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动物由于肠道短、大比例利用蛋白质产能等生物学特性,饲料中仅约20-30%的蛋白质被有效利用,剩余部分被代谢或分解成氨氮等有毒、有害污染物而存在于养殖环境中,养殖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采用大量换水,以及专用设备和湿地进行水处理等方式是常用的污染物控制手段,但是前者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后者的处理成本、占地成本往往较高。生物絮团技术利用微生物对无机氮的同化作用或硝化作用,将氨氮最终转化为细菌物质或硝氮,是实现养殖水环境控制和零换水目标的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但是当采用主要基于硝化作用的硝化型生物絮团技术的时候,养殖系统会有一个硝化作用构建的过程:氨氮逐渐升高,氨氮降低、亚硝氮随之升高,亚硝氮开始降低、硝氮浓度逐渐升高,直至硝氮浓度持续升高、氨氮和亚硝氮稳定在低浓度水平,在此过程中,当对水产动物有急性毒性的氨氮或亚硝氮浓度较高时,水产动物存在死亡风险。授权公告号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可以在常规养殖池外部培养,同时也可以结合硝化型絮团培养罐联合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可以在常规养殖池外部培养,同时也可以结合硝化型絮团培养罐联合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常规养殖池外部培养具体步骤为:
步骤1、添加自来水,曝气清除余氯,得到培养水体;
步骤2、向培养水体中投加硝化型絮团培养基,硝化型絮团培养基的添加量为2-4kg/m3,得到培养体系;
步骤3、加入硝化型絮团培养基的第1-4天,每8h向培养体系内投加一次碱剂,同时采用间歇式曝气对培养体系进行曝气;
步骤4、加入硝化型絮团培养基的第5-15天,每24h向培养体系内投加一次碱剂,同时采用连续曝气对培养体系进行曝气。
3.步骤5、加入硝化型絮团培养基的第16天及以后,每12h向培养体系内投加一次碱剂,同时采用连续曝气对培养体系进行曝气,培养至第40-50天,得到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型絮团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2-34%的米糠,23-25%的豆粕,22-24%的鱼粉,9-11%的虾壳粉,3-4%的磷酸二氢钙,3-5%的芽孢杆菌粉,1-3%的乳酸菌粉和0.3-0.8%矿物质配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配料配比依据培养要求进行相应微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硝化型絮团培养罐联合生产使用培养罐,所述培养罐为自动化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水产养殖用硝化型絮团培养罐包括底部支撑支架(13)和设置于底部支撑支架(13)顶部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工作容积为1m³,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加料口(10)、搅拌电机(3)、加碱蠕动泵(4)、微电脑时控开关主体(5)、碱源桶(6)以及空气泵(7),所述罐体(1)内部设有曝气PVC管(8)、传动轴(3-1)、搅拌叶轮(3-2)以及曝气石(12),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底部成熟絮团收集管道(2)和底部排空阀(2-1),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主体(5)上设有蠕动泵微电脑时控开关(5-1)和鼓风机微电脑时控开关(5-2),所述碱源桶(6)顶端固定设有加碱口(11),所述加碱蠕动泵(4)和碱源桶(6)之间设有碱源添加PVC管(6-1),所述曝气石(12)通过曝气PVC管(8)与空气泵(7)连通,所述碱源桶(6)的工作容积为15L,所述加碱蠕动泵(4)上设有碱源添加软管(9),所述碱源添加软管(9)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庞云,朱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智循环南京水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