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核黄素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药物
,具体涉及新型核黄素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天然产物是新型药物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人工合成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植物的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有极端重要性,如今,在临床应用上,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在抗肿瘤药物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从姜科植物温郁金中开发临床药物榄香烯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目前,药物榄香烯脂质体注射液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肺癌、肝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时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因此,植物来源的化合物是开发新型药物分子的重要来源。在过去的研究中,植物来源的代谢物已成为医学应用和临床开发最有潜力的来源。其中,生物碱类型的化合物是药理分子的重要来源,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广泛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疟和抗炎。我们从海南凌水县佳西采回来的鹊肾属植物刺桑作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植物来源的代谢物研究的一部分。从中发现的两种新型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核黄素降解化合物,为开发天然植物药物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核黄素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黄素化合物来源于植物刺桑,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核黄素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黄素化合物来源于植物刺桑,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H或-CH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核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植物刺桑的树皮切断粉碎得刺桑树皮粉末,将刺桑树皮粉末用乙醇浸泡1-24h,加热回流提取2-4次,将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
S2将所得浸膏用水溶解,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保留收集下层,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S3将正丁醇萃取物用硅胶正相色谱层析进行分离;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进行洗脱,流速为8~15mL·min-1,检测波长为245nm,收集洗脱液中二氯甲烷体积占比20%~40%的馏分,再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得到结构式如式Ⅰ所示的新型核黄素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核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李好·莫巴克·奥斯曼·穆罕默德,覃小芽,张文秀,黄锡山,黄艳,田国标,苏姗姗,徐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