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飞溅开口器
本技术属于口腔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溅开口器。
技术介绍
开口器是用于临床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其在各个方向都具有柔韧性和弹性,以帮助撑开患者嘴唇的同时确保患者感觉舒适。开口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开口器的主体由弹性材料制作,通过内外环进行拉伸;较厚的内环位于颊龈折叠区,而较薄的外环有两个侧翼,且保留在口腔外;这样两个环之间的主体部分就能够包裹患者的嘴唇,由于环的回复力而产生扩展。在口腔治疗的过程中,开口器虽然能够将嘴唇和脸颊向外拉,增加临床医生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患者的咽反射容易被触发,引起患者咳嗽、呕吐等反应,从而产生飞沫;同时,使用超声波洁牙机、高速涡轮牙科手机、三用气枪等器械操作时会产生大量混有患者血液、唾液和菌斑的生物性气溶胶。研究显示,使用超器械操作时的气溶胶量为无操作时的1.7倍;治疗结束后1至2小时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在治疗时,医生的面部,特别是鼻子和眼角内侧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最高;而这些区域也是病原体最容易侵入人体导致感染的区域。由此可见,口腔治疗操作产生的气溶胶有增加医 ...
【技术保护点】
1.防飞溅开口器,包括具有外环口(110)和内环口(120)的开口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设置在开口器主体(100)的外环口(110)处的透明防护罩(200),所述透明防护罩(200)上设有吸唾孔(210)、口镜缝(220)和至少一个操作孔(230),所述操作孔(230)处设有防飞溅结构(240)。/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飞溅开口器,包括具有外环口(110)和内环口(120)的开口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设置在开口器主体(100)的外环口(110)处的透明防护罩(200),所述透明防护罩(200)上设有吸唾孔(210)、口镜缝(220)和至少一个操作孔(230),所述操作孔(230)处设有防飞溅结构(2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唾孔(210)设置在透明防护罩(200)的右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镜缝(220)位于吸唾孔(210)的上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飞溅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23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位于吸唾孔(210)左侧的第一操作孔(231)和位于第一操作孔(231)左侧的第二操作孔(23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飞溅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崑,章一帆,唐智群,陈九龙,张一丁,程兴群,刘雨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