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5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包括炉体,炉体的上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上安装有电热盘,凹槽的内底部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电热块,电热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电热块的下部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的底部开设有套口,套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电触点,电热丝的两端通过导线与接电触点连接,插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安装有导电电极,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滑槽,插接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出滑块,插槽的内底部还安装有套在立柱上的方形压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热炉,合理控制了加热面积,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的锅使用,大大降低了能源使用,使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
本技术涉及电热炉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
技术介绍
电热炉是指利用电能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装置,在电力稳定的供应条件下,电热炉相比燃料炉有许多优点,特别是不需要燃料贮存、输送及燃后灰渣和庞大的烟气排放,净化等装置,其占地面积小,装置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和无CO2、SO2等污染的优点;同时对加热质量较易控制和保证,可按需要进行整体、局部或表面加热,从而质量好和热效率高,因此,电热炉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由于电热炉的清洁环保特性,在煮茶以及煮咖啡时基本都采用电热炉作为加热工具,但是,煮茶及煮咖啡用的器皿或锅的大小、形状都不尽相同,而普通的电热炉无法满足各种尺寸使用,若采用较大的电热炉,在加热使用时,容易造成锅底外部的加热区域热量散失,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热炉无法满足各种尺寸的加热器具的使用,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加热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电热盘,且凹槽的内底部均匀开设有整齐设置的插槽,且每个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电热块,所述电热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块的下部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底部开设有套口,所述套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电触点,所述电热丝的两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电触点连接,所述插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分别与两个所述接电触点对齐的导电电极,所述套口滑动套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条形滑槽,所述插接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条形滑槽滑动连接的凸出滑块,所述插槽的内底部还安装有套在所述立柱上的方形压簧。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炉体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热块的第一调温旋钮,用于控制所述电热盘的第二调温旋钮和用于显示电源通断的指示灯。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插槽中的导电电极通过连接线并联连接。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导电电极包括中心电极片和外侧电极片,所述外侧电极片环绕在所述中心电极片的周围。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电热块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电热块与电热块之间呈矩形阵列排布。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电热块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电热块与电热块之间呈环形阵列排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热炉,结构简单,插槽以及电热块的设计,可以使电热炉实现部分位置的通电加热,就是只有接触锅或器皿的电热块进行加热,合理控制了加热面积,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的锅使用,提高了电热炉的使用有效性,同时,大大降低了能源使用,使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炉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立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凹槽;3-电热块;4-电热盘;5-指示灯;6-第一调温旋钮;7-第二调温旋钮;8-插槽;31-电热丝;32-导热板;33-导线;34-插接部;35-凸出滑块;36-套口;37-接电触点;81-条形滑槽;82-立柱;83-导电电极;831-外侧电极片;832-中心电极片;84-方形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上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电热盘4,且凹槽2的内底部均匀开设有整齐设置的若干个插槽8,且每个插槽8的内部均插接有电热块3;电热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32,导热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31,电热块3的下部设置有插接部34,插接部34的底部开设有套口36,套口3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电触点37,电热丝31的两端通过导线33与接电触点37连接,插槽8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82,立柱82的顶部安装有分别与两个接电触点37对齐的导电电极83,套口36滑动套接在立柱82上,插槽8的内壁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条形滑槽81,插接部3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条形滑槽81滑动连接的凸出滑块35,插槽8的内底部还安装有套在立柱82上的方形压簧84,若干个插槽8中的导电电极83通过连接线并联连接。使用时,将需要加热的锅或器皿放在电热炉上,锅或器皿的底部会接触到电热盘4以及电热块3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根据锅的形状大小不同,会压住不同区域的电热块3,然后可以通过使用第一调温旋钮6打开电源,进行加热工作,未压住的电热块3电源不通,不进行工作。本技术的电热炉,结构简单,插槽8以及电热块3的设计,可以使电热炉实现部分位置的通电加热,就是只有接触锅或器皿的电热块3进行加热,合理控制了加热面积,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的锅使用,提高了电热炉的使用有效性,同时,大大降低了能源使用,使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炉体1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控制电热块3的第一调温旋钮6以及用于控制电热盘4的第二调温旋钮7;且炉体1的一侧还安装有用于显示电源通断的指示灯5。上述设计,可以更好、跟直观地使用电热炉。导电电极83包括有中心电极片832以及环绕在中心电极片832周围的外侧电极片831。上述设计,可以使电热炉的使用效果更佳。在实施时,如图1中所示,电热块3设置为矩形结构,且若干个电热块3呈矩形阵列排布(如图1所示),电热块3设置为环形结构,且若干个电热块3呈环形阵列排布(如图5所示)。根据使用需求,可以灵活地设计电热块的形状其构成的排布形状,环形阵列排列,较为适合应用在对不同直径的圆形锅加热使用,从而提高电热炉的使用有效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电热盘,且凹槽的内底部均匀开设有整齐设置的插槽,且每个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电热块,所述电热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块的下部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底部开设有套口,所述套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电触点,所述电热丝的两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电触点连接,所述插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分别与两个所述接电触点对齐的导电电极,所述套口滑动套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条形滑槽,所述插接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条形滑槽滑动连接的凸出滑块,所述插槽的内底部还安装有套在所述立柱上的方形压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电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电热盘,且凹槽的内底部均匀开设有整齐设置的插槽,且每个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电热块,所述电热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块的下部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底部开设有套口,所述套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电触点,所述电热丝的两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电触点连接,所述插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分别与两个所述接电触点对齐的导电电极,所述套口滑动套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条形滑槽,所述插接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条形滑槽滑动连接的凸出滑块,所述插槽的内底部还安装有套在所述立柱上的方形压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杰李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诚宁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