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肌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8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裂肌拉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横梁、第一撑开机构、第二撑开机构和驱动机构,第一撑开机构的一端固设于横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一侧,第二撑开机构与第一撑开机构相对设置,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另一侧,驱动机构滑接在横梁上,第二撑开机构的一端固设于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用于拉动第二撑开机构沿横梁长度方向滑行,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之间距离借助于驱动机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裂肌拉钩,具有对多裂肌切口撑开方便,撑开范围可调节,利于进行手术,多裂肌不易反弹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裂肌拉钩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裂肌拉钩。
技术介绍
多裂肌是人体腰部重要的一块肌肉,是后背中重要的稳定肌群。当腰椎体发生病变以后,需要在多裂肌上切口,用手术工具穿透该切口,对腰椎体进行手术,其中关键的环节是把切口撑开,以便手术工具能够进入手术。现有技术中,对多裂肌的撑开操作所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普通的手术用撑开器或牵开器,通过该撑开器或牵开器对多裂肌的切口撑开范围较小,手术视野范围小,不便于进行手术和手术工具的进入,操作不方便,而且多裂肌易回弹,影响撑开器或牵开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裂肌拉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撑开器或牵开器对多裂肌切口撑开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裂肌拉钩,包括横梁、第一撑开机构、第二撑开机构和驱动机构,第一撑开机构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横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一侧;第二撑开机构与所述第一撑开机构相对设置,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另一侧;驱动机构滑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撑开机构的一端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拉动所述第二撑开机构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滑行,所述第一撑开机构和所述第二撑开机构之间距离借助于所述驱动机构调节。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撑开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一撑开组件,第一连接组件水平设置,一端固设于所述横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撑开组件竖直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自由端卡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撑开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第一撑开组件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一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撑开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二撑开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水平设置,一端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二撑开组件竖直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自由端卡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撑开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第二撑开组件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另一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或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部和转动部,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横梁或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部可在垂直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上转动;转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可绕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撑开组件或所述第二撑开组件卡接在所述转动部上,所述第一撑开组件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撑开组件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借助于所述转动部调节,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铰接块和转动块,铰接块为多个,多个所述铰接块首尾依次铰接并形成链条式,靠近所述横梁的所述铰接块连接所述横梁或所述驱动机构、靠近所述转动部的铰接块的外端设有套筒,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套筒上;转动块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套筒内、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可在所述套筒内转动,还可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转动块借助于所述限位件限位在所述套筒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动块的内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抵接所述套筒内端并可推顶所述转动块沿所述套筒轴向滑动,所述转动块的外端圆周面上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转动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外端面上和所述套筒的外端上均设有相互啮合的端面齿轮,所述转动块被限位后,所述卡扣的端面齿轮与所述套筒的端面齿轮相互抵接,所述转动部借助于所述限位件锁紧所述套筒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所述限位件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转动块上设有用于所述限位件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件为顶丝,所述顶丝沿所述套筒的径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卡扣与所述套筒抵接,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角度被固定。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端面上设有齿条,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框、驱动齿轮和制动拨杆,滑动框套设于所述横梁上且可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滑动;驱动齿轮转动设于所述滑动框内部并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设有旋拧扳手;制动拨杆铰接于所述滑动框上且可与所述齿条卡接,所述制动拨杆与所述齿条卡接后,所述滑动框被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撑开机构与所述第二撑开机构之间距离借助于所述驱动齿轮调节。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外圆周套设有护套,所述护套用于遮盖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所述转动部上设有U型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U型卡接槽的卡接方向相反。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撑开组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螺杆和L型固定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卡接在所述转动部上、另一端与所述L型固定杆螺接,所述L型固定杆可绕所述螺杆轴线旋转并可限位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二撑开组件为朝向所述第一撑开组件侧凸起的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一端卡接在所述转动部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L型固定杆和所述U型挡板分别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两相对侧面。本技术提供的多裂肌拉钩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裂肌拉钩,将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分别插接在多裂肌切口相对的两侧,通过操作驱动机构就可使第二撑开机构沿横梁滑行,从而调节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之间距离,以调节多裂肌切口的撑开范围,便于进行手术,解决了现有的撑开器或牵开器对多裂肌切口撑开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具有对多裂肌切口撑开范围可调,操作方便,便于进行手术,撑开后多裂肌不易反弹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裂肌拉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裂肌拉钩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裂肌拉钩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裂肌拉钩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裂肌拉钩的驱动机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裂肌拉钩的第一撑开组件结构爆炸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横梁;11、齿条;2、第一撑开机构;21、第一连接组件;211、连接部;2111、铰接块;2112、转动块;2113、套筒;2114、弹簧;2115、卡槽;2116、第一通孔;2117、第二通孔;212、转动部;2121、卡扣;213、限位件;214、护套;22、第一撑开组件;221、螺杆;222、L型固定杆;3、第二撑开机构;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裂肌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n横梁;/n第一撑开机构,一端固设于所述横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一侧;/n第二撑开机构,与所述第一撑开机构相对设置,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另一侧;以及/n驱动机构,滑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撑开机构的一端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拉动所述第二撑开机构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滑行,所述第一撑开机构和所述第二撑开机构之间距离借助于所述驱动机构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裂肌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
第一撑开机构,一端固设于所述横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一侧;
第二撑开机构,与所述第一撑开机构相对设置,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另一侧;以及
驱动机构,滑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撑开机构的一端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拉动所述第二撑开机构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滑行,所述第一撑开机构和所述第二撑开机构之间距离借助于所述驱动机构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裂肌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开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水平设置,一端固设于所述横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及
第一撑开组件,竖直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自由端卡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撑开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第一撑开组件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裂肌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开机构包括:
第二连接组件,水平设置,一端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及
第二撑开组件,竖直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自由端卡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撑开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第二撑开组件用于抵接多裂肌切口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裂肌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或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均包括:
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横梁或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部可在垂直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上转动;以及
转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可绕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撑开组件或所述第二撑开组件卡接在所述转动部上,所述第一撑开组件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撑开组件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借助于所述转动部调节,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角度的限位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裂肌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铰接块,为多个,多个所述铰接块首尾依次铰接并形成链条式,靠近所述横梁的所述铰接块连接所述横梁或所述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李严黎庆初杨强孙亚鹏李佳奇张飞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