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痰液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10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痰液收集器,包括痰液收集瓶,痰液收集瓶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痰液收集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上盖,痰液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层,上盖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包括吸痰管和抽气管,吸痰管前端管口用于吸痰,后端管口固定穿过进气口并位于管体痰液收集瓶内,抽气管后端管口固定穿过出气口并位于痰液收集瓶内,前端管口可拆卸连接有负压源,上盖面向痰液收集瓶内部一端设置有主定位架和副定位架,吸痰管后端和抽气管后端分别穿入主定位架和副定位架内,并与痰液收集瓶轴线平行的副定位架底部固定有横截面外径大于抽气管内径的挡块,结构简单易清理且能避免痰液飞溅到抽气管内的的痰液收集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痰液收集器
本技术涉及呼吸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痰液收集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
,有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痰液的检测,通过痰液的检测结果,可以让医生了解患者呼吸系统的健康情况,有助于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在做痰液检测时,需要通过仪器对患者的痰液进行收集,现有痰液收集器一般包括一次性痰液收集管,痰液收集管上连接有软质抽气管和吸痰管,抽气管连接负压源,利用吸痰管将痰液吸进管体内,为了避免吸痰管后端吸入的痰液飞溅到抽气管后端,一般会将吸痰管后端加长至靠近痰液收集管底部,抽气管后端靠近痰液收集管顶部,同时还会在抽气管后端增加过滤装置,但由于吸痰管通常为软质材料制成,因此吸痰管后端位置难以控制,使得吸痰管会朝抽气管偏移,导致部分痰液飞溅到抽气管后端,从而堵塞抽气管造成设备故障,而且增加过滤装置会对抽气造成影响,且存在结构复杂不容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清理且能避免痰液飞溅到抽气管内的的痰液收集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痰液收集器,包括痰液收集瓶,所述痰液收集瓶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痰液收集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痰液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层,且通过螺纹层分别与底盖和上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包括吸痰管和抽气管,所述吸痰管前端管口用于吸痰,后端管口固定穿过进气口并位于管体痰液收集瓶内,抽气管后端管口固定穿过出气口并位于痰液收集瓶内,前端管口可拆卸连接有负压源,所述上盖面向痰液收集瓶内部一端设置有主定位架和副定位架,所述吸痰管后端和抽气管后端分别穿入主定位架和副定位架内,并与痰液收集瓶轴线平行,所述的副定位架底部固定有横截面外径大于抽气管内径的挡块,且挡块与抽气管底端同轴间隔设置,挡块和抽气管之间间隔形成抽气口。进一步的是:所述痰液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层,且通过螺纹层分别与底盖和上盖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痰液收集瓶的两端设有铰接柱,且通过铰接柱铰合连接有提手。进一步的是:所述痰液收集瓶为透明瓶体,且痰液收集瓶的前端设有容量刻度线。进一步的是:所述底盖的底部设有透明硅胶吸盘,所述透明硅胶吸盘的顶端设有安装槽,且通过安装槽与底盖套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挡块呈半球形结构,且球形面朝向痰液收集瓶底部,圆形面朝向上盖,所述的挡块圆形面上固定有连接柱,且所述的副定位架底端套在连接柱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痰液收集瓶的上下两端设置的螺纹层,且通过螺纹层分别与底盖和上盖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清理,利用主定位架和副定位架准确定位吸痰管后端和抽气管后端,避免吸痰管后端随意摆动导致痰液飞溅入抽气管内,同时抽气管正下方利用挡块形成阻挡,在不影响抽气的情况下,能进一步阻挡痰液进入抽气管内,且防堵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痰液收集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痰液收集瓶1、透明硅胶吸盘11、铰接柱13、提手14、容量刻度线15、底盖2、上盖3、入主定位架31、副定位架32、吸痰管33、抽气管34、挡块35、抽气口36、螺纹层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痰液收集器,包括痰液收集瓶1,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2,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上盖3,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层10,且通过螺纹层10分别与底盖2和上盖3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包括吸痰管33和抽气管34,所述吸痰管33前端管口用于吸痰,后端管口固定穿过进气口并位于管体痰液收集瓶1内,抽气管34后端管口固定穿过出气口并位于痰液收集瓶1内,前端管口可拆卸连接有负压源,所述上盖3面向痰液收集瓶1内部一端设置有入主定位架31和副定位架32,所述吸痰管33后端和抽气管34后端分别穿入主定位架31和副定位架32内,并与痰液收集瓶1轴线平行,所述的副定位架32底部固定有横截面外径大于抽气管34内径的挡块35,且挡块35与抽气管34底端同轴间隔设置,挡块35和抽气管34之间间隔形成抽气口36;痰液收集瓶1的上下两端设置的螺纹层10,且通过螺纹层10分别与底盖2和上盖3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清理,利用主定位架31和副定位架32准确定位吸痰管后端和抽气管34后端,避免吸痰管33后端随意摆动导致痰液飞溅入抽气管内,同时抽气管正下方利用挡块35形成阻挡,在不影响抽气的情况下,能进一步阻挡痰液进入抽气管内,且防堵效果好。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两端设有铰接柱13,且通过铰接柱13铰合连接有提手14;设置的提手14方便工作人员对痰液收集瓶1的拿取,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痰液收集瓶1为透明瓶体,且痰液收集瓶1的前端设有容量刻度线15;设置的刻度线15方便工作人员对痰液收集瓶1内的液体量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底盖2的底部设有透明硅胶吸盘11,所述透明硅胶吸盘11的顶端设有安装槽,且通过安装槽与底盖2套接;透明硅胶吸盘11可将该痰液收集器固定在平面上,可防止碰倒。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的挡块35呈半球形结构,且球形面朝向痰液收集瓶1底部,圆形面朝向上盖3,所述的挡块35圆形面上固定有连接柱,且所述的副定位架底端套在连接柱上;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痰液收集器,包括痰液收集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2),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上盖(3),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层(10),且通过螺纹层(10)分别与底盖(2)和上盖(3)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包括吸痰管(33)和抽气管(34),所述吸痰管(33)前端管口用于吸痰,后端管口固定穿过进气口并位于管体痰液收集瓶(1)内,抽气管(34)后端管口固定穿过出气口并位于痰液收集瓶(1)内,前端管口可拆卸连接有负压源,所述上盖(3)面向痰液收集瓶(1)内部一端设置有主定位架(31)和副定位架(32),所述吸痰管(33)后端和抽气管(34)后端分别穿入主定位架(31)和副定位架(32)内,并与痰液收集瓶(1)轴线平行,所述的副定位架(32)底部固定有横截面外径大于抽气管(34)内径的挡块(35),且挡块(35)与抽气管(34)底端同轴间隔设置,挡块(35)和抽气管(34)之间间隔形成抽气口(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痰液收集器,包括痰液收集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2),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上盖(3),所述痰液收集瓶(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层(10),且通过螺纹层(10)分别与底盖(2)和上盖(3)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包括吸痰管(33)和抽气管(34),所述吸痰管(33)前端管口用于吸痰,后端管口固定穿过进气口并位于管体痰液收集瓶(1)内,抽气管(34)后端管口固定穿过出气口并位于痰液收集瓶(1)内,前端管口可拆卸连接有负压源,所述上盖(3)面向痰液收集瓶(1)内部一端设置有主定位架(31)和副定位架(32),所述吸痰管(33)后端和抽气管(34)后端分别穿入主定位架(31)和副定位架(32)内,并与痰液收集瓶(1)轴线平行,所述的副定位架(32)底部固定有横截面外径大于抽气管(34)内径的挡块(35),且挡块(35)与抽气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平华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