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以及水搅拌后生产制得,然后经一定的工序,如:浇筑、振捣成型、养护和修整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性能成为目前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建筑工程材料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超高、超深、超大规模建筑工程不断涌现,另外对于四川省这种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说,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的阻尼性能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使用稳定性、耐久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阻尼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韧性和阻尼性能,将其用于结构中,可以吸收并耗散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目前主要采用在混凝土中引入不同纤维或者橡胶粉、聚合物等粘弹性材料。在混凝土中引入纤维不会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是纤维对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效果有限;引入橡胶粉、聚合物等粘弹性材料,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材料的阻尼性能,但是粘弹性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80-320份、镁基复合纤维30-50份、砂子730-780份、碎石1000-1050份、聚合物80-120份、粉煤灰50-90份、陶粒40-80份、减水剂5-6.5份、膨胀剂28-33份、防水剂7.2-9.5份、增粘剂5-8份、纤维0.8-1.5份以及水130-150份;所述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纳米氮化碳分散在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30-60min;(2)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3)将镁合金加热熔炼,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包裹铝箔的氮化碳,超声分散均匀后,倒入模具中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80-320份、镁基复合纤维30-50份、砂子730-780份、碎石1000-1050份、聚合物80-120份、粉煤灰50-90份、陶粒40-80份、减水剂5-6.5份、膨胀剂28-33份、防水剂7.2-9.5份、增粘剂5-8份、纤维0.8-1.5份以及水130-150份;所述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纳米氮化碳分散在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30-60min;(2)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3)将镁合金加热熔炼,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包裹铝箔的氮化碳,超声分散均匀后,倒入模具中铸锭,得到镁基复合锭;(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包裹铝箔的氮化碳先经过预热,预热温度为200-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至少包括苯丙乳液、丁苯胶乳、乳化沥青中的一种。
技术研发人员:赖晓东,孙辰,陈波,杨勇军,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