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492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10~25%的丙烯酸单体、25~40%的环氧树脂、1~10%的异氰酸酯、1~10%的二元醇、10~25%的酸、2~10%的二元酸、30~60%的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具有和传统的线路板油墨树脂同样优良的耐高温、易显影性能,同时还兼具优异的柔韧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合成领域,特别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线路板油墨是一层涂膜在线路板上的一层可以起到保护线路作用的油墨,其核心物质组成是具有一定粘度的有机聚合物,我们称为线路板油墨树脂。近几年,随着手机,笔记本,户外穿戴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搭载芯片的线路板对于体积,可弯折,柔韧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PCB板不具有柔韧性,所以基于此要求,除了PCB线路板需要具备很好的柔韧性以外,用于线路板的油墨也需要具备相当的柔韧性,这就对其核心组成物质即高分子聚合物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具有和传统的线路板油墨树脂同样优良的耐高温,易显影的性能外,还要兼具柔韧性,使其能够应用在柔性线路板的涂布工艺中。亟需一种在维持优异耐高温性能、易显影性能的基础上提升柔韧性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具有和传统的线路板油墨树脂同样优良的耐高温、易显影性能,同时还兼具优异的柔韧性,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10~25%的丙烯酸单体、25~40%的环氧树脂、1~10%的异氰酸酯、1~10%的二元醇、10~25%的酸、2~10%的二元酸、30~60%的溶剂。较佳地,所述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15~17%的丙烯酸单体、35~40%的环氧树脂、2~5%的异氰酸酯、2~5%的二元醇、10~20%的酸、5~9%的二元酸、35~40%的溶剂。更佳地,所述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8%的丙烯酸单体、30%的环氧树脂、2%的异氰酸酯、2%的二元醇、10%的酸、8%的二元酸、40%的溶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酸单体为本领域常规的用于合成油墨树脂的组份;较佳地,所述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氧树脂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和邻甲酚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异氰酸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异氰酸酯为MDI、IPDI、TDI、HDI和HMDI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元醇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二元醇为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丙二醇和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酸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酸为顺酐、四氢苯酐、丁二酸、二羟甲基丁酸和六氢苯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元酸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二元酸为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溶剂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溶剂为DBE、150号溶剂油和DCAC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反应釜加热至90~150℃,加入溶剂,在1~5h内加入丙烯酸单体、二元酸和环氧树脂,保温1~10h;S2、加入酸,反应2~6h,反应温度90~130℃;S3、加入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反应1~5h,反应温度40~110℃。较佳地,S1中,反应釜加热后的温度为100℃,丙烯酸单体、二元酸和环氧树脂的加入时间为2h,保温时间为10h;较佳地,S2中,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130℃;较佳地,S3中,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80℃。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常用的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但是比较坚硬易脆,在反应中适当引入长链段的原料单体,通过组份和含量的调整,有助于增加产品的柔韧性,并且不会降低环氧树脂本身的耐热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原料均市售可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具有和传统的线路板油墨树脂同样优良的耐高温、易显影性能,同时还兼具优异的柔韧性,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所使用到的原料均市售可得。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包括如下组份:8kg丙烯酸、30kg环氧双酚A树脂、2kgHDI、2kg己二醇、10kg四氢苯酐、8kg己二酸和40kgDCAC溶剂。本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为:S1.、DCAC投入反应釜,升温到100℃,加入双酚A环氧树脂和己二酸,滴加丙烯酸,滴加2h,保温10h;S2、加入四氢苯酐,升温到130℃,反应5h;S3、降温到80℃,加入HDI和己二醇,反应5h。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包括如下组份:8kg丙烯酸、30kg环氧双酚A树脂、2kgIPDI、2kg己二醇、10kg四氢苯酐、8kg丁二酸和40kgDBE溶剂。本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为:S1.、DBE投入反应釜,升温到100℃,加入双酚A环氧树脂和丁二酸,滴加丙烯酸,滴加2h,保温10h;S2、加入四氢苯酐,升温到130℃,反应5h;S3、降温到80℃,加入IPDI和己二醇,反应5h。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现有的树脂,具体为大日本油墨化学DIC株式会社的2498树脂。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现有的树脂,具体为昭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FST-3-2树脂。检测实施例1、2,对比例1、2的耐高温、显影性能和柔韧性,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的产品效果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技术效果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可以保证油墨耐高温的性能下,缩短显影时间,并且大幅度提高柔韧性,耐弯折的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10~25%的丙烯酸单体、25~40%的环氧树脂、1~10%的异氰酸酯、1~10%的二元醇、10~25%的酸、2~10%的二元酸、30~60%的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10~25%的丙烯酸单体、25~40%的环氧树脂、1~10%的异氰酸酯、1~10%的二元醇、10~25%的酸、2~10%的二元酸、30~60%的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15~17%的丙烯酸单体、35~40%的环氧树脂、2~5%的异氰酸酯、2~5%的二元醇、10~20%的酸、5~9%的二元酸、35~40%的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8%的丙烯酸单体、30%的环氧树脂、2%的异氰酸酯、2%的二元醇、10%的酸、8%的二元酸、40%的溶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和/或,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和邻甲酚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MDI、IPDI、TDI、HDI和HMDI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若愚谢宠徐从青阮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胜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