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朋专利>正文

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8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申请涉及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手柄、穿刺针以及锚栓,还包括设置于手柄上的驱动机构,手柄和穿刺针上设置有贯穿手柄和穿刺针的通道,锚栓移动设置于通道内,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顶推锚栓的尾部的顶推件以及用于驱动顶推件的驱动件,锚栓包括锚栓主体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端和悬伸端,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锚栓主体上,悬伸端位于固定端的斜后方。本申请的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在使用时,手握手柄将穿刺针通过脊柱内镜并穿刺待缝合的纤维环,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顶推锚栓的尾部将其顶出,锚栓的固定结构卡在纤维环中,固定结构的悬伸端位于固定端的斜后方使得锚栓能够牢牢的卡在纤维环中,从而增强缝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
技术介绍
椎间盘髓核摘除是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常见的手术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需损伤或者切开纤维环,会导致纤维环完整性破坏,加快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功能下降。纤维环缝合修补可显著改善腰腿痛临床症状,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降低再手术患者的医疗费用。脊柱大通道内镜技术近年来应用于椎间盘髓核的摘除,此技术通过椎板间开窗,可清晰显露神经根、突出的椎间盘,充分减压椎管。脊柱大通道内镜较大,同时通过椎板开窗的方式可为纤维环的缝合提供操作空间,减少神经根的过度牵拉。目前缝合纤维环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开窗椎板开窗周围软组织进行广泛剥离,可影响脊柱稳定性,增加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可能。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纤维环缝合器末端是T型锚栓结构,T型锚栓的尾部连接有尾线,缝合时将T型锚栓顶推进纤维环内,T型锚栓用于卡在纤维环中将尾线固定在适当位置。但是T型结构的锚栓可能存在缝合失败,T型结构滑出风险。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纤维环缝合器存在的缺陷是,T型锚栓卡在纤维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手柄(1)、穿刺针(2)以及锚栓(3),穿刺针(2)的一端为针头端,穿刺针(2)的另一端与手柄(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手柄(1)上的驱动机构(5),手柄(1)和穿刺针(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手柄(1)和穿刺针(2)的通道(4),所述锚栓(3)移动设置于所述通道(4)内,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用于顶推锚栓(3)的尾部的顶推件(51)以及用于驱动顶推件(51)的驱动件(52),所述锚栓(3)包括锚栓主体(31)和固定结构(32),固定结构(32)包括固定端和悬伸端,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锚栓主体(31)上,悬伸端位于固定端的斜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手柄(1)、穿刺针(2)以及锚栓(3),穿刺针(2)的一端为针头端,穿刺针(2)的另一端与手柄(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手柄(1)上的驱动机构(5),手柄(1)和穿刺针(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手柄(1)和穿刺针(2)的通道(4),所述锚栓(3)移动设置于所述通道(4)内,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用于顶推锚栓(3)的尾部的顶推件(51)以及用于驱动顶推件(51)的驱动件(52),所述锚栓(3)包括锚栓主体(31)和固定结构(32),固定结构(32)包括固定端和悬伸端,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锚栓主体(31)上,悬伸端位于固定端的斜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51)导向移动设置于所述通道(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相对的两侧槽壁上设置转轴(11),所述驱动件(52)为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11)上的滑轮,滑轮的转动平面与顶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朋王红建黄鹏博王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