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外耳道的耳内镜手术广泛开展,术中往往需要用到手术撑开器,以充分暴露术野和提供操作空间,传统的手术撑开器主要有两种,短排齿撑开器和单长齿撑开器,短排齿撑开器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无法伸入外耳道内,无法有效拉开外耳道浅部皮瓣,无法解决术中外耳道浅部皮瓣遮挡阻碍的问题;而单长齿撑开器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一来撑开第一切口开放外耳道口的效果不如短排齿撑开器,且术中容易松动脱落,二来由于齿宽较大,进入狭窄外耳道,进一步阻碍器械活动并且推移外耳道浅部皮瓣位移有限,只是向侧边推移,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其包括横向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撑开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其包括横向设置的本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撑开体(100)、第二撑开体(200)、第三撑开体(300)、第一锁紧机构(400)、第二锁紧机构(500),所述第一撑开体(100)与第二撑开体(200)通过呈竖向设置的第一销轴(600)铰接,所述第一撑开体(1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压臂(110)、第一撑开臂(180),所述第二撑开体(2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压臂(210)和第二撑开臂(280),所述第一销轴(600)设置于第一压臂(110)与第一撑开臂(180)连接处、第二压臂(210)和第二撑开臂(280)连接处,在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其包括横向设置的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撑开体(100)、第二撑开体(200)、第三撑开体(300)、第一锁紧机构(400)、第二锁紧机构(500),所述第一撑开体(100)与第二撑开体(200)通过呈竖向设置的第一销轴(600)铰接,所述第一撑开体(1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压臂(110)、第一撑开臂(180),所述第二撑开体(2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压臂(210)和第二撑开臂(280),所述第一销轴(600)设置于第一压臂(110)与第一撑开臂(180)连接处、第二压臂(210)和第二撑开臂(280)连接处,在所述第一撑开臂(180)远离第一压臂(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撑开嘴(140),在所述第二撑开臂(280)远离第二压臂(2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撑开嘴(240),所述第一撑开嘴(140)或第二撑开嘴(240)的外端连接有副嘴块(330),所述第三撑开体(300)可沿其延伸的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副嘴块(330)上,在所述第三撑开体(300)的一端设置有钩头(310),所述第二锁紧机构(500)设置于第三撑开体(300)与副嘴块(330)之间,所述第二锁紧机构(500)用于锁紧第三撑开体(300)与副嘴块(330)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锁紧机构(400)设置于第一压臂(110)与第二压臂(210)之间,所述第一锁紧机构(400)用于锁紧第一压臂(110)与第二压臂(210)之间的相对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臂(110)远离所述第一撑开臂(180)的一端、第二压臂(210)远离第二撑开臂(280)的一端均设置有指扣(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牵拉外耳道后壁皮瓣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紧机构(500)包括设置于副嘴块(330)上的第二锁扣、设置于第三撑开体(300)上的固定齿条(340),所述固定齿条(340)沿第三撑开体(300)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锁扣与固定齿条(340)通过齿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牵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幼军,何日雷,周晓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