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约束带,具体是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
技术介绍
早产儿因器官、消化循环系统等发育不够成熟,无法耐受常规喂养,会出现进食困难、难于达到推荐的营养摄入标准、无法提供充足的营养等现象,导致患儿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早产儿辅助营养摄入方式: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外周静脉,通过置管穿刺进行静脉输液,将营养液安全摄入早产儿体内。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护理难度较小等优势,在早产儿治疗护理中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的开展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超低体重儿提供了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减少了药物渗漏所致的皮肤感染和坏死,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院费用。避免了开放静脉治疗对早产儿刺激大、保留时间短的缺点,有效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和生命质量,是救治早产儿的有效生命通道。但是,在早产儿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早产儿手部随意乱动乱抓而导致意外拔管,或者是由于恐惧、好动经常引起鼓针、渗流和针头的掉出,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穿刺,这既增加了早产儿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裹腹带和捆绑带,裹腹带位于捆绑带的上方,裹腹带的中部与捆绑带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裹腹带上设置有粘连组件,在捆绑带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绑绳和多排布扣眼,绑绳分别设置在所述捆绑带左端和右端的背面上,布扣眼设置在捆绑带表面上,布眼扣位于捆绑带和裹腹带连接处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裹腹带和捆绑带,裹腹带位于捆绑带的上方,裹腹带的中部与捆绑带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裹腹带上设置有粘连组件,在捆绑带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绑绳和多排布扣眼,绑绳分别设置在所述捆绑带左端和右端的背面上,布扣眼设置在捆绑带表面上,布眼扣位于捆绑带和裹腹带连接处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英,周腾,常鹏环,王定云,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