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造口狭窄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857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9
一种一次性使用造口狭窄扩张导管,解决现有用手指扩张肠造口开口处存在的易造成造口内黏膜溃烂、出血、穿孔等危险,实用性差的问题。包括上端设置有U形接口的导管管体,其特征在于:导管管体中部的狭窄处扩张球囊的下方设置有底部固定球囊,导管管体的下端设置有导管末端封闭头;狭窄处扩张球囊的上方设置有固定黏胶底座,固定黏胶底座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导管固定夹;扩张球囊注水口通过扩张球囊注水管腔与狭窄处扩张球囊相连通,固定球囊注水口通过固定球囊注水管腔与底部固定球囊相连通。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对扩张局部的肠黏膜不会产生过强压力,避免传统扩张方式所造成的各类伤害,减少二次手术几率,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造口狭窄扩张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对扩张局部的肠黏膜不会产生过强压力,避免传统扩张方式手指置入过深或过度所造成的各类伤害,减少二次手术几率,实用性强的一次性使用造口狭窄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腹部将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然而,肠造口狭窄是康复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为手术不当,肠造口血液循环不佳,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愈合后形成瘢痕,肠造口位置设定不当,或肠造口腹壁紧缩引起术后感染;其次因素为肠造口下端的结肠扭曲、组织坏死引起的纤维化、肿瘤细胞增生压迫肠管、皮肤或肌膜瘢痕化。并且,患者表现为肠造口皮肤开口缩小而看不见黏膜,或外观正常、但指诊时可发现肠造口呈现紧拉或缩窄状;肠造口狭窄的患者可发生造口不完全性梗阻的症状和体征。目前,针对肠造口狭窄的患者,通常多采用保守疗法,教导患者多摄取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如木瓜、香蕉、柑橘类、番薯叶等;同时,每天两次用小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造口狭窄扩张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上端设置有U形接口(2),导管管体(1)的中部设置有狭窄处扩张球囊(7),所述狭窄处扩张球囊(7)的下方、导管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底部固定球囊(9),且导管管体(1)的下端设置有导管末端封闭头(10);所述狭窄处扩张球囊(7)的上方设置有固定黏胶底座(6),固定黏胶底座(6)利用中部的开口套设在导管管体(1)上,并且,固定黏胶底座(6)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导管固定夹(5);所述U形接口(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球囊注水口(3)和扩张球囊注水口(4),且所述扩张球囊注水口(4),通过布置在导管管体(1)内的扩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造口狭窄扩张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上端设置有U形接口(2),导管管体(1)的中部设置有狭窄处扩张球囊(7),所述狭窄处扩张球囊(7)的下方、导管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底部固定球囊(9),且导管管体(1)的下端设置有导管末端封闭头(10);所述狭窄处扩张球囊(7)的上方设置有固定黏胶底座(6),固定黏胶底座(6)利用中部的开口套设在导管管体(1)上,并且,固定黏胶底座(6)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导管固定夹(5);所述U形接口(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球囊注水口(3)和扩张球囊注水口(4),且所述扩张球囊注水口(4),通过布置在导管管体(1)内的扩张球囊注水管腔(21)与狭窄处扩张球囊(7)相连通,所述固定球囊注水口(3),则通过布置在导管管体(1)内的固定球囊注水管腔(20)与底部固定球囊(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造口狭窄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夹(5)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固定夹体(11),两个固定夹体(11)的中部通过连接转轴(12)相连,且两个固定夹体(11)中部之间还设置有夹紧弹簧(16);所述固定夹体(11)的后端设置有夹持驱动部(13),固定夹体(11)的前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