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泽宏专利>正文

聚能隔热茶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77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0
一种聚能隔热茶炉,它包括:一体成型的炉体,其具有向内收窄的口部,所述口部形成多个支撑凸起;炉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中部设有出火口,燃烧器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隔热部;连接于底部且向上弧形延伸的侧壁,侧壁下部设有导气口;导气口与炉体内腔相通。其结构简单紧凑,专为煮茶而设,具有缓缓加热、热量利用率高、聚能隔热的特点,安全可靠且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集安全、高效、实用、经济、技术于一体;因此,它是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能隔热茶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能隔热茶炉。
技术介绍
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现有的茶炉一般是电热方式的热水壶,并不适合煮茶,煮茶需要缓缓的加热、热量慢慢地浸入叶茶使茶汁完全释放,这样就需要制作专门用来煮茶叶的炉具。因此,我们对茶炉的结构进行了综合性的优化,研制了一种聚能隔热茶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聚能隔热茶炉,其结构简单紧凑,专为煮茶而设,具有缓缓加热、热量利用率高、聚能隔热的特点,安全可靠且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集安全、高效、实用、经济、技术于一体;因此,它是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能隔热茶炉,它包括:一体成型的炉体,其具有向内收窄的口部,所述口部形成多个支撑凸起;炉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中部设有出火口,燃烧器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隔热部;连接于底部且向上弧形延伸的侧壁,侧壁下部设有导气口;导气口与炉体内腔相通。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形成多个凸起的防滑部,它们间隔设置;所述炉体采用阻热材料制作。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口部大于底部以使炉体内腔从底部向上渐渐变大以形成聚能腔且燃烧时空间易于吸入。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起为3至10个。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部形成于侧壁两侧。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它们间隔设置。本技术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结构简单紧凑,专为煮茶而设,具有缓缓加热、热量利用率高、聚能隔热的特点,安全可靠且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集安全、高效、实用、经济、技术于一体;因此,它是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聚能隔热茶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附图中所示出形状、构造并理解得出的方案,附图的各种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并且附图的各种部件和元件的尺寸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附图中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考图1所示出的描述具体的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如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是一种聚能隔热茶炉,它包括一体成型的炉体1,其具有向内收窄的口部2,所述口部形成多个支撑凸起3;炉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4,燃烧器4中部设有出火口5,燃烧器4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隔热部6;连接于底部且向上弧形延伸的侧壁7,侧壁7下部设有导气口8;导气口8与炉体内腔相通。导气口8设有导风倾斜面81。其中,侧壁7形成多个凸起的防滑部9,它们间隔设置。口部2的直径大于底部以使炉体内腔从底部向上渐渐变大以形成聚能腔且燃烧时空间易于吸入,这样的形状便于蓄热后缓缓向上递。为了便于放置煮茶壶,所述支撑凸起3为三个至十个;以煮茶壶底部放置在支撑凸起3上;防滑部9形成于侧壁两侧。导气口8的数量为多个,它们间隔设置。燃烧器4可以是燃气的或燃油或燃蜡或燃酒精的;所述炉体制作可以采用陶土、陶瓷、阻燃耐高温塑料或合金材料等。使用时,燃烧器4的出火口5向上进行加热;空气从导气口8进入供氧燃烧,因其设有向内收窄的口部2使热量被隔于炉体1内形成向内回旋聚能加热,另燃烧后的可燃余烟也会导向到煮茶壶底部进行再次燃烧,燃烧更加充分,并且隔热部6和炉体阻热,因此,结构简单紧凑,专为煮茶而设,具有缓缓加热、热量利用率高、聚能隔热的特点,安全可靠且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集安全、高效、实用、经济、技术于一体;因此,它是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具优越的性能。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以便实践所述实施方案。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而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能隔热茶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一体成型的炉体,其具有向内收窄的口部,所述口部形成多个支撑凸起;/n炉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中部设有出火口,燃烧器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隔热部;/n连接于底部且向上弧形延伸的侧壁,侧壁下部设有导气口;导气口与炉体内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能隔热茶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体成型的炉体,其具有向内收窄的口部,所述口部形成多个支撑凸起;
炉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中部设有出火口,燃烧器与炉体内壁之间形成隔热部;
连接于底部且向上弧形延伸的侧壁,侧壁下部设有导气口;导气口与炉体内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隔热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形成多个凸起的防滑部,它们间隔设置;所述炉体采用阻热材料制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泽宏
申请(专利权)人:詹泽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