提供承托力,有效防止托网下陷,使吸盘组件一次吸取即可将纸模从自动取放机械手中取出,无需再次调整自动取放机械手与吸盘组件的相对高度或者调整吸盘组件的吸力才能将纸模全部吸取并收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通过联动组件带动第一转柄、第二转柄、第三转柄和第四转柄同时运动,能快速而平稳地带动托板升降,其结构简单,升降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托板机构及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拉伸延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方向运动时,升降组件带动托板上升,避免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沿压缩方向运动时受到更大的压力,有利于延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使用寿命,使托板机构更加耐用,降低维修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托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托板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取放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取放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纸模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自动取放机械手5,所述自动取放机械手5上设有托板机构。托板机构,应用于纸模辅助生产,包括用于承托纸模托网的托板1、用于带动托板1升降的升降组件2、以及与所述升降组件2连接用以驱动升降组件2动作的动力组件4。当吸盘组件在吸取纸模时,托板机构上的动力组件4驱动升降组件2带动托板1上升从而为托网提供承托力,有效防止托网下陷,使吸盘组件一次吸取即可将纸模从自动取放机械手中取出,无需再次调整自动取放机械手与吸盘组件的相对高度或者调整吸盘组件的吸力才能将纸模全部吸取并收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地,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安装支架21、第一转柄22和第二转柄23,所述第一转柄22一端与托板1右侧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转柄22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1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转柄23一端与托板1右侧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转柄23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1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转柄22绕第一铰接点转动且第二转柄23绕第二铰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托板机构,应用于纸模辅助生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托纸模托网的托板(1)、用于带动托板(1)升降的升降组件(2)、以及与所述升降组件(2)连接用以驱动升降组件(2)动作的动力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托板机构,应用于纸模辅助生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托纸模托网的托板(1)、用于带动托板(1)升降的升降组件(2)、以及与所述升降组件(2)连接用以驱动升降组件(2)动作的动力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安装支架(21)、第一转柄(22)和第二转柄(23),所述第一转柄(22)一端与托板(1)右侧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转柄(22)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1)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转柄(23)一端与托板(1)右侧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转柄(23)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1)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转柄(22)绕第一铰接点转动且第二转柄(23)绕第二铰接点转动时,带动所述托板(1)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柄(22)包括第一转臂(221)和与第一转臂(221)固定连接的第一转柄摆杆(222),所述第一转臂(221)和第一转柄摆杆(222)连接处与安装支架(21)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转柄(23)包括第二转臂(231)和与第二转臂(231)固定连接的第二转柄摆杆(232),所述第二转臂(231)和第二转柄摆杆(232)连接处与安装支架(21)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转柄摆杆(222)与第二转柄摆杆(232)之间设有第一转柄联动杆(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点上设有沿铰接轴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一转臂(221)和第一转柄摆杆(222)之间的第一转柄隔段(223),所述第二铰接点上设有沿铰接轴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二转臂(231)和第二转柄摆杆(232)之间的第二转柄隔段(2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还包括第三转柄(25)和第四转柄(26),所述第三转柄(25)一端与托板(1)左侧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三转柄(25)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1)铰接,所述第四转柄(26)一端与托板(1)左侧的后端铰接,所述第四转柄(26)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1)铰接,所述第三转柄(25)包括第三转臂(251)和与第三转臂(251)固定连接的第三转柄摆杆(252),所述第三转臂(251)和第三转柄摆杆(252)连接处与安装支架(21)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欧伟杰于向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捷龙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