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自动化打印装置的成型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为一种3D自动化打印装置的成型平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3D打印设备工作时,先是在平台上打印出产品的底部部分,随后逐渐上升,逐层打印产品的其它部位,对打印设备进行改进设计,提高其自动化性能,始终是个需要提高的技术。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打印产品的托举平台机构,自动化程度高,满足打印机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3D自动化打印装置的成型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自动化打印装置的成型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自动化打印装置的成型平台,包括控制座,所述控制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架,控制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管道,下料管道贯穿控制座,控制座为L型板状且板体的内角一侧壁为内凹弧面状,T型架的凸出板上固定连接有门型弯折板,门型弯折板上端设置有平台,平台形状为L型板状且板体一端为凸出弧面状,平台的凸出弧面和控制座的内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自动化打印装置的成型平台,包括控制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架(2),控制座(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管道(30),下料管道(30)贯穿控制座(1),控制座(1)为L型板状且板体的内角一侧壁为内凹弧面状,T型架(2)的凸出板上固定连接有门型弯折板(3),门型弯折板(3)上端设置有平台(4),平台(4)形状为L型板状且板体一端为凸出弧面状,平台(4)的凸出弧面和控制座(1)的内凹弧面契合,平台(4)部分延伸到门型弯折板(3)的内腔中,且平台(4)上贯穿有中心轴(5),中心轴(5)端部和门型弯折板(3)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5)的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自动化打印装置的成型平台,包括控制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架(2),控制座(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管道(30),下料管道(30)贯穿控制座(1),控制座(1)为L型板状且板体的内角一侧壁为内凹弧面状,T型架(2)的凸出板上固定连接有门型弯折板(3),门型弯折板(3)上端设置有平台(4),平台(4)形状为L型板状且板体一端为凸出弧面状,平台(4)的凸出弧面和控制座(1)的内凹弧面契合,平台(4)部分延伸到门型弯折板(3)的内腔中,且平台(4)上贯穿有中心轴(5),中心轴(5)端部和门型弯折板(3)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块(6),拦截块(6)的一端接触有弹簧片一(7),拦截块(6)和弹簧片一(7)设置在平台(4)中,所述平台(4)的上端设置有托板(8),托板(8)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导向杆(9)贯穿平台(4),且导向杆(9)上套有弹簧一(10),所述平台(4)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1),卡块(11)设置在控制座(1)上的方形板槽中,卡块(11)的一端延伸到控制座(1)上开设的方形卡槽(12)中,卡块(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柱(13),气柱(13)上远离卡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14),气柱(13)和波纹管(14)设置在控制座(1)上开设的圆柱槽中,所述平台(4)中开设有主管腔(15)和副管腔(16),所述控制座(1)上开设有直管腔(17),直管腔(17)的一端连接有软管(18),软管(18)固定在控制座(1)上,直管腔(17)的另一端和控制座(1)的内凹弧面连接,主管腔(15)的一端和平台(4)的圆柱槽底面连接,主管腔(15)的另一端和平台(4)的凸出弧面连接,主管腔(15)的一侧设置有副管腔(16),副管腔(16)一端和平台(4)的圆柱槽底面连接,副管腔(16)的另一端延伸到平台(4)外部,所述主管腔(15)中固定连接有透气板(22),透气板(22)中设置有橡胶垫(23),所述副管腔(16)中设置有气阀(1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