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耀强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465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固接有曲块,所述曲块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方板、圆板、弯板、第一螺纹杆和第一把手,两个所述方板的内侧分别与曲板的上下两侧左端相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机构第一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弯板配合圆板向内侧转动,省去了打孔的麻烦,避免了对车体损坏,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使用性,同时解决了连接控制脱扣的问题,确保了正常拆卸,保证了正常的维修检查,便于使用,满足了电力系统的多位置冷却,不需要重新拆卸安装,使用简单,防止了电力系统发生磕碰,避免了损坏,节省了维修费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
,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2005年,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测试行驶近五十万公里,其中最后八万公里是在没有任何人为安全干预措施下完成的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使用时安装麻烦需要提前打安装口,对车体容易损坏,增加了安装难度,降低了实用性,并且连接口安装,容易发生脱扣,造成无法拆卸,影响检查维修,而且无法根据电力系统进行调节,需要整体拆卸重新安装,使用麻烦,同时冷却设备与电力系统直接贴合没有保护,容易发生磕碰,造成损坏,增加了维修费用,缩短了使用寿命,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使用时安装麻烦需要提前打安装口,对车体容易损坏,增加了安装难度,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固接有曲块,所述曲块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方板、圆板、弯板、第一螺纹杆和第一把手;两个所述方板的内侧分别与曲板的上下两侧左端相固接,两个所述方板的正面分别与圆板的后端面相固接,两个所述圆板的外壁分别与弯板的内壁滑动卡接,两个所述弯板的正面右侧分别与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分别与第一把手的内侧相固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内侧分别与曲块的上下两侧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下两侧右端均固接有支架。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架的后端面左端均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齿轮、槽板、曲杆、薄板、第一弹簧和齿条;所述齿轮的正面与支架的后端面左侧转动相连,所述齿轮的正面等距加工有槽板,位于顶部所述槽板的内壁与曲杆的顶部相插接,所述曲杆的底部与薄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薄板的外壁与支架的顶部凹槽滑动卡接,所述薄板的底部与第一弹簧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支架的顶部凹槽内壁底部相固接,所述齿轮的底部与齿条的顶部右侧啮合相连。优选的,两个所述齿条的内侧左端均固接有凸块。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下两侧均加工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分别与凸块的外壁滑动卡接,两个所述凸块的内侧均固接有冷却板。优选的,所述冷却板的内壁上下两侧均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横板、第二把手、立板、曲板、短板、滚轮、凸杆和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顶部分别与冷却板的内壁顶部左右两侧转动相连,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分别与横板的正面左右两侧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分别与第二把手的顶部相固接,所述横板的底部与立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立板的正面下方与曲板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曲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短板的底部相固接,两个所述短板的内侧分别与滚轮的外壁左右两侧相贴合,所述滚轮的顶部与凸杆的底部相固接,所述凸杆的外壁上方与横板的顶部间隙配合,所述凸杆的外壁与第二弹簧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横板的底部和凸杆的下方相固相固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横板和第二把手组成升降机构。优选的,所述曲板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通过连接机构第一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弯板配合圆板向内侧转动,实现了与连接板的固定,省去了打孔的麻烦,避免了对车体损坏,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使用性;1.在连接机构中第一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控制弯板对连接板进行固定,同时解决了连接控制脱扣的问题,确保了正常拆卸,保证了正常的维修检查,便于使用;2.通过控制机构齿轮转动配合齿条带动凸块在滑槽内壁向右侧滑动,从而带动冷却板在外壳内壁向外侧滑动,满足了电力系统的多位置冷却,不需要重新拆卸安装,使用简单;3.通过保护机构第二弹簧自身的弹力对凸杆进行支撑,配合滚轮对曲板进行支撑,从而使橡胶垫始终贴合电力系统,受到震动后第二弹簧可以将压力进行缓冲相处,防止了电力系统发生磕碰,避免了损坏,节省了维修费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方板、圆板和弯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支架、齿轮和槽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槽板、曲杆和薄板的连接关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二螺纹杆、横板和第二把手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横板、第二把手和立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连接机构,201、方板,202、圆板,203、弯板,204、第一螺纹杆,205、第一把手,3、控制机构,301、齿轮,302、槽板,303、曲杆,304、薄板,305、第一弹簧,306、齿条,4、保护机构,401、第二螺纹杆,402、横板,403、第二把手,404、立板,405、曲板,406、短板,407、滚轮,408、凸杆,409、第二弹簧,5、曲块,6、支架,7、滑槽,8、凸块,9、冷却板,10、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包括外壳1,外壳1的左侧固接有曲块5,曲块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机构2,连接机构2包括方板201、圆板202、弯板203、第一螺纹杆204和第一把手205,两个方板201的内侧分别与曲板5的上下两侧左端相固接,两个方板201的正面分别与圆板202的后端面相固接,两个圆板202的外壁分别与弯板203的内壁滑动卡接,圆板202受力通过弯板203的内壁凹槽左右滑动,两个弯板203的正面右侧分别与第一螺纹杆204的外壁螺纹连接,两个第一螺纹杆204的外侧分别与第一把手205的内侧相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接有曲块(5),所述曲块(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方板(201)、圆板(202)、弯板(203)、第一螺纹杆(204)和第一把手(205);两个所述方板(201)的内侧分别与曲板(5)的上下两侧左端相固接,两个所述方板(201)的正面分别与圆板(202)的后端面相固接,两个所述圆板(202)的外壁分别与弯板(203)的内壁滑动卡接,两个所述弯板(203)的正面右侧分别与第一螺纹杆(204)的外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04)的外侧分别与第一把手(205)的内侧相固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04)的内侧分别与曲块(5)的上下两侧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接有曲块(5),所述曲块(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方板(201)、圆板(202)、弯板(203)、第一螺纹杆(204)和第一把手(205);两个所述方板(201)的内侧分别与曲板(5)的上下两侧左端相固接,两个所述方板(201)的正面分别与圆板(202)的后端面相固接,两个所述圆板(202)的外壁分别与弯板(203)的内壁滑动卡接,两个所述弯板(203)的正面右侧分别与第一螺纹杆(204)的外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04)的外侧分别与第一把手(205)的内侧相固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04)的内侧分别与曲块(5)的上下两侧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下两侧右端均固接有支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6)的后端面左端均安装有控制机构(3);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齿轮(301)、槽板(302)、曲杆(303)、薄板(304)、第一弹簧(305)和齿条(306);所述齿轮(301)的正面与支架(6)的后端面左侧转动相连,所述齿轮(301)的正面等距加工有槽板(302),位于顶部所述槽板(302)的内壁与曲杆(303)的顶部相插接,所述曲杆(303)的底部与薄板(304)的顶部相固接,所述薄板(304)的外壁与支架(6)的顶部凹槽滑动卡接,所述薄板(304)的底部与第一弹簧(305)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一弹簧(305)的底部与支架(6)的顶部凹槽内壁底部相固接,所述齿轮(301)的底部与齿条(306)的顶部右侧啮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力系统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齿条(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耀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