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双温水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86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9
一种自动双温水盆,由中部隔离区分隔为冷水区和热水区,在隔离区内部紧贴两侧的导热盆壁分别设有一对导热板,一对导热板之间设有热电制冷器,热电制冷器下方设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冷水区和热水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冷热水盆结合为一体,可以制作为体积小巧、方便移动的容器。利用热电制冷器工作时同时制冷和制热的特点,以简单的纯硬件实现同步制冷和制热,大为缩小了双温水盆的体积和控制难度;当高温区未达到设定温度而低温区温度低于阈值时,启动微型水泵,定时将高温区的水添加一部分到低温区,延缓了低温区温度过低的趋势同时有利于加快高温区的升温。整体工作可靠,开发周期短,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双温水盆
本技术涉及理疗或医用设备,具体说是一种自动双温水盆。
技术介绍
肩手综合症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偏瘫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II期患者目前没有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冷-热水交替浸泡法被证明有一定的理疗效果。方法是冷水10℃,热水40℃~45℃,患手在冷水中浸泡1分钟,接着在热水中浸泡5分钟,交替浸泡5次,每天3次,促进末梢血管舒缩调节功能。由于目前并没有对应的设备,患者自己准备适合温度的冷热水非常麻烦,需要自行准备冰块和热水,等待冰块溶化和热水调兑后的温度到合适,每天如此,耗时费力,且使用过程中水温就会变化,这是使用冷-热水交替浸泡法难以坚持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双温水盆,在一个水盆中自动准备冷热水,以及使用中的定时提醒,要求体积小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由中部隔离区分隔为冷水区和热水区,冷水区和热水区的表层设有导热盆壁,在隔离区内部紧贴两侧的导热盆壁分别设有一对导热板,一对导热板之间设有热电制冷器,热电制冷器的冷端和热端紧贴一对导热板;在隔离区内的热电制冷器上方设有带电源引出线的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电路板与热电制冷器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热电制冷器下方设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冷水区和热水区连通;在微型水泵与热电制冷器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作为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和连接电源引出线的稳压电源电路,设有与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的低温热敏电阻和高温热敏电阻,低温热敏电阻和高温热敏电阻分别贴设于冷水区和热水区的导热盆壁内侧。作为实施例,设有低温热敏电阻的冷区测温分压器的输出端和低温阈值分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连接,构成减法运算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单稳触发器、施密特放大器和所述微型水泵,使得超出低温阈值时单稳触发器在限定时间内开启微型水泵向冷水区注水。作为实施例,设有高温热敏电阻的热区测温分压器的输出端和高温阈值分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连接,构成减法运算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连接热电制冷器,使得热区温度低于热区设定温度时为热电制冷器供电。作为实施例,在隔离区的表面设有数字显示器和蜂鸣提醒器,数字显示器用于显示温度与时间,蜂鸣提醒器用于提醒定时浸泡时长,数字显示器和蜂鸣提醒器均与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本技术将冷热水盆结合为一体,可以制作为体积小巧、方便移动的容器。在冷热水定温实现技术上:一、结合同时需要降温和升温的特点,利用热电制冷器工作时同时制冷和制热的特点,以简单的纯硬件实现同步制冷和制热,大为缩小了双温水盆的体积和控制难度;二、一次盛水后无需另外调兑添加,因此使用方便。使用一个热电制冷器,巧妙地准确实现同步达到需要的双温温度。通常情况下升温所需要的能耗更大,因此在高温区达到设定温度时,低温区已经达到了设定温度。当高温区未达到设定温度而低温区温度低于阈值时,启动微型水泵,定时将高温区的水添加一部分到低温区,延缓了低温区温度过低的趋势同时有利于加快高温区的升温。当高温区与低温区均达到设定温度时,热电制冷器自动停止工作,整个过程无需计算机程序处理,因此工作可靠,开发周期短,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温水盆俯视图,图3是温度控制电路实施例,图4是显示控制电路实施例。图中:1-双温水盆,2-隔离区,3-控制电路板,4-隔热材料,5-导热板,6-热电制冷器,7-导热盆壁,8-管道,9-微型水泵,10-盆底,11-隔热层,12-低温热敏电阻,13-高温热敏电阻,14-电源引出线,15-单稳触发器,16-施密特放大器,17-运算放大器,18-数字显示器,19-蜂鸣提醒器,20-冷区测温分压器,21-低温阈值分压器,22-热区测温分压器,23-高温阈值分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可以以小巧的体积实现自动制冷制热达到设定温度。如图1、2中所示,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由中部隔离区2分隔为冷水区和热水区,冷水区和热水区的内侧面设有导热盆壁7,导热盆壁7可以使用铝合金材质,外侧面覆设有隔热涂层。在隔离区2内部,紧贴相对两侧冷水区和热水区的导热盆壁7分别设有一对导热板5,导热板5为铝合金或铜为导热介质,可通过导热硅脂与导热盆壁内侧壁贴合。一对导热板5之间设有热电制冷器6,热电制冷器6的冷端和热端紧贴一对导热板5。热电制冷器6由电路供电,在隔离区2内的热电制冷器6上方设有带电源引出线14的控制电路板3,使用市电作为电源。在控制电路板3与热电制冷器6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4,避免电路产生的热量影响电路板的工作。所述热电制冷器6下方设有微型水泵9,微型水泵9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8分别与冷水区和热水区连通。在微型水泵9与热电制冷器6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4。隔热材料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另一反面可以起到针对微型水泵的降噪作用。所述控制电路板3上设有连接电源引出线14的稳压电源电路,为电路上的用电元件供电。设有作为传感器的低温热敏电阻12和高温热敏电阻13,低温热敏电阻12和高温热敏电阻13分别贴设于冷水区和热水区的导热盆壁7内侧。为避免制冷制热元件的影响,低温热敏电阻12和高温热敏电阻13可以设置于距离热电制冷器较远的位置。如果是针对肩手综合症的专用设备,设定温度是确定的,高温40℃~45℃,低温设定为10℃,为了简化电路,可以将设定温度确定,适用固定参数电路,以室温为25°或更低温地区计,通常升温到40多℃耗能比降温到10℃多,在这个假设下可以简化电路为图3、4的形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可以自行调节设定的电路,或者使用单片机控制。如图3,下图为热电制冷器的控制电路实施例,上图为微型水泵9的控制电路实施例。图3下图的热电制冷器的控制电路中,热区测温分压器22用于对热水区的温度进行采样,温度升高时输出电压变小,高温阈值分压器23提供一个对应的设定电压值,代表对应的设定温度值。热区测温分压器22的输出端和高温阈值分压器23的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连接,构成减法运算器,代表输出为测量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并将差值进行倍数放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器连接热电制冷器6,可以在反相端并联一个支路添加越过驱动器晶体管门槛的电压,或者使用运放为驱动器,驱动器直接连接热电制冷器6,使得热区温度低于热区设定温度时为热电制冷器6供电。当测量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温度时,差值为零,输出驱动电压为零,热电制冷器6不工作。因此这个简单的电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热电制冷器6的工作状态。图3上图中,设有低温热敏电阻12的冷区测温分压器20用于对冷水去的温度采样,低温阈值分压器21设定为预定的设定电压,对应低温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双温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由中部隔离区(2)分隔为冷水区和热水区,冷水区和热水区的表层设有导热盆壁(7),在隔离区(2)内部紧贴两侧的导热盆壁(7)分别设有一对导热板(5),一对导热板(5)之间设有热电制冷器(6),热电制冷器(6)的冷端和热端紧贴一对导热板(5);在隔离区(2)内的热电制冷器(6)上方设有带电源引出线(14)的控制电路板(3),在控制电路板(3)与热电制冷器(6)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双温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由中部隔离区(2)分隔为冷水区和热水区,冷水区和热水区的表层设有导热盆壁(7),在隔离区(2)内部紧贴两侧的导热盆壁(7)分别设有一对导热板(5),一对导热板(5)之间设有热电制冷器(6),热电制冷器(6)的冷端和热端紧贴一对导热板(5);在隔离区(2)内的热电制冷器(6)上方设有带电源引出线(14)的控制电路板(3),在控制电路板(3)与热电制冷器(6)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6)下方设有微型水泵(9),微型水泵(9)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8)分别与冷水区和热水区连通;在微型水泵(9)与热电制冷器(6)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双温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3)上设有控制电路和连接电源引出线(14)的稳压电源电路,设有与控制电路板(3)通过导线连接的低温热敏电阻(12)和高温热敏电阻(13),低温热敏电阻(12)和高温热敏电阻(13)分别贴设于冷水区和热水区的导热盆壁(7)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王小云马艳熊键容娟肖府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