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组件、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50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组件、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该排气组件包括:壳体;排气通道,设置在壳体内,排气通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加强筋,设置在壳体内,加强筋与壳体和排气通道均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装置结构强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组件、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组件、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利用电炊具进行烹饪的过程中,液体状态的粥和浓汤等食物会形成气泡并由排气口排出,从而出现溢锅。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溢锅的问题,在电炊具的盖体中设置有破泡装置,破泡装置能够使气体中携带的气泡破裂,从而解决溢锅的问题。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破泡装置的强度较低,在高压的环境下,破泡装置容易产生变形而损坏。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装置结构强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气组件、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装置结构强度差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壳体;排气通道,设置在壳体内,排气通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加强筋,设置在壳体内,加强筋与壳体和排气通道均连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加强筋与壳体和排气通道均连接,在加强筋的连接加固的作用下,能够提升排气组件整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减小排气组件的形变量,保证排气组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筋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相交设置。由于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与壳体和排气通道均连接,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交设置,加固效果更好,如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壳体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加强筋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第一加强筋与多个第二加强筋相交以形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与排气通道的外壁连接,在网状的加强筋的加固下能够进一步提升结构强度。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的间距在10mm至50mm之间,和/或相邻两个第二加强筋之间的间距在10mm至50mm之间,如此能够保证壳体的结构强度,还能够将排气组件的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地,加强筋的顶面低于排气通道的顶面,如此加强筋能够在提升结构强度的同时不会对其它部件的装配造成干涉。进一步地,加强筋的顶面与排气通道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在1mm至8mm之间,如此能够防止装配壳体时有异物卡在加强筋上,导致排气通道漏气。进一步地,加强筋、排气通道以及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便于进行加工并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和/或,加强筋、排气通道以及壳体均为塑胶材质,由于烹饪器具内部为高温高压,排气组件如果使用金属材料,成本会很高。为了降低成本,排气组件使用塑胶材质。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相对布置的两个筋板,两个筋板的内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通道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于筋板的底部。采用底板和筋板相配合形成排气通道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优点,能够降低加工成本。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包括盖体,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孔,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盖体下方的排气组件,排气组件为上述提供的排气组件,排气组件的排气口与排气孔相连通。上述的排气组件能够有效地提升装置的结构强度。因此具有该结构的盖体组件也具有上述的优点。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组件,盖体组件为上述提供的盖体组件。上述的盖体组件能够有效地提升装置的结构强度,因此具有该盖体组件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的优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排气组件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盖体组件的爆炸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盖体组件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盖体与煲体的装配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底板;12、环形侧板;13、安装凹槽;14、筋板;20、排气通道;22、进气口;30、加强筋;31、第一加强筋;32、第二加强筋;40、盖体;50、盖体组件;51、密封圈;52、排气管;53、限压阀;54、限压阀座;60、煲体;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排气组件,该排气组件包括壳体10、排气通道20以及加强筋30。其中,排气通道20和加强筋30均设置在壳体10内,排气通道具有进气口22和排气口。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气体通过进气口22进入排气通道之后会与排气通道的通道壁发生碰撞以使气泡破碎,进而实现气液分离,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气体继续沿着排气通道流动,最终由排气口排出,进而能够解决溢锅问题。具体地,加强筋30设置在壳体10内,加强筋30与壳体10和排气通道20均连接,以提升结构强度。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组件,在加强筋30的加固作用下,可以提升排气组件整体的结构强度,尤其是靠近排气通道20处的结构强度,从而减小排气组件的形变量,保证排气组件的使用寿命。其中,加强筋的形状以及布置方式可根据壳体和排气通道的尺寸形状进行调整。例如,可在排气通道外周布置放射状的加强筋,或者,沿着壳体的一侧指向相对的另一侧的方向上布置多个平行设置的加强筋,或者,在排气通道的外周布置至少两个同心圆形状的加强筋。只要能够保证加强筋同时与壳体和排气通道连接,即能够保证壳体的结构强度。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0包括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第一加强筋31沿第一方向A延伸,第二加强筋32沿第二方向B延伸,第一加强筋31与第二加强筋32相交设置。由于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与壳体和排气通道均连接,且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相交设置,加固效果更好,如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壳体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0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2,多个第一加强筋31与多个第二加强筋32相交以形成网状结构,将网状结构与排气通道的外壁连接,能够进一步提升结构强度。具体地,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相互垂直,如此既能够利用加强筋提升壳体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之间的间隔可用于装配或避让元器件。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筋31之间的间距在10mm至50mm之间,相邻两个第二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n壳体(10);/n排气通道(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排气通道(20)具有进气口(22)和排气口;/n加强筋(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加强筋(30)与所述壳体(10)和所述排气通道(20)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壳体(10);
排气通道(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排气通道(20)具有进气口(22)和排气口;
加强筋(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加强筋(30)与所述壳体(10)和所述排气通道(20)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0)包括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所述第一加强筋(31)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筋(32)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31)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2)相交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32),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1)与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32)相交以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与所述排气通道(20)的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1)之间的间距在10mm至50mm之间,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32)之间的间距在10mm至5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金炬毛琦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