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488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涉及木耳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包括将各原料粉碎后加水进行混合,堆积进行一次发酵获得一次混合物料;将一次发酵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进行再次粉碎,将粉碎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和辅料混合并加入搅拌罐进行高温灭菌搅拌混匀后获得二次混合物料,将二次混合物料输送至发酵仓进行二次发酵获得培养基质;将所述二次发酵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装袋进行接种;将接种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放置在无菌室内进行养菌,并实时监测菌丝的生产状况;更加精确地控制所述发酵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木耳所需原料的使用率,进一步保证了发酵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木耳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耳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
技术介绍
木耳,又叫云耳、桑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木耳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现代营养学家盛赞其为“素中之荤”。木耳的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其极其丰富的铁、维生素K含量。木耳人工培育已经相对较成熟,但是,木耳的生长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培养基、水质、生长环境以及气候等,现有的对于木耳的人工培育方式对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均没有相应的较为适宜解决方案,木耳生产过程中没能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精确控制导致生产木耳时原料使用率不高,发酵过程中发酵效率低,导致生产出的木耳品质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对发酵过程控制不精确导致生产的木耳品质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包括:步骤a:将各原料粉碎后加水进行混合,堆积进行一次发酵获得一次混合物料;步骤b:将一次发酵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进行再次粉碎,将粉碎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和辅料混合并加入搅拌罐进行高温灭菌搅拌混匀后获得二次混合物料,将二次混合物料输送至发酵仓进行二次发酵获得培养基质;步骤c:将所述二次发酵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装袋进行接种;步骤d:将接种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放置在无菌室内进行养菌,并实时监测菌丝的生产状况;所述步骤b中,在控制箱内设置有标准原料质量M0、标准湿度比例B0、标准发酵时长t0、标准表层湿度S0以及预设发酵温度T0,所述控制箱将所述一次发酵添加的原料质量M与标准原料质量M0进行比对,若M>M0,则所述控制箱在标准发酵时长ta0内实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温度、湿度和PH进行监测,所述控制箱通过实际检测所述发酵仓内的所述所述二次混合物料的表层湿度Sb和内层湿度Sn并计算所述内层湿度与表层湿度的实际湿度比例B,所述控制箱将该实际湿度比例B与标准湿度比例B0进行比对,若B<B0,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搅拌二次混合物料并根据实际湿度比例与标准湿度比例差值设置搅拌时长,若B<B0且Sb<S0,所述控制箱控制搅拌二次混合物料时对混合物料进行喷水并根据表层湿度与内层湿度差值设置喷水时长且根据实际湿度比例与标准湿度比例差值设置搅拌时长;当将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输送至发酵仓发酵时,所述控制箱根据实际所述原料质量M选取对应的加热温度T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预热tb时间,且预热完成后,使所述二次混合物料保持在预设发酵温度T0内发酵tb0时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标准原料质量M0和所述标准湿度比例B0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内,当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二次发酵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发酵仓内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内层湿度Sn和表层湿度Sb并计算实际湿度比例B,设定B=Sb/Sn,并将该实际湿度比例B与标准湿度比例B0进行比对,若B<B0,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一次混合物料质量M,若M>M0,则所述控制箱控制对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预设湿度比例差值和搅拌时长,所述湿度比例差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比例差值ΔB1,第二预设湿度比例差值ΔB2,第三预设湿度比例差值ΔB3,其中,ΔB1<ΔB2<ΔB3,所述搅拌时长包括第一搅拌时长t1,第二搅拌时长t2,第三搅拌时长t3,t1<t2<t3,当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实际湿度比例差值ΔB选取对应的搅拌时长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当ΔB1<ΔB≤ΔB1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一搅拌时长t1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当ΔB2<ΔB≤ΔB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二搅拌时长t2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当ΔB>ΔB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三搅拌时长t3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预设剩余时长和搅拌时长调节系数,所述预设剩余时长包括第一预设剩余时长Δt1,第二预设剩余时长Δt2,第三预设剩余时长Δt3,其中,Δt1<Δt2<Δt3,所述搅拌时长调节系数包括第一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1,第二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2,第三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3,其中,1<k1<k2<k3<2,当所述中控模块选取第i搅拌时长ti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时,设定i=1,2,3,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已经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发酵的时长ts,并通过比对已经发酵时长和标准发酵时长t0并计算其差值Δt,设定Δt=t0-ts,所述控制箱根据实际剩余发酵时长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当Δt1<Δt≤Δt2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一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1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当Δt2<Δt≤Δt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二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2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当Δt>Δt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三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3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当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j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j以使所述控制箱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时,设定j=1,2,3,设定调节后的搅拌时长为ti′,ti′=ti×kj。进一步地,所述标准表层湿度S0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内,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预设表层湿度差值和喷水时长,所述预设表层湿度包括第一预设表层湿度差值ΔS1,第二预设表层湿度差值ΔS2,第三预设表层湿度差值ΔS3,其中,ΔS1<ΔS2<ΔS3,所述喷水时长包括第一喷水时长tp1,第二喷水时长tp2,第三喷水时长tp3,其中,tp1<tp2<tp3,当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搅拌桨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实际表层湿度Sn,通过比对实际表层湿度Sn和所述标准表层湿度S0,若Sn<S0,则所述控制模块计算所述标准表层湿度S0和实际表层湿度Sn差值ΔS,设定ΔS=S0-Sn,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该差值选取对应的喷水时长向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喷水,当ΔS1<ΔS≤ΔS2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一喷水时长tp1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向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喷水,当ΔS2<ΔS≤ΔS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二喷水时长tp2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向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喷水,当ΔS>ΔS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三喷水时长tp3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向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喷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预设原料质量和加热温度,所述预设原料质量包括第一预设原料质量M1,第二预设原料质量M2,第三预设原料质量M3,其中,M1<M2<M3,M1>M0,所述加热温度包括第一加热温度T1,第二加热温度T2,第三加热温度T3,T1<T2<T3,T1>T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a:将各原料粉碎后加水进行混合,堆积进行一次发酵获得一次混合物料;/n步骤b:将一次发酵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进行再次粉碎,将粉碎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和辅料混合并加入搅拌罐进行高温灭菌搅拌混匀后获得二次混合物料,将二次混合物料输送至发酵仓进行二次发酵获得培养基质;/n步骤c:将所述二次发酵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装袋进行接种;/n步骤d:将接种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放置在无菌室内进行养菌,并实时监测菌丝的生产状况;/n所述步骤b中,在控制箱内设置有标准原料质量M0、标准湿度比例B0、标准发酵时长t0、标准表层湿度S0以及预设发酵温度T0,所述控制箱将所述一次发酵添加的原料质量M与标准原料质量M0进行比对,若M>M0,则所述控制箱在标准发酵时长ta0内实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温度、湿度和PH进行监测,所述控制箱通过实际检测所述发酵仓内的所述所述二次混合物料的表层湿度Sb和内层湿度Sn并计算所述内层湿度与表层湿度的实际湿度比例B,所述控制箱将该实际湿度比例B与标准湿度比例B0进行比对,若B<B0,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搅拌二次混合物料并根据实际湿度比例与标准湿度比例差值设置搅拌时长,若B<B0且Sb<S0,所述控制箱控制搅拌二次混合物料时对混合物料进行喷水并根据表层湿度与内层湿度差值设置喷水时长且根据实际湿度比例与标准湿度比例差值设置搅拌时长;/n当将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输送至发酵仓发酵时,所述控制箱根据实际所述原料质量M选取对应的加热温度T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预热tb时间,且预热完成后,使所述二次混合物料保持在预设发酵温度T0内发酵tb0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将各原料粉碎后加水进行混合,堆积进行一次发酵获得一次混合物料;
步骤b:将一次发酵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进行再次粉碎,将粉碎完成的一次混合物料和辅料混合并加入搅拌罐进行高温灭菌搅拌混匀后获得二次混合物料,将二次混合物料输送至发酵仓进行二次发酵获得培养基质;
步骤c:将所述二次发酵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装袋进行接种;
步骤d:将接种完成的所述培养基质放置在无菌室内进行养菌,并实时监测菌丝的生产状况;
所述步骤b中,在控制箱内设置有标准原料质量M0、标准湿度比例B0、标准发酵时长t0、标准表层湿度S0以及预设发酵温度T0,所述控制箱将所述一次发酵添加的原料质量M与标准原料质量M0进行比对,若M>M0,则所述控制箱在标准发酵时长ta0内实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温度、湿度和PH进行监测,所述控制箱通过实际检测所述发酵仓内的所述所述二次混合物料的表层湿度Sb和内层湿度Sn并计算所述内层湿度与表层湿度的实际湿度比例B,所述控制箱将该实际湿度比例B与标准湿度比例B0进行比对,若B<B0,则所述控制箱控制搅拌二次混合物料并根据实际湿度比例与标准湿度比例差值设置搅拌时长,若B<B0且Sb<S0,所述控制箱控制搅拌二次混合物料时对混合物料进行喷水并根据表层湿度与内层湿度差值设置喷水时长且根据实际湿度比例与标准湿度比例差值设置搅拌时长;
当将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输送至发酵仓发酵时,所述控制箱根据实际所述原料质量M选取对应的加热温度T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预热tb时间,且预热完成后,使所述二次混合物料保持在预设发酵温度T0内发酵tb0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标准原料质量M0和所述标准湿度比例B0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内,当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二次发酵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发酵仓内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内层湿度Sn和表层湿度Sb并计算实际湿度比例B,设定B=Sb/Sn,并将该实际湿度比例B与标准湿度比例B0进行比对,若B<B0,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一次混合物料质量M,若M>M0,则所述控制箱控制对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预设湿度比例差值和搅拌时长,所述湿度比例差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比例差值ΔB1,第二预设湿度比例差值ΔB2,第三预设湿度比例差值ΔB3,其中,ΔB1<ΔB2<ΔB3,所述搅拌时长包括第一搅拌时长t1,第二搅拌时长t2,第三搅拌时长t3,t1<t2<t3,
当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实际湿度比例差值ΔB选取对应的搅拌时长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
当ΔB1<ΔB≤ΔB1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一搅拌时长t1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
当ΔB2<ΔB≤ΔB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二搅拌时长t2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
当ΔB>ΔB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三搅拌时长t3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预设剩余时长和搅拌时长调节系数,所述预设剩余时长包括第一预设剩余时长Δt1,第二预设剩余时长Δt2,第三预设剩余时长Δt3,其中,Δt1<Δt2<Δt3,所述搅拌时长调节系数包括第一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1,第二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2,第三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3,其中,1<k1<k2<k3<2,
当所述中控模块选取第i搅拌时长ti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发酵仓内的所述二次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时,设定i=1,2,3,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已经对所述二次混合物料发酵的时长ts,并通过比对已经发酵时长和标准发酵时长t0并计算其差值Δt,设定Δt=t0-ts,所述控制箱根据实际剩余发酵时长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
当Δt1<Δt≤Δt2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一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1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
当Δt2<Δt≤Δt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二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2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
当Δt>Δt3时,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三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3以使所述控制箱控制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
当所述控制模块选取第j搅拌时长调节系数kj以使所述控制箱对所述搅拌时长进行调节时,设定j=1,2,3,设定调节后的搅拌时长为ti′,ti′=ti×kj。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二次发酵技术生产木耳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表层湿度S0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内,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预设表层湿度差值和喷水时长,所述预设表层湿度包括第一预设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赵敬聪刘存博杨成梅高霞赵淑芳崔慧王振利刘孝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福禾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