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84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包括裹腹带和捆绑带,裹腹带位于捆绑带的上方,裹腹带的中部与捆绑带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裹腹带上设置有粘连组件,在捆绑带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借助早产儿自身的重力压紧捆绑带,利用捆绑带的两端及两端上的固定组件束缚住早产儿左右手腕,防止早产儿在治疗时因抓扯输液管而导致意外拔管,有效防止鼓针、渗流和针头掉出等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几率,保证营养液顺利摄入早产儿体内,稳定其治疗效果,有助于早产儿尽快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约束带,具体是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
技术介绍
早产儿因器官、消化循环系统等发育不够成熟,无法耐受常规喂养,会出现进食困难、难于达到推荐的营养摄入标准、无法提供充足的营养等现象,导致患儿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早产儿辅助营养摄入方式: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外周静脉,通过置管穿刺进行静脉输液,将营养液安全摄入早产儿体内。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护理难度较小等优势,在早产儿治疗护理中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的开展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超低体重儿提供了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减少了药物渗漏所致的皮肤感染和坏死,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院费用。避免了开放静脉治疗对早产儿刺激大、保留时间短的缺点,有效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和生命质量,是救治早产儿的有效生命通道。但是,在早产儿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早产儿手部随意乱动乱抓而导致意外拔管,或者是由于恐惧、好动经常引起鼓针、渗流和针头的掉出,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穿刺,这既增加了早产儿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裹腹带和捆绑带,裹腹带位于捆绑带的上方,裹腹带的中部与捆绑带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裹腹带上设置有粘连组件,在捆绑带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绑绳和多排布扣眼,绑绳分别设置在所述捆绑带左端和右端的背面上,布扣眼设置在捆绑带表面上,布眼扣位于捆绑带和裹腹带连接处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裹腹带和捆绑带,裹腹带位于捆绑带的上方,裹腹带的中部与捆绑带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裹腹带上设置有粘连组件,在捆绑带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绑绳和多排布扣眼,绑绳分别设置在所述捆绑带左端和右端的背面上,布扣眼设置在捆绑带表面上,布眼扣位于捆绑带和裹腹带连接处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英周腾常鹏环王定云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