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71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包括骨凿,骨凿为手持部和凿体组成,手持部的尾部端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加压杆,加压杆上套接有骨锤,加压杆的右端部固定有限位帽,骨锤可沿加压杆左、右滑动且向左滑动时能够锤击手持部;所述的加压杆上开有止转滑槽,骨锤中固定有止转销轴,止转销轴插入止转滑槽中并可沿止转滑槽左、右滑动,止转销轴可防止骨锤沿加压杆左、右滑动时发生转动,进而防止凿体发生转动。该骨凿与骨锤合二为一,可保证手术过程中骨锤的锤击力线与骨凿的传力力线方向一致,防止发生锤空以及骨凿前端错位以及歪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
本技术涉及骨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
技术介绍
骨凿是骨科临床实践中常用的手术医疗工具,骨凿主要用于修理骨面和取骨,临床上使用的骨凿通常为一体式设计,凿身和凿头一体成型,在使用中利用凿头切割骨组织。常用的骨凿头部仅有一个斜坡形的刃面,骨凿之刃面短而粗,因此在操作时有凿裂骨片的危险,但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凭术者的临床经验的手术方式存在的手术风险也迎刃而解。骨凿搭配椎间孔镜的工作模式也逐渐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或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当椎体后缘增生骨赘或钙化椎间盘组织位置靠近椎管前正中时,若将之去除,需将硬膜囊向侧方牵拉,再用骨凿、髓核钳等器械将之去除。然而,由于椎间孔镜的手术通道狭窄,骨凿的手持端也即骨锤锤击的部位难以做的很粗,且手术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实时观察椎间孔镜所传回的数据画面,在使用骨锤锤击骨凿时极易发生锤空的问题,且骨锤的锤击力线与骨凿的传力力线方向不平行时极易造成骨凿前端发生歪斜以及错位的问题,造成手术的失败甚至带来意外的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该骨凿与骨锤合二为一,可保证手术过程中骨锤的锤击力线与骨凿的传力力线方向一致,防止发生锤空以及骨凿前端错位以及歪斜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包括骨凿,骨凿为手持部和凿体组成,手持部的尾部端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加压杆,加压杆上套接有骨锤,加压杆的右端部固定有限位帽,骨锤可沿加压杆左、右滑动且向左滑动时能够锤击手持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压杆上开有止转滑槽,骨锤中固定有止转销轴,止转销轴插入止转滑槽中并可沿止转滑槽左、右滑动,止转销轴可防止骨锤沿加压杆左、右滑动时发生转动,进而防止凿体发生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的骨锤为一圆柱体结构,骨锤由撞击部和加压部组成,撞击部固定于加压部的左侧,撞击部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加压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撞击部可防止金属相碰撞而导致手持部的右端面产生毛刺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持部右端面上开有螺纹连接孔,加压杆插入螺纹连接孔中并与手持部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持部和限位帽的表面设有防滑滚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骨凿与骨锤合二为一,可保证手术过程中骨锤的锤击力线与骨凿的传力力线方向一致,防止发生锤空以及骨凿前端错位以及歪斜的问题,手术过程中无需手术人员观察骨凿与骨锤的锤击动作即可对骨凿进行锤击且锤击的效果更好、更安全,便于手术人员将注意力全部放于椎间孔镜的显示屏上,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的骨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的骨锤与加压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普通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所述的骨凿与普通手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骨凿,2-骨锤,3-手持部,4-凿体,5-螺纹连接孔,6-螺纹连接部,7-加压杆,8-限位帽,9-止转滑槽,10-撞击部,11-加压部,12-锚孔,13-止转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包括骨凿1,骨凿1为手持部3和凿体4组成,手持部右端面上开有螺纹连接孔5,加压杆7的螺纹连接部6插入螺纹连接孔5中并与手持部3螺纹连接,加压杆7上套接有骨锤2,加压杆7的右端部固定有限位帽8,骨锤2可沿加压杆7左、右滑动且向左滑动时能够锤击手持部3。所述的手持部3和限位帽8的表面设有防滑滚花,防止术中发生滑动的问题。如图3-4所示,加压杆7上开有止转滑槽9,骨锤2上开有贯通的锚孔12,锚孔12的下方固定有止转销轴13,止转销轴13插入止转滑槽9中并可沿止转滑槽9左、右滑动,止转销轴13可防止骨锤2沿加压杆7左、右滑动时发生转动,进而防止凿体4发生转动。骨锤2为一圆柱体结构,骨锤由撞击部10和加压部11组成,撞击部10固定于加压部11的左侧,撞击部10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加压部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撞击部10可防止金属相碰撞而导致手持部3的右端面产生毛刺的问题,延长该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为:将骨凿1与加压杆7螺纹连接装配后,将凿体4经椎间孔镜的操作通道中伸入至椎间盘之间,观察椎间孔镜传输的实时画面,调节凿体4前端的凿头凿取角度后,向右推动骨锤2,然后瞬时向左侧推动骨锤2使得骨锤2锤击手持部3,手持部3在锤击作用向左运动,凿体4前端的凿头在锤击力的作用下凿除椎间盘内的骨赘以及钙化的椎间盘组织;骨锤2在止转销轴13的限制下难以转动,骨锤2只能沿加压杆7向左、右滑动,保证骨锤2锤击的力线与凿体4的作用力线一致,防止发生锤空以及凿体歪斜以及错位的问题。在锤击完成后,可将加压杆7从手持部3上拆下并将普通手柄14旋拧至手持部3上,此时骨凿即可变成常规的骨凿,常规的骨凿体积更小,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手术操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包括骨凿,骨凿为手持部和凿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部的尾部端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加压杆,加压杆上套接有骨锤,加压杆的右端部固定有限位帽,骨锤可沿加压杆左、右滑动且向左滑动时能够锤击手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包括骨凿,骨凿为手持部和凿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部的尾部端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加压杆,加压杆上套接有骨锤,加压杆的右端部固定有限位帽,骨锤可沿加压杆左、右滑动且向左滑动时能够锤击手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镜下可加压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杆上开有止转滑槽,骨锤中固定有止转销轴,止转销轴插入止转滑槽中并可沿止转滑槽左、右滑动,止转销轴可防止骨锤沿加压杆左、右滑动时发生转动,进而防止凿体发生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泉来王文兴徐宏光侯坤鹏吴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